讓我試試,行嗎?
19世紀末的一天,倫敦的一個遊戲場內正在進行著一場演出,突然,臺上的演員剛唱兩句就唱不出來了,台下亂得一塌糊塗。許多觀眾一哄而起,嚷嚷著要退票。
劇場老闆一看勢頭不好,只好找人救場,誰知找了一圈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這時,一個5歲的小男孩兒站了出來。
“老闆,讓我試試,行嗎?”
老闆看著小傢伙自信的眼神,便同意讓他試一試。結果,他在臺上又唱又跳,把觀眾逗得特別高興,歌唱了一半,好多觀眾便向臺上扔硬幣。
小傢伙一邊滑稽地撿起錢,一邊唱得更起勁兒了。在觀眾的歡呼聲中,
又過了幾年,法國著名的丑角明星馬塞林來到一個兒童劇團和大家同台演出。
當時,馬塞林的節目中需要一個演員演一隻貓,由於馬塞林的名氣太大,許多優秀的演員都不敢接受這個角色,還是那個小男孩又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大家都為他捏了一把汗,誰知他和馬塞林配合得非常默契。
很可能你已經想到,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名揚世界的幽默藝術大師——卓別林!
有錢人這樣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渴望一展才華的機會,早日找到人生的夢想舞臺。
然而,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顧及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猶豫不決,躊躇不前,以至於錯失了一個又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最終落得一連串的遺憾。
有時候,可能我們什麼都不缺,惟獨缺少大聲說一句“讓我試試”的勇氣!
桃莉絲·萊辛:苦難是人生的良緣
文/感動
出生在伊朗東北部一個貧困家庭。父親做苦力,母親給人家幫傭,勉強維持著一家人的生存,所以剛剛出生,她就掉進了苦難裡。
迫于生計,她六歲時隨父母移居到非洲的辛巴威,她在那裡入學,和黑皮膚的孩子成為同學和玩伴。她本應該無憂無慮地享受童年時光,但災難卻不期而至。12歲那年,她小學還沒有畢業,卻突然得了眼疾,她眼裡的世界一下子都模糊起來,就連書本上最大的字也看不清楚了。那天,母親帶著她離開校園時,她幾次回頭,也看不清曾經熟悉的老師和同學,她絕望地痛哭流涕。
16歲時,她的視力漸漸恢復了正常。看著家裡的窘境,她主動向父母要求出去做工,賺錢養家。她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電話接線員,每天從早到晚地工作,能賺到買一塊黑麵包的錢。一塊黑麵包,她也很滿足了,因為這就解決了全家的晚餐問題。但是好景不長,不久,她就因為接錯了一個重要電話而被解雇了。於是,她又開始四處尋找工作,
20歲時,她結婚生子了。她憧憬著,自己的人生之路,從此會鋪滿燦爛的陽光。但她沒想到,婚姻卻成了她生命中的一個劫。婚後第三年,那個她認為可以依靠的男人,突然銷聲匿跡了,他拿走了家裡所有的財物,
31歲時,她發現自己實在無法養活三個年幼的兒子了。望著骨瘦如柴的孩子,她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離開貧困的辛巴威,到外面的世界尋找生機。她帶著孩子離開辛巴威,經南非開普敦搭乘客輪前往英國。萬里飄搖的輪船上,她兩手空空,囊空如洗。此時,她的全部家當只是背包中的一部反映非洲生活的小說草稿。
剛剛下船,問題就來了。沒有食物,沒有住處,孩子們嗷嗷待哺,她那顆母親的心如同刀割。
包括她自己,任何人也沒有想到,這部非洲題材的小說出版後竟吸引了無數讀者,整個倫敦出版界在一夜之間都認識了這位元帶著三個孩子的年輕母親。
一部小說的成功,讓她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和生活的方向——繼續寫故事,寫小說。童年以來的苦難與坎坷經歷,都成了她創作故事的素材。貧苦的出身,使她對弱者有著天然的親近與同情;對人性的深切關注,又使她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勤奮寫作。結果,她在寫作的道路上一發而不可收,結出了累累碩果。
從1952年開始,她用17年的時間,創作發表了《暴力的孩子們》《金色筆記》等多部長篇小說。她的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與此同時,一些詆毀和攻擊也如風暴般襲來,有些人說她的小說是狹隘思維與偏激思想的混合物,有些人乾脆說那是垃圾。她寵辱不驚,唾面自乾,埋著頭繼續寫自己的小說。她相信,只要堅持著筆耕不輟,總有一天,人們會理解自己的那些故事,並喜歡這些故事。
時光荏苒,在文字中耕耘的她由少婦變成了老婦,又由老婦熬成了耄耋的白髮老婆婆。有一天,當她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回來時,看到自家門口擠滿了帶著攝像機的人。她好奇地問那些人:“你們是要在這裡拍外景劇嗎?”這些人就告訴她:“你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位白髮老婆婆聽了後,卻面無表情,而人們則呼喊著她的名字:桃莉絲·萊辛。
瑞典文學院的頒獎公告中這樣寫道:“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以及她那史詩性的女性經歷。”
這一天,距離萊辛88歲生日還有11天,她是目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最高齡者。
都成了她創作故事的素材。貧苦的出身,使她對弱者有著天然的親近與同情;對人性的深切關注,又使她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勤奮寫作。結果,她在寫作的道路上一發而不可收,結出了累累碩果。從1952年開始,她用17年的時間,創作發表了《暴力的孩子們》《金色筆記》等多部長篇小說。她的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與此同時,一些詆毀和攻擊也如風暴般襲來,有些人說她的小說是狹隘思維與偏激思想的混合物,有些人乾脆說那是垃圾。她寵辱不驚,唾面自乾,埋著頭繼續寫自己的小說。她相信,只要堅持著筆耕不輟,總有一天,人們會理解自己的那些故事,並喜歡這些故事。
時光荏苒,在文字中耕耘的她由少婦變成了老婦,又由老婦熬成了耄耋的白髮老婆婆。有一天,當她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回來時,看到自家門口擠滿了帶著攝像機的人。她好奇地問那些人:“你們是要在這裡拍外景劇嗎?”這些人就告訴她:“你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位白髮老婆婆聽了後,卻面無表情,而人們則呼喊著她的名字:桃莉絲·萊辛。
瑞典文學院的頒獎公告中這樣寫道:“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以及她那史詩性的女性經歷。”
這一天,距離萊辛88歲生日還有11天,她是目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最高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