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人生讀後感(一)
人生,一個多麼深奧的詞語呀!朋友,一個多麼美好的詞語呀!前不久,我讀了《讀懂人生》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中有許許多多的富有哲理的故事,讓讀者讀懂人生,讀懂自己,讀懂身邊的人……
這本書中有一段寫得特別好:朋友就是在大庭廣眾,他能維護你的尊嚴和聲譽;在僻靜之處,他能指出你的缺點和錯誤。你富有時,他不求什麼回報;你貧窮時,他會解囊相助。你成功時,他會為你祝福,為你快樂;你危難時,他會將支持和鼓勵無私地給予你。你心情煩惱時,他會給你送來撫慰,
人人都需要朋友,我也有許多朋友。我曾今有一個同桌,每當我緊皺眉頭,雙眼圓瞪,嘴巴嘟著,鼻孔裡冒著粗氣。他就知道有人惹我生氣了,很關心地對我說:“誰惹你了?別生氣了!”聽了這句話,我的火氣就消得無影無蹤了。前不久自習課上,我的手出了血,他見了,連忙給我拿紙巾。讓我感動不已。
還記得有一次春遊,在我沒有水,口渴難忍的時候,同學老范及時把她的水送了給我喝。我仍能記得那水是那樣甜。
朋友絕不是在我取得好成績的時候陰陽怪氣,而是為我開心、祝福;朋友絕不是在我困難的時候落井下石,而是伸出援手。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讀懂人生讀後感(二)
在成長的過程中,磕磕絆絆總是難免的,受一次挫折,
在書中,我們明白了希望在每個人的前面,當一個人打翻了命運的燈盞,眼前一片漆黑時,只要我們的心燈不滅,心中深信,希望就在前面,便能重新找到人生的曙光。從前,我總認為學習是枯燥、無聊的,但是,現在我明白了,一個人無論他現在多大年齡,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設定目標的那一天開始的,因為只有設定了目標,人生才有了真實的意義。
在書中有一個故事講道:有一農民,唯讀到兩年初中便輟學回家,幫父親種地,但19歲時,父親去世了。接著,他便去養雞,結果雞得了雞瘟,
好了,故事講到這裡,大家也許都認為這人完了,他的人生也就如此了,而事實上卻是,他後來成了一家公司的老總,手中的資產達到兩億元。一次,有個記者採訪他:“在苦難的日子中,你憑什麼一次又一次不退縮?”這時他喝完了手中的一杯水,說:“如果我鬆手,這只杯子會怎麼樣?”記者說:“摔在地上,碎了。”“那我們試試看。”他說,接著手一松,杯子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音,但卻沒有碎,因為這只杯子是用玻璃鋼製成的。
沒錯,我們也正是少了這只玻璃鋼杯子的精神,即使摔在地上,也只會聽到聲響,卻不會破碎。
歲月如歌,或如訴如泣,或慷慨激昂,或低回婉轉,或淺淺吟唱,我們用心靈去看,就能看懂生活;我們用心靈去品,就能讀懂人生。
讀懂人生讀後感(三)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名叫《讀懂人生》的書,看過之後,對人生又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和瞭解。人生就是絢麗多彩的大舞臺,我們都是舞蹈者,我們盡力展現自己人性的魅力,竭力展示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認為,人生就是健康,健康是人生之本,沒有健康的身體,人生的一切都無從說起。古往今來,多少人對健康夢寐以求!而人生最可悲的是,年輕時用健康去換金錢,而老年時用金錢換取健康。
馬克白的讀後感
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馬克白》講述的是主人公馬克白從忠臣到暴君的轉變以及他墮落與毀滅的故事。
人們常說,馬克白是一個十足的惡人——弑君、篡位、兇殘、暴虐、嗜殺……幾乎一無是處。但是如果你們翻開《馬克白》的劇本細細閱讀一下,會發現真相其實不然,馬克白最初的時候是一名驍勇善戰且赤膽忠心的蘇格蘭大將,曾幾乎憑一己之力平定了一場叛亂。
馬克白是蘇格蘭王室,國王鄧肯的表弟。身為王室貴族,馬克白自然不免有一些覬覦王位的念頭。
每個潛藏的野心都會因某種外在的因素而一觸而發。真正觸發馬克白這種念頭的,則是那次在荒原他和另一員大將班柯與三個女巫的邂逅。三個女巫對馬克白說:“萬福,馬克白!祝福你,葛萊密斯爵士!萬福,馬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萬福,馬克白,未來的君王!”她們又對班柯說:“祝福!祝福!祝福!比馬克白低微,可是你的地位在他之上。不像馬克白那樣幸運,可是比他更有福。你雖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孫將要君臨一國。”本來馬克白不相信鬼神,對這些話語只會付諸一笑,可是,偏偏一場巧合激發了馬克白的野心。馬克白剛剛轉身,便看見一個大臣騎馬飛馳而來,告訴他考特爵士通敵叛國,已經被鄧肯王斬殺。大臣告訴他,國王因他戰功赫赫而將考特爵士轉封給了他,而且國王晚上將去他家住宿。馬克白很高興,與此同時他也覺得似乎那些女巫的預言真的不是空穴來風,自己真的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君王。一個潛藏的野心浮上了表面,馬克白也從此走出了他從忠臣到暴君的第一步。
可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達成它,需要一個人,一個足夠邪惡的人來教導他。本來馬克白或許會就此甘休,可是偏偏他的夫人就是一個邪惡的女人,心中充滿了惡念。她聽馬克白敘述了他的奇遇,以及鄧肯王要來家中住宿,一個邪念頓時湧上心頭:她想讓馬克白在鄧肯熟睡之際將其刺殺,以便讓馬克白迅速登上王位。馬克白畢竟還良心未泯,不願意弑君篡位。但是,馬克白的意志是脆弱的,經不住夫人接二連三的激將。有一次,她甚至說馬克白是一個懦夫,這是勇猛的馬克白最不能忍受的。在夫人的慫恿下,馬克白在深夜進入了鄧肯王的臥室,刺殺了鄧肯王,並嫁禍于國王的兩個衛兵。第二天,馬克白又以謀反的罪名殺死了兩個無辜的衛兵,銷毀了一切證據。鄧肯死後,鄧肯的兩個兒子瑪律康和道納本逃亡國外,被人懷疑弑父潛逃;而馬克白因位高權重,又是王室貴族,被大臣們擁立為新的君王。馬克白登上了王位,如願以償。儘管如此,這次弑君行為也讓馬克白從此失去了安寧,就像《馬克白》中所說的那樣:“葛萊密斯已經殺害了睡眠,所以考特將再也得不到睡眠,馬克白將再也得不到睡眠!”馬克白的內心也從此被內疚所捆綁,他曾看著自己沾滿鮮血的雙手,說:“這是什麼手!嘿!它們要挖出我的眼睛。大洋裡所有的水,能夠洗淨我手上的血跡嗎?不,恐怕我這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無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紅呢。”
但是,以不義得來的王位必須以罪惡加以鞏固。馬克白登上王位後,想起了女巫們對班柯所說的話語,他覺得十分驚恐懼,便派刺客去暗殺班柯和他的兒子弗裡恩斯。班柯雖然死了,但弗裡恩斯卻逃去了,這也從此成為馬克白的一塊心病。馬克白為了確保自己統治的穩定,又去拜訪了那三個女巫。這次女巫派鬼魂對他預言,說馬克白要留心費埔爵士麥克德夫,還說馬克白可以將所有人類的力量付諸一笑,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傷害馬克白,並且馬克白永遠不會被擊敗,除非勃南的森林有朝一日向馬克白的首都鄧西嫩移動。馬克白很高興,但為了確保自己的絕對安全,他又派刺客襲擊了麥克德夫的城堡,把麥克德夫的妻兒殺得一乾二淨,但麥克德夫已經逃往了英格蘭。這一輪的殺戮過後,馬克白成為了一個十足的暴君。
惡人是終究要受到懲罰的。馬克白雖然殺了這麼多的人,但仍然得不到安寧,還眾叛親離。馬克白覺得,他的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所有的爵士都背叛了馬克白,前往英格蘭去投奔潛藏在那兒的鄧肯長子瑪律康。瑪律康在英格蘭的支持下,舉兵進攻馬克白。與此同時,惡貫滿盈的馬克白夫人也因負疚過多而精神崩潰,患了夢遊症,在夜間自殺了。瑪律康所率領的軍隊來到了勃南森林附近,瑪律康命令士兵們一人折一根樹枝做掩護,向鄧西嫩進軍。馬克白在鄧西嫩的城頭上眺望敵軍,看到一大片“樹林”正從勃南森林向鄧西嫩移動。鬼魂的預言應驗了,“勃南森林”真的正在向鄧西嫩移動。馬克白有些膽怯,但想到鬼魂曾說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擊敗他,馬克白再次拾起了勇氣。他出城迎戰,再次重現了當年作為忠臣時那橫掃千軍的威風。但由於他的士兵不斷倒戈,馬克白退入了城內。在王宮內,馬克白與麥克德夫狹路相逢。麥克德夫要為家人報仇,要和馬克白決鬥。馬克白很藐視麥克德夫,說女巫預言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擊敗他。麥克德夫說,讓你的女巫告訴你,麥克德夫是不足月就從母腹中剖出來的,不是婦人所生的。馬克白醒悟了,明白了女巫的邪惡和模棱兩可,但事已至此,他仍要和麥克德夫血戰到底。最終,馬克白被麥克德夫斬殺,一代暴君終於落得個梟首示眾的下場。()
馬克白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他原是一個忠臣,女巫的蠱惑,夫人的慫恿,激發了他的野心,讓他變得邪惡,最終篡奪了王位。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他又大開殺戒,成為了一個千夫所指的暴君。馬克白就這樣一步步地墮落,變得越來越陰邪,直到最後被正義之師所討伐。莎士比亞的這部悲劇揭示了人心的罪惡:一個看似心無邪念的人也可能會因種種外在因素而一步步墮落,直到自取滅亡,自我毀滅,就像馬克白一樣。
七步成詩讀後感(一)
我讀了一個故事叫《曹植七步成詩》。讀了這個故事之後,對故事中的主人翁印象十分深刻,他就是曹植。
曹植自小就聰慧過人,而且他父親曹操也十分的痛愛他,但因那時是“立長不立幼”,否則如果讓曹植做皇帝的話,就能讓天下黎民百姓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了。曹植的哥哥曹丕一直都想把曹植除掉,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弟弟曹植比自己聰明,群臣會選他做皇帝,最後弟弟曹植會把自己殺掉。於是他就對自己的弟弟曹植苦苦相迫,讓他在七步之內一定要作出一首詩,否則就把他殺掉,他想用這樣的方法把弟弟除掉。結果弟弟曹植真的在七步就能作出一首詩,並暗諷他何必兄弟間苦苦相迫、自相殘殺呢?
我覺得曹丕真是**人憂天了,因為曹植有很大的抱負,就是要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而且他對兄弟間的感情的珍惜,絕不會為了個人的私欲去迫-害自己的兄弟。我一點也不喜歡曹丕,因為他為了達到做皇帝的目的,就不擇手段,想出各種的陰謀詭計去陷害自己最親的兄弟,這樣自私自利的人,就算讓他做了皇帝,他一心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他會花時間去多想想老百姓的疾苦嗎?我想他是不會的。
我喜愛曹植的七步詩,因為它不僅十分清晰地表達了兄弟間感情,而且從中更體現出曹植的智慧超群。短短的七步,就能作出如此好的詩句,我真佩服他!
曹植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肯定是少不了他學習上下的苦功。因此,我決心發奮學習,像曹植那樣聰明,做對人類有益的事情。
七步成詩讀後感(二)
小時候,父親喜歡給我講故事,其中有一次講起了曹植七步成步的典故,不過我聽後內心一直不以為然,因為,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家己經與二叔鬥得水深火熱,那裡還有兄弟骨肉之情可講?有的只是埋怨和怨恨甚至仇恨……
這次看《新三國演義》,講到曹丕為了築固自己的帝位,聽信了一位大臣的建義,讓曹植在大臣們朝議政時考他是否是才思敏捷,如果能七步成詩便作罷,如果不能便要一併治他的不孝之罪,沒想到,曹植果然名不虛傳,沉呤片刻,七步未到己然成竹在胸,慢慢信口吟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看到此情此景,我才真正理解這首詩的成詩背景,不知為何,我的眼眶濕潤了,為曹植的才情感歎,亦為這首詩所表達的兄弟之情所感動,是的,詩中沒有兄弟二字,卻形像的表達了兄弟的那種相依相生的那種情,堪稱千古絕唱,經典之作必將流傳百世。
我不知道父親和二叔是如何理解這首詩的?如何看待兄弟之情的?在那個年代,他們兄妹三人,因為奶奶早逝爺爺去了臺灣,三人相依為命,應該感情很深才對,為何會鬧得那樣形同路人,怪誰?是誰的錯?我不知道…… 現在一切已經過去,大家又恢復了那份親近,畢竟,血濃於水……
七步成詩讀後感(三)
《上下五千年》中有一篇叫做《曹植七步成詩》。書中寫到曹操、曹丕和曹植。由於曹植才華出眾,曹操想立曹植為太子,但因為有些大臣反對,才決定不下來。曹丕怕自己地位不穩,想方設法討曹操歡喜,使曹操開始寵愛曹丕。曹植不注意小節,讓曹丕鑽了空子。一次,曹操派曹植帶兵出征。曹丕得到消息,事先送酒去,讓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曹操只好取消曹植出征,並打消了把曹植立為太子的念頭。
曹丕做了魏王后,仍忌恨曹植。後來,曹丕要曹植在走七步的時間裡做出一首詩,如果做出,就免他一死。曹植隨口念出:“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了,心裡感到慚愧,就免去曹植的死罪。()
看完這篇,我真心想要咒駡曹丕。他就因嫉妒想要把自己的親弟弟殺了!這是多麼荒唐!曹丕已經當上了魏王,為什麼還要忌恨曹植呢?一個王位真的就這麼重要,甚至比十幾、二十年的親情還要重要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話不就訴出了曹植的心聲嗎?他們本是友好的親兄弟,相互扶持,竟然為了一個王位反目成仇!
王位很重要嗎?不,可對於利慾薰心的曹丕來說這很重要!
有一句歌詞叫“我們窮得只剩下快樂。”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雖然窮,卻不用為了一個王位爭得你死我活,讓十幾年的兄弟情化為烏有,不會被嫉妒蒙上雙眼。
我真的不明白,利益為什麼會那麼重要,使人心變得叵測。我真的不明白,誰能告訴我為什麼?
告訴他考特爵士通敵叛國,已經被鄧肯王斬殺。大臣告訴他,國王因他戰功赫赫而將考特爵士轉封給了他,而且國王晚上將去他家住宿。馬克白很高興,與此同時他也覺得似乎那些女巫的預言真的不是空穴來風,自己真的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君王。一個潛藏的野心浮上了表面,馬克白也從此走出了他從忠臣到暴君的第一步。可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達成它,需要一個人,一個足夠邪惡的人來教導他。本來馬克白或許會就此甘休,可是偏偏他的夫人就是一個邪惡的女人,心中充滿了惡念。她聽馬克白敘述了他的奇遇,以及鄧肯王要來家中住宿,一個邪念頓時湧上心頭:她想讓馬克白在鄧肯熟睡之際將其刺殺,以便讓馬克白迅速登上王位。馬克白畢竟還良心未泯,不願意弑君篡位。但是,馬克白的意志是脆弱的,經不住夫人接二連三的激將。有一次,她甚至說馬克白是一個懦夫,這是勇猛的馬克白最不能忍受的。在夫人的慫恿下,馬克白在深夜進入了鄧肯王的臥室,刺殺了鄧肯王,並嫁禍于國王的兩個衛兵。第二天,馬克白又以謀反的罪名殺死了兩個無辜的衛兵,銷毀了一切證據。鄧肯死後,鄧肯的兩個兒子瑪律康和道納本逃亡國外,被人懷疑弑父潛逃;而馬克白因位高權重,又是王室貴族,被大臣們擁立為新的君王。馬克白登上了王位,如願以償。儘管如此,這次弑君行為也讓馬克白從此失去了安寧,就像《馬克白》中所說的那樣:“葛萊密斯已經殺害了睡眠,所以考特將再也得不到睡眠,馬克白將再也得不到睡眠!”馬克白的內心也從此被內疚所捆綁,他曾看著自己沾滿鮮血的雙手,說:“這是什麼手!嘿!它們要挖出我的眼睛。大洋裡所有的水,能夠洗淨我手上的血跡嗎?不,恐怕我這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無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紅呢。”
但是,以不義得來的王位必須以罪惡加以鞏固。馬克白登上王位後,想起了女巫們對班柯所說的話語,他覺得十分驚恐懼,便派刺客去暗殺班柯和他的兒子弗裡恩斯。班柯雖然死了,但弗裡恩斯卻逃去了,這也從此成為馬克白的一塊心病。馬克白為了確保自己統治的穩定,又去拜訪了那三個女巫。這次女巫派鬼魂對他預言,說馬克白要留心費埔爵士麥克德夫,還說馬克白可以將所有人類的力量付諸一笑,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傷害馬克白,並且馬克白永遠不會被擊敗,除非勃南的森林有朝一日向馬克白的首都鄧西嫩移動。馬克白很高興,但為了確保自己的絕對安全,他又派刺客襲擊了麥克德夫的城堡,把麥克德夫的妻兒殺得一乾二淨,但麥克德夫已經逃往了英格蘭。這一輪的殺戮過後,馬克白成為了一個十足的暴君。
惡人是終究要受到懲罰的。馬克白雖然殺了這麼多的人,但仍然得不到安寧,還眾叛親離。馬克白覺得,他的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所有的爵士都背叛了馬克白,前往英格蘭去投奔潛藏在那兒的鄧肯長子瑪律康。瑪律康在英格蘭的支持下,舉兵進攻馬克白。與此同時,惡貫滿盈的馬克白夫人也因負疚過多而精神崩潰,患了夢遊症,在夜間自殺了。瑪律康所率領的軍隊來到了勃南森林附近,瑪律康命令士兵們一人折一根樹枝做掩護,向鄧西嫩進軍。馬克白在鄧西嫩的城頭上眺望敵軍,看到一大片“樹林”正從勃南森林向鄧西嫩移動。鬼魂的預言應驗了,“勃南森林”真的正在向鄧西嫩移動。馬克白有些膽怯,但想到鬼魂曾說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擊敗他,馬克白再次拾起了勇氣。他出城迎戰,再次重現了當年作為忠臣時那橫掃千軍的威風。但由於他的士兵不斷倒戈,馬克白退入了城內。在王宮內,馬克白與麥克德夫狹路相逢。麥克德夫要為家人報仇,要和馬克白決鬥。馬克白很藐視麥克德夫,說女巫預言沒有婦人所生的人能擊敗他。麥克德夫說,讓你的女巫告訴你,麥克德夫是不足月就從母腹中剖出來的,不是婦人所生的。馬克白醒悟了,明白了女巫的邪惡和模棱兩可,但事已至此,他仍要和麥克德夫血戰到底。最終,馬克白被麥克德夫斬殺,一代暴君終於落得個梟首示眾的下場。()
馬克白的命運是悲劇性的,他原是一個忠臣,女巫的蠱惑,夫人的慫恿,激發了他的野心,讓他變得邪惡,最終篡奪了王位。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他又大開殺戒,成為了一個千夫所指的暴君。馬克白就這樣一步步地墮落,變得越來越陰邪,直到最後被正義之師所討伐。莎士比亞的這部悲劇揭示了人心的罪惡:一個看似心無邪念的人也可能會因種種外在因素而一步步墮落,直到自取滅亡,自我毀滅,就像馬克白一樣。
七步成詩讀後感(一)
我讀了一個故事叫《曹植七步成詩》。讀了這個故事之後,對故事中的主人翁印象十分深刻,他就是曹植。
曹植自小就聰慧過人,而且他父親曹操也十分的痛愛他,但因那時是“立長不立幼”,否則如果讓曹植做皇帝的話,就能讓天下黎民百姓過上幸福美滿的日子了。曹植的哥哥曹丕一直都想把曹植除掉,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弟弟曹植比自己聰明,群臣會選他做皇帝,最後弟弟曹植會把自己殺掉。於是他就對自己的弟弟曹植苦苦相迫,讓他在七步之內一定要作出一首詩,否則就把他殺掉,他想用這樣的方法把弟弟除掉。結果弟弟曹植真的在七步就能作出一首詩,並暗諷他何必兄弟間苦苦相迫、自相殘殺呢?
我覺得曹丕真是**人憂天了,因為曹植有很大的抱負,就是要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而且他對兄弟間的感情的珍惜,絕不會為了個人的私欲去迫-害自己的兄弟。我一點也不喜歡曹丕,因為他為了達到做皇帝的目的,就不擇手段,想出各種的陰謀詭計去陷害自己最親的兄弟,這樣自私自利的人,就算讓他做了皇帝,他一心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他會花時間去多想想老百姓的疾苦嗎?我想他是不會的。
我喜愛曹植的七步詩,因為它不僅十分清晰地表達了兄弟間感情,而且從中更體現出曹植的智慧超群。短短的七步,就能作出如此好的詩句,我真佩服他!
曹植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肯定是少不了他學習上下的苦功。因此,我決心發奮學習,像曹植那樣聰明,做對人類有益的事情。
七步成詩讀後感(二)
小時候,父親喜歡給我講故事,其中有一次講起了曹植七步成步的典故,不過我聽後內心一直不以為然,因為,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家己經與二叔鬥得水深火熱,那裡還有兄弟骨肉之情可講?有的只是埋怨和怨恨甚至仇恨……
這次看《新三國演義》,講到曹丕為了築固自己的帝位,聽信了一位大臣的建義,讓曹植在大臣們朝議政時考他是否是才思敏捷,如果能七步成詩便作罷,如果不能便要一併治他的不孝之罪,沒想到,曹植果然名不虛傳,沉呤片刻,七步未到己然成竹在胸,慢慢信口吟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看到此情此景,我才真正理解這首詩的成詩背景,不知為何,我的眼眶濕潤了,為曹植的才情感歎,亦為這首詩所表達的兄弟之情所感動,是的,詩中沒有兄弟二字,卻形像的表達了兄弟的那種相依相生的那種情,堪稱千古絕唱,經典之作必將流傳百世。
我不知道父親和二叔是如何理解這首詩的?如何看待兄弟之情的?在那個年代,他們兄妹三人,因為奶奶早逝爺爺去了臺灣,三人相依為命,應該感情很深才對,為何會鬧得那樣形同路人,怪誰?是誰的錯?我不知道…… 現在一切已經過去,大家又恢復了那份親近,畢竟,血濃於水……
七步成詩讀後感(三)
《上下五千年》中有一篇叫做《曹植七步成詩》。書中寫到曹操、曹丕和曹植。由於曹植才華出眾,曹操想立曹植為太子,但因為有些大臣反對,才決定不下來。曹丕怕自己地位不穩,想方設法討曹操歡喜,使曹操開始寵愛曹丕。曹植不注意小節,讓曹丕鑽了空子。一次,曹操派曹植帶兵出征。曹丕得到消息,事先送酒去,讓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曹操只好取消曹植出征,並打消了把曹植立為太子的念頭。
曹丕做了魏王后,仍忌恨曹植。後來,曹丕要曹植在走七步的時間裡做出一首詩,如果做出,就免他一死。曹植隨口念出:“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了,心裡感到慚愧,就免去曹植的死罪。()
看完這篇,我真心想要咒駡曹丕。他就因嫉妒想要把自己的親弟弟殺了!這是多麼荒唐!曹丕已經當上了魏王,為什麼還要忌恨曹植呢?一個王位真的就這麼重要,甚至比十幾、二十年的親情還要重要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話不就訴出了曹植的心聲嗎?他們本是友好的親兄弟,相互扶持,竟然為了一個王位反目成仇!
王位很重要嗎?不,可對於利慾薰心的曹丕來說這很重要!
有一句歌詞叫“我們窮得只剩下快樂。”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雖然窮,卻不用為了一個王位爭得你死我活,讓十幾年的兄弟情化為烏有,不會被嫉妒蒙上雙眼。
我真的不明白,利益為什麼會那麼重要,使人心變得叵測。我真的不明白,誰能告訴我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