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塊拼圖讀後感(一)
星期一,我把《最後一塊拼圖》看完了,我想了很多很多。
故事是這樣的:科爾內留斯,一個自小就沒有見過親生父親的男孩,過著孤寂而無聊的生活。一個偶然的邂逅使他認識了亨利埃特,她像是一位中了魔法的公主,把科爾內留斯帶出了他生活的小圈子。由於他在鋼琴方面的天分,使他有機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戴爾、約亨、讓。保羅都成為了他的好朋友好搭檔。一次外出表演的機會,使他見到了自己的生父,這又再一次揭起了他心靈的傷疤。
在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
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想,對於科爾內留斯來講,父親和父愛大概只有在夢裡才看到。科爾內留斯,這個名字也是他父親留給他的最大的“禮物”。
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有許多感想。人的一生就像在完成一幅拼圖,只有不懈努力才能看到完美的結局。人生總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這往往是成長的契機。
我覺得我的人生就像一張白紙,我自己就是那只往上面添色彩的筆,我走了正確的道路並不懈努力,它會是美麗的;我走了錯誤的道路或者害怕困難,
最後一塊拼圖讀後感(二)
寒假裡,我閑的實在無聊,正巧,朋友 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名叫《最後一塊拼圖》。我是一個書蟲,只要無聊,我就會“啃”起書來,而且一啃就會廢寢忘食,一發而不可收拾。
當然,碰到朋友推薦的書,我還是“勉強”接受下來了。每一次寫讀後感,是絕對不會放過介紹主要內容的。咳咳,我給大家介紹介紹它的精彩內容吧!
科爾內留斯,是一個自小就沒有見過親生父親 ,過著孤寂而又無聊的生活 的男孩。他的母親總是讓他練鋼琴,自己就花很多的時間 玩兒到最後總缺一塊的拼圖。
一次偶然的邂逅,讓他認識了亨利埃特,她就像是一位中了魔法的公主,
在一次外出表演的機會之中,科爾內留斯見到了自己的生父,這又再一次揭起了他心靈的傷疤。
經歷了許多事情後,他終於明白了,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沒有把握住現在的幸福 。
合上書,我意猶未盡,老是想著後面會發生什麼,後面會發生什麼更精彩的事。唉!別想了,別想了,我又來談談看完這本書的感受吧!
這一本書主要講述了初露天賦的少年鋼琴手的故事。在你拼拼圖的時候,可能會拼錯位置,也可能會缺少一塊,拼拼圖的遊戲貌似簡單,
在一生當中,總會遇上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只有不斷努力 往上爬,堅持 不懈,你才有可能看到最美麗 的一面。科爾內留斯小時候,他是一個自卑的、缺少父愛的孩子,而當他認識亨利埃特時,一種奇妙的感覺進入了他的身體,使他有了信心 面對生活、面對挫折 。
有些時候,往往就只差這麼一塊拼圖,就可以看到最完美的結局,可是,你會選擇前功盡棄。一生中,你會遇到許多困難,但這往往是成長 的契機,失去的拼圖能夠再次找回,而人生的拼圖需要用心去補齊……
最後一塊拼圖讀後感(三)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最後一塊拼圖》,讀著讀著,我被深深吸引住了。科爾內留斯是一個普通的男孩,他的生活反反復複,
高老頭1500字讀後感(一)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人間喜劇》的基本主題在此得到體現,其藝術風格最能代表巴爾扎克的特點。在這篇小說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創造的“人物再現法”—讓一個人物不僅在一部作品中出現,而且在以後的作品中連續不斷地出現,它不僅使我們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階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構成一個整體,成為《人間喜劇》的有機部分。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鮑賽昂子爵夫人、伏特冷紛紛登場亮相,《人間喜劇》拉開了序幕。
主人公高利奧老頭出身微寒,年輕時以販賣掛麵為業,後來當上供應軍隊糧食的承包商而發了大財。他疼愛他的兩個女兒,讓她們打扮得珠光寶氣,花枝招展,最後以價值巨萬的賠嫁把她們嫁給了貴族子弟,使麵粉商的女兒成了伯爵夫人;然而兩個女兒揮金如土,象吸血鬼似地榨取父親的錢財,當老人一貧如洗時,再也不許父親登門,使之窮困地死在一間破爛的小閣樓上,女兒們連葬禮都不參加。通過高老頭的悲劇,作者批判了建築在金錢基礎上的“父愛”和“親情”,對人欲橫流、道德淪喪的社會給予了有力的抨擊。
《高老頭》還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和沒落貴夫人鮑賽昂的形象。前者原為一個外省貴族青年,想來巴黎進大學重振家業,但目睹上流社會的揮金如土、燈紅酒綠,他往上爬的欲望倍增,他在鮑賽昂子爵夫人和逃犯伏特冷的唆使下,日益喪失正直的良心,開始為金錢而出賣正直,特別見證了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對待父親象榨幹的檸檬一般以後,更堅定了向資產階級的道路走去的決心。《高老頭》中主要描寫了他野心家性格形成的過程,在以後的一系列作品中他更一發不可收拾,靠出賣道德和良心竟當上了副國務秘書和貴族院議員,而一切的取得都依賴於極端利己主義原則。鮑賽昂子爵夫人是巴爾扎克為貴族階級唱的一曲無盡的挽歌,她出身名門貴族,是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只因缺乏金錢而被情人拋棄,被迫退出巴黎上流社會,高貴的門第再也敵不過金錢的勢力,她在後來的小說中因為同樣的原因又一次被金錢出賣。她的遭遇告訴人們,貴族階級除了失敗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命運,金錢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高老頭》在藝術上很嚴謹,作者設置了典型環境,讓典型人物活動於其中,使人與人的金錢關係與環境相契合,書中安排了四條情節線索,以拉斯蒂涅的墮落為主線,其它幾條起輔助作用,縱橫交錯又脈胳分明;典型人物的刻劃是巴爾扎克的最大特色,不論是外貌描寫還是心理刻劃,甚至一個細節,如高老頭每吃一塊麵包都要放在鼻下嗅一嗅,都使人物更鮮明生動;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也是作者一大功力,貴族沙龍中的語言與逃犯的語言絕不一樣。
高老頭1500字讀後感(二)
開始閱讀《高老頭》之前,我已經將語書後的名著導讀通讀一遍了,也就是說,我對即將要面對的這個故事,已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即使如此,我還是久久不能回神——在合上這本書之後。
縱觀全書,令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是書中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娜齊和但斐納,對於愛情,奢華和地位的瘋狂追求,那是絲毫不遜于誇父對於太陽的一種渴求。以我如今的年歲,實在難以理解——為何有些女子將愛情置於親情,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之上。為了滿足所謂愛人的需求,不惜放下尊嚴,榨乾親人。
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既得了此種果,必要尋覓彼種因,究竟是什麼使得娜齊和但斐納這種拋棄親情的光怪陸離的現象發生呢?不過兩個因素——家庭和社會。
第一,家庭因素。兩姐妹自小喪母,高老頭幼時對二人的無限溺愛是悲劇發生的直接原因。父親的有求必應,物質的極度豐富,自小就讓她們培養了極大的虛榮心,財富美貌已經有了,下一步自然就是愛情地位,前者還算“便宜”,八十萬法郎的陪嫁造就了雍容華貴的一個伯爵太太和一個男爵太太;後者則讓她們賠上了一切——現在和未來。雖說富養女,但我認為越是物質豐富頭腦簡單的女子,越易被花言巧語的窮小子騙走。啊不對,不一定是窮小子,應該是口腹蜜劍的“王子”,他們所覬覦的不僅僅是美色,更多的是金錢。那麼()一切就可以解釋了,金錢買來的地位、金錢維繫的愛情,一旦失去了財富的支柱,就只剩下虛榮、欲望、無情等等醜陋的本性。“父親”在她們眼中,哪裡還是血脈相連的至親,只是金山銀山罷了,榨幹了,就什麼都沒了,換言之,“父女”不重要,那只是代名詞,金錢才是她們的真正意義上“父親”。所以對於高老頭,我並沒有很大的同情,既是他種下彼因,自應由他承受此果。
第二,即是社會因素,這也是一切現象的根本原因。看看巴爾扎克筆下那是怎樣的一個巴黎啊!金錢取代了門第,狠心凍結溫情。有這樣的背景,高老頭的女兒們怎能不變的自私勢利,冷漠無情?當婚姻變成一場交易,當愛情淪落為一場欺騙,當親情墮落為一個撈錢的工具,那麼這個社會中所困的人們,就變得可悲又可氣。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高老頭是可憐的,他臨終之時讓心愛的女兒在自己身邊陪伴的小小的願望都難以實現,但這一切也皆是他病態的父愛導致的;娜齊和但斐納是可氣的,她們冷酷自私,不顧一手把自己養大的老父親,只顧自己花錢享受,但她們華貴外表下的心並不曾真正快樂。
與其說這是部冷酷、自私,處處滿溢著金錢主義的家庭慘劇,不如說它是當時巴黎社會的一個縮影。
書已經讀完了,可思考並未停止。《高老頭》中有太多無奈,太多殘忍,太多悲劇。尋本溯源,一切的起始點與結束點不過兩個字:人性。金錢是掙不完花不盡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珍惜眼前所擁有的溫暖,而並非單純地追求華麗。願高老頭的悲劇不再上演。
高老頭讀後感1200字(一)
《高老頭》是一部舉世聞名的文學著作,而其作者是十九世紀著名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憾,也把這個社會再次具體而系統的給我們進行了“介紹”。
高裡奧老人以前是做麵粉生意的,他用自己的智慧慢慢變的變成了資產階級,卻飽含濃厚的封建宗教觀念。妻子死後,他便始終一個人,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到自己的兩個女兒身上。培養、教育她們並不惜血本滿足她們的那些苛刻、奢侈的欲望,想讓她們變成貴族大小姐。最後他如願以償,大女兒成了貴族富人,二女兒嫁給了銀行家紐沁根,兩人還各有八十萬法郎的嫁妝。最後他自己變的身無分文,只得住進一家低檔公寓。他認為這樣滿足她們就能得到她們的歡心,其實換個角度來看,他是在用金錢“買得”自己和兩個女兒之間的感情。在他的兩個女兒心中,甚至在這個巴黎社會上,金錢才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的紐帶,金錢的利益早已取代了骨肉之情。他們在父親富有時,使出渾身解數,討好、孝敬父親,為的就是父親背後的那些骯髒的錢財。而當她們的父親被她們無情的“榨幹”了油水,她們就不管不問。當高裡奧去世的時候甚至沒有一個人過去探望過他,連葬禮的錢都不願意出,只得讓兩位公寓裡的貧窮大學生自掏腰包,草草了事。大女兒的丈夫則更加過分,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他活著也好,死了也好,與我無關。
拉斯蒂涅同樣是這本書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個外省沒落貴族家庭出身的青年,來到巴黎時還尚未見識到社會的真相。擁有良心,而且樸實。最初是想與世無爭,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上爬,當一名優秀的法官。可是現實可是殘酷的。有人說社會是個“大染缸”,而拉斯蒂涅就在這染缸中,從潔白漸漸變得汙黑、醜陋,開始夢想擠進上流社會,也明白了金錢在這個社會上才是王道。他首先開始向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妹妹要錢,不斷搜刮她們的財產。儘管知道她們已經沒錢了,但還是伸手找他們要錢。而鮑賽昂子爵夫人又在一旁火上澆油,“教育”他,想要成功,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往上爬,必須將別人踩在自己的腳下,讓別人成為自己的墊腳石,然後打擊他們,驅趕他們。只要想往上爬,就別想著做好人或有良心。而伏脫冷則更直接了,乾脆叫他去殺人,讓他娶了塔勒菲,然後伏脫冷再幫他幹掉塔勒菲的哥哥,這樣他就能擁有一百萬法郎的陪嫁。
社會的改變,時代的變遷。金錢的“魔力”讓如今生活中到底有幾個人能像我們自己的母親那樣無條件的、無怨無悔的愛著我們呢?如今在這個社會,金錢似乎變成了萬能的,感情、真相、良心,都變成了金錢的奴隸……金錢是把雙刃劍,他可以讓你得到一切,但同時你也失去了人性,這筆交易,真的值得嗎……
但願高裡奧老人身上發生的悲劇,在今後的社會上不再重現……
高老頭讀後感1200字(二)
讀完《高老頭》,不禁讓人感歎當時巴黎上流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淡漠的關係。父母兒女間的親情,本是世界上最純潔美好的感情。然而在那個時代,連親情都被金錢所玷污,實在是一種悲哀。
《高老頭》這本書是巴爾扎克對拜金主義最深刻的描述及抨擊,亦為《人間喜劇》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十九世紀初的巴黎為背景,揭露批判了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小說主人公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家的麵粉商人,中年喪妻,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對女兒的任何要求都一一滿足。他給了兩個女兒每人八十萬做嫁妝,讓她們嫁入豪門。然而他還是被女兒趕出了家門,最終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
在《高老頭》中,巴爾扎克無情地批判了那個道德淪喪,物欲橫流的社會。金錢和物欲膨脹帶來的人性異化和種種社會問題,都在這部作品中得到體現。
高老頭最初在兩個女兒家受到尊重,“我受到好款待:好爸爸,上這兒來;好爸爸,往那兒去。她們家永遠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們的丈夫一塊兒吃飯,他們對我很恭敬。”為什麼?“因為我生意的底細,我一句沒提。一個給了女兒八十萬的人是應該奉承的。”高老頭自己這樣說到。不久兩個女兒便嫌這樣的父親有損她們的面子,狠心將父親趕出了家門。
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是一種溺愛,是一種病態的愛。他為女兒可以付出一切。他無比珍惜妻子的遺物,然而卻因女兒需要用錢而不得不變賣掉;他花掉身上的最後一點錢,只為女兒能有一件漂亮的禮服去參加舞會;他為了女兒的體面不再做生意,但得知女兒缺錢時又想著重操舊業,甚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殺人放火”。
而兩個女兒對父親的愛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他有錢時她們假裝愛他,偶爾還會去看他,說一些甜言蜜語哄他開心。但在外面她們不願承認自己有一個丟臉的父親,一個做父親的竟要偷偷地去看女兒!她們去看父親,同他說話也全都是為了錢。臨死前高老頭已經沒有錢了,於是她們任憑父親在病床上受苦,請也請不來。高老頭死前終於醒悟過來,“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他感歎到:“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能買到女兒。”高老頭在病床上說的那些話,是對那個社會最猛烈最無情的批判。
在那個時代,金錢取代一切成為人們的上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淡漠、虛偽。不止是高老頭的女兒,其他人都是一樣。泰伊番小姐的父親為了保全財產,將全部財產傳給兒子,而將女兒趕走;特·阿瞿達侯爵為了二十萬法郎的陪嫁拋棄了高貴的鮑賽昂夫人;而鮑賽昂夫人與特·朗日公爵夫人看似情同姐妹,其實一見面就互相譏諷。
鮑賽昂夫人這樣對拉斯蒂涅說到:“這社會不過是傻子和騙子的集團,要以牙還牙來對付這個社會。你越沒心肝就越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做驛馬。把他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到達欲望的最高峰。”
金錢這樣影響著人們,整個社會陷入道德淪喪的泥潭中。高老頭的悲劇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悲哀,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本是寶貴的,也正因有了感情,人類才不同與飛禽走獸。但在金錢和物欲的刺激下,人性變得扭曲,親情、愛情、友情都因此被玷污了。在小說的最後,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頭,也埋葬了最後一滴溫情的眼淚。在高老頭的那個時代,是沒有溫情可言的,幸而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我們也更應該珍惜、保護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高老頭的錢雖然讓他買到了女兒偶爾的看望,但最終沒有買到女兒的愛。金錢確實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它並不是世上最珍貴的,畢竟它永遠也買不到真情。
高老頭讀後感1200字(三)
讀了19世紀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所著的《高老頭》,感觸很大。
故事發生在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巴黎。主人公就是高裡奧老頭,他的經歷反映出一個社會現象——金錢對社會的決定性作用,它誘人墮落,它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酷無情,導致一幕又一幕的人間悲劇。高裡奧原本是一個精明的麵條商,賺了不少錢,成了當地的名人。他有兩個女兒,由於妻子的早逝,他對兩個女兒愛戴有加,可以說是溺愛,但這也是他悲劇的導火索。他那兩個女兒一個選擇了金錢,嫁給了一位銀行家,一個選擇了地位,嫁給了一位男爵,她們都選擇了上流社會,但也放棄了父親……不過兩年,就把父親從自家趕出來,可憐的高老頭不得不去租住破舊的公寓。20年間,他把自己的心血和財產都給了兩個女兒,可最終被女兒們丟棄。直到死,兩個女兒為參加舞會都不願見自己父親最後一面,讓他含恨而終。
讀完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明白,兩個女兒為什麼竟如此對待父親,高老頭把一切的心血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給她們找最好的家庭教師,為她們找有教養的伴讀小姐……就算不計較這些,父親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能一筆勾銷嗎?!高老頭不會想到,也沒有人會想到,把父親趕出家門的竟是親生女兒!
記得五歲的時候,我從床上摔下來扭傷了腳,父親帶我去了醫院。那是一個寒風淩烈的冬天,父親緊緊抱著我,寒風將父親的髮際吹亂,這個畫面,我深深印在回憶裡,不曾抹去。回想起來時,覺得真不可思議,那時的我只有五歲,而事情就好像發生在昨天……
剛上初中的時候,我動了一個小手術,半夜醒來,病房裡的燈還亮著,側身看到父親斜倚在椅子上打瞌睡,我就這麼靜靜地看著,看著,眼睛模糊了,我回過了頭……由於自己不能起身,都是父親抱著我,在父親寬闊的肩膀裡,我是那樣的渺小,真希望,就這樣,不要長大,永遠在這溫暖的懷抱裡……
寒假幫表姐照看孩子,小傢伙很調皮,也很讓人頭疼,我剛照看的兩天累得我頭又脹又疼,向媽媽哭訴,問她:“我小時候也這樣讓人費心嗎?”媽媽笑了,“婷婷可比你小時候乖多了,你不知道你是有多氣人……”說這話時媽媽滿臉的幸福。子女永遠是父母的心頭寶,不論孩子怎樣,這份愛是永遠不會變的。養兒方知父母恩,或許為人父母後,才懂得父母的辛勞和付出。
可是從高老頭的悲劇讓我看到了,愛也是有限度的,過分的溺愛只會帶來傷痛。正是他的畸形的愛使他不但沒得到女兒的愛,還招來了她們的恨,甚至連他駕鶴西去的時候也沒見到他兩個心愛的寶貝女兒。
我曾在雜誌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金某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中。父母前些年開金礦,成為村裡的首富。父親開的是奧迪A6,母親開的是捷達王,出門到村裡都駕車。家庭的富有,使金某從小嬌生慣養,同時養成了好逸惡勞、任性不羈的性格。她學會了抽煙、喝酒,並大把大把花錢,在農村,她的月開銷是兩千元,讓別的孩子望塵莫及。沒有錢,便找父母要,少則幾千,多則上萬。一次,她撒謊買東西,向父親開口要錢,父親順手便給了她兩萬多塊,不到兩個月,她便花得精光。母親多次為此訓斥她,她便因此懷恨在心。可後來要不到錢了,她竟夥同男友殘忍地用鐵錘將母親砸死。溺愛孩子只會帶來慘劇的發生,這種畸形的愛不可有!
除了溺愛,導致高老頭悲劇的罪魁禍首,還有金錢和勢力。巴爾扎克通過高老頭的兩個女兒,描繪出了一幅資本主義的金錢社會百醜圖。女兒們為什麼不願來見高老頭,因為他已經沒有錢了。以往,只要她們叫一聲“好爸爸”,他就能滿足她們的願望。高老頭以為她們孝敬的是他,其實不然,她們孝敬的是錢!“錢能買到一切,能買到女兒。”臨死前,高老頭才明白過看來,明白了這社會的殘酷。
人間的真情,美好的愛情,父母的親情……這一切的一切在赤裸裸的金錢面前顯得是那樣蒼白無力。”在19世紀上半期的巴黎社會中,人與人的那種金錢關係實在是太普遍了。破落貴族子弟拉斯蒂涅來到巴黎上大學,住在偏僻的伏蓋公寓裡。他經不起上流社會燈紅酒綠的誘惑,通過遠房表姐鮑賽昂夫人踏入貴族沙龍,先後結識了高老頭的兩個女兒。“6點鐘,高老頭遺體下了墓穴,周圍站著女兒家中的管事。拉斯蒂涅出錢買來的簡短祈禱詞剛念完,那些管事便與神父消失得無影無蹤。”那可憐的父愛,在燦爛奪目的金錢面前,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看著墳墓,灑下了年輕人最後一滴眼淚。這是神聖的感情在一個純潔心中逼出來的眼淚,一滴剛落地便立即飛到天上的眼淚。”可是在這滴真誠的眼淚過後,“他貪婪的目光停留在旺多姆廣場的柱子和安伐裡特宮的穹頂之間,那裡便是上流社會的區域。面對這個喧囂的蜂窩,他眼中熠熠放光,似乎要把那裡的蜜汁一口吮盡。”即將上演的又是金錢之間的交易和為了金錢不顧一切出賣自己的種種悲劇。
最終,兩個女兒失去了父親的庇佑,同時也失去了快樂,失去了自己的一切。這也許就是她們應得的。《高老頭》這本書使我真正瞭解到,擁有權力獲得利益只能帶來片刻的歡愉,不是永久。我們應該學會主宰金錢而不是被金錢主宰。並且,在做每一件事前,都問問自己的良心,良心的譴責將讓()你得不到好下場。
拉下晚霞的簾,推開黃昏的窗,深吸一口氣,感慨人生滄桑。偉大的父愛在金錢下是那麼一文不值。原來,金錢下的溺愛如此令人心碎。
人們常說,這是社會風氣的產物。是啊,社會源於人,用於人,歸根到底這依然是人自身的問題!人性在某個方面的缺失,才是導致一切社會問題的罪魁禍首。
雖然科爾內留斯失去了本應屬於自己的父愛,但上天似乎也是眷顧他的。曾經的他覺得,失去父愛,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是他最大的遺憾,殊不知,在這一切發生改變後,他卻領悟到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未得到”和“已失去”,而是沒有把握住現在的幸福,母親的關心,亨麗埃特的體貼,約亨的理解,仿佛早已成為一種習慣,有這樣的親人和朋友在身邊,真的已經沒有什麼不滿足的了。當科爾內留斯把最後一塊拼圖放回原位,當母親走出父親不辭而別的陰影,一切又都回歸“正常”。這次的正常不像以往,這次的正常不再昏暗,他們的天空也都已經放晴,科爾內留斯也已經在不經意間找到了那把打開他心靈的鑰匙。丟失的拼圖能夠再次找回,而人生的拼圖則需要用心去補全。生活還在繼續,意外不斷發生,但科爾內留斯相信明天會更加美好。高老頭1500字讀後感(一)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人間喜劇》的基本主題在此得到體現,其藝術風格最能代表巴爾扎克的特點。在這篇小說中,作者第一次使用他創造的“人物再現法”—讓一個人物不僅在一部作品中出現,而且在以後的作品中連續不斷地出現,它不僅使我們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不同階段,而且使一系列作品構成一個整體,成為《人間喜劇》的有機部分。在此,一些主要人物如拉斯蒂涅、鮑賽昂子爵夫人、伏特冷紛紛登場亮相,《人間喜劇》拉開了序幕。
主人公高利奧老頭出身微寒,年輕時以販賣掛麵為業,後來當上供應軍隊糧食的承包商而發了大財。他疼愛他的兩個女兒,讓她們打扮得珠光寶氣,花枝招展,最後以價值巨萬的賠嫁把她們嫁給了貴族子弟,使麵粉商的女兒成了伯爵夫人;然而兩個女兒揮金如土,象吸血鬼似地榨取父親的錢財,當老人一貧如洗時,再也不許父親登門,使之窮困地死在一間破爛的小閣樓上,女兒們連葬禮都不參加。通過高老頭的悲劇,作者批判了建築在金錢基礎上的“父愛”和“親情”,對人欲橫流、道德淪喪的社會給予了有力的抨擊。
《高老頭》還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和沒落貴夫人鮑賽昂的形象。前者原為一個外省貴族青年,想來巴黎進大學重振家業,但目睹上流社會的揮金如土、燈紅酒綠,他往上爬的欲望倍增,他在鮑賽昂子爵夫人和逃犯伏特冷的唆使下,日益喪失正直的良心,開始為金錢而出賣正直,特別見證了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對待父親象榨幹的檸檬一般以後,更堅定了向資產階級的道路走去的決心。《高老頭》中主要描寫了他野心家性格形成的過程,在以後的一系列作品中他更一發不可收拾,靠出賣道德和良心竟當上了副國務秘書和貴族院議員,而一切的取得都依賴於極端利己主義原則。鮑賽昂子爵夫人是巴爾扎克為貴族階級唱的一曲無盡的挽歌,她出身名門貴族,是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只因缺乏金錢而被情人拋棄,被迫退出巴黎上流社會,高貴的門第再也敵不過金錢的勢力,她在後來的小說中因為同樣的原因又一次被金錢出賣。她的遭遇告訴人們,貴族階級除了失敗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命運,金錢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高老頭》在藝術上很嚴謹,作者設置了典型環境,讓典型人物活動於其中,使人與人的金錢關係與環境相契合,書中安排了四條情節線索,以拉斯蒂涅的墮落為主線,其它幾條起輔助作用,縱橫交錯又脈胳分明;典型人物的刻劃是巴爾扎克的最大特色,不論是外貌描寫還是心理刻劃,甚至一個細節,如高老頭每吃一塊麵包都要放在鼻下嗅一嗅,都使人物更鮮明生動;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也是作者一大功力,貴族沙龍中的語言與逃犯的語言絕不一樣。
高老頭1500字讀後感(二)
開始閱讀《高老頭》之前,我已經將語書後的名著導讀通讀一遍了,也就是說,我對即將要面對的這個故事,已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即使如此,我還是久久不能回神——在合上這本書之後。
縱觀全書,令我感到最不可思議的是書中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娜齊和但斐納,對於愛情,奢華和地位的瘋狂追求,那是絲毫不遜于誇父對於太陽的一種渴求。以我如今的年歲,實在難以理解——為何有些女子將愛情置於親情,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之上。為了滿足所謂愛人的需求,不惜放下尊嚴,榨乾親人。
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既得了此種果,必要尋覓彼種因,究竟是什麼使得娜齊和但斐納這種拋棄親情的光怪陸離的現象發生呢?不過兩個因素——家庭和社會。
第一,家庭因素。兩姐妹自小喪母,高老頭幼時對二人的無限溺愛是悲劇發生的直接原因。父親的有求必應,物質的極度豐富,自小就讓她們培養了極大的虛榮心,財富美貌已經有了,下一步自然就是愛情地位,前者還算“便宜”,八十萬法郎的陪嫁造就了雍容華貴的一個伯爵太太和一個男爵太太;後者則讓她們賠上了一切——現在和未來。雖說富養女,但我認為越是物質豐富頭腦簡單的女子,越易被花言巧語的窮小子騙走。啊不對,不一定是窮小子,應該是口腹蜜劍的“王子”,他們所覬覦的不僅僅是美色,更多的是金錢。那麼()一切就可以解釋了,金錢買來的地位、金錢維繫的愛情,一旦失去了財富的支柱,就只剩下虛榮、欲望、無情等等醜陋的本性。“父親”在她們眼中,哪裡還是血脈相連的至親,只是金山銀山罷了,榨幹了,就什麼都沒了,換言之,“父女”不重要,那只是代名詞,金錢才是她們的真正意義上“父親”。所以對於高老頭,我並沒有很大的同情,既是他種下彼因,自應由他承受此果。
第二,即是社會因素,這也是一切現象的根本原因。看看巴爾扎克筆下那是怎樣的一個巴黎啊!金錢取代了門第,狠心凍結溫情。有這樣的背景,高老頭的女兒們怎能不變的自私勢利,冷漠無情?當婚姻變成一場交易,當愛情淪落為一場欺騙,當親情墮落為一個撈錢的工具,那麼這個社會中所困的人們,就變得可悲又可氣。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高老頭是可憐的,他臨終之時讓心愛的女兒在自己身邊陪伴的小小的願望都難以實現,但這一切也皆是他病態的父愛導致的;娜齊和但斐納是可氣的,她們冷酷自私,不顧一手把自己養大的老父親,只顧自己花錢享受,但她們華貴外表下的心並不曾真正快樂。
與其說這是部冷酷、自私,處處滿溢著金錢主義的家庭慘劇,不如說它是當時巴黎社會的一個縮影。
書已經讀完了,可思考並未停止。《高老頭》中有太多無奈,太多殘忍,太多悲劇。尋本溯源,一切的起始點與結束點不過兩個字:人性。金錢是掙不完花不盡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珍惜眼前所擁有的溫暖,而並非單純地追求華麗。願高老頭的悲劇不再上演。
高老頭讀後感1200字(一)
《高老頭》是一部舉世聞名的文學著作,而其作者是十九世紀著名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憾,也把這個社會再次具體而系統的給我們進行了“介紹”。
高裡奧老人以前是做麵粉生意的,他用自己的智慧慢慢變的變成了資產階級,卻飽含濃厚的封建宗教觀念。妻子死後,他便始終一個人,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到自己的兩個女兒身上。培養、教育她們並不惜血本滿足她們的那些苛刻、奢侈的欲望,想讓她們變成貴族大小姐。最後他如願以償,大女兒成了貴族富人,二女兒嫁給了銀行家紐沁根,兩人還各有八十萬法郎的嫁妝。最後他自己變的身無分文,只得住進一家低檔公寓。他認為這樣滿足她們就能得到她們的歡心,其實換個角度來看,他是在用金錢“買得”自己和兩個女兒之間的感情。在他的兩個女兒心中,甚至在這個巴黎社會上,金錢才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的紐帶,金錢的利益早已取代了骨肉之情。他們在父親富有時,使出渾身解數,討好、孝敬父親,為的就是父親背後的那些骯髒的錢財。而當她們的父親被她們無情的“榨幹”了油水,她們就不管不問。當高裡奧去世的時候甚至沒有一個人過去探望過他,連葬禮的錢都不願意出,只得讓兩位公寓裡的貧窮大學生自掏腰包,草草了事。大女兒的丈夫則更加過分,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他活著也好,死了也好,與我無關。
拉斯蒂涅同樣是這本書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個外省沒落貴族家庭出身的青年,來到巴黎時還尚未見識到社會的真相。擁有良心,而且樸實。最初是想與世無爭,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個腳印的往上爬,當一名優秀的法官。可是現實可是殘酷的。有人說社會是個“大染缸”,而拉斯蒂涅就在這染缸中,從潔白漸漸變得汙黑、醜陋,開始夢想擠進上流社會,也明白了金錢在這個社會上才是王道。他首先開始向自己的母親和兩個妹妹要錢,不斷搜刮她們的財產。儘管知道她們已經沒錢了,但還是伸手找他們要錢。而鮑賽昂子爵夫人又在一旁火上澆油,“教育”他,想要成功,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往上爬,必須將別人踩在自己的腳下,讓別人成為自己的墊腳石,然後打擊他們,驅趕他們。只要想往上爬,就別想著做好人或有良心。而伏脫冷則更直接了,乾脆叫他去殺人,讓他娶了塔勒菲,然後伏脫冷再幫他幹掉塔勒菲的哥哥,這樣他就能擁有一百萬法郎的陪嫁。
社會的改變,時代的變遷。金錢的“魔力”讓如今生活中到底有幾個人能像我們自己的母親那樣無條件的、無怨無悔的愛著我們呢?如今在這個社會,金錢似乎變成了萬能的,感情、真相、良心,都變成了金錢的奴隸……金錢是把雙刃劍,他可以讓你得到一切,但同時你也失去了人性,這筆交易,真的值得嗎……
但願高裡奧老人身上發生的悲劇,在今後的社會上不再重現……
高老頭讀後感1200字(二)
讀完《高老頭》,不禁讓人感歎當時巴黎上流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淡漠的關係。父母兒女間的親情,本是世界上最純潔美好的感情。然而在那個時代,連親情都被金錢所玷污,實在是一種悲哀。
《高老頭》這本書是巴爾扎克對拜金主義最深刻的描述及抨擊,亦為《人間喜劇》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十九世紀初的巴黎為背景,揭露批判了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小說主人公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家的麵粉商人,中年喪妻,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對女兒的任何要求都一一滿足。他給了兩個女兒每人八十萬做嫁妝,讓她們嫁入豪門。然而他還是被女兒趕出了家門,最終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
在《高老頭》中,巴爾扎克無情地批判了那個道德淪喪,物欲橫流的社會。金錢和物欲膨脹帶來的人性異化和種種社會問題,都在這部作品中得到體現。
高老頭最初在兩個女兒家受到尊重,“我受到好款待:好爸爸,上這兒來;好爸爸,往那兒去。她們家永遠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們的丈夫一塊兒吃飯,他們對我很恭敬。”為什麼?“因為我生意的底細,我一句沒提。一個給了女兒八十萬的人是應該奉承的。”高老頭自己這樣說到。不久兩個女兒便嫌這樣的父親有損她們的面子,狠心將父親趕出了家門。
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是一種溺愛,是一種病態的愛。他為女兒可以付出一切。他無比珍惜妻子的遺物,然而卻因女兒需要用錢而不得不變賣掉;他花掉身上的最後一點錢,只為女兒能有一件漂亮的禮服去參加舞會;他為了女兒的體面不再做生意,但得知女兒缺錢時又想著重操舊業,甚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殺人放火”。
而兩個女兒對父親的愛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他有錢時她們假裝愛他,偶爾還會去看他,說一些甜言蜜語哄他開心。但在外面她們不願承認自己有一個丟臉的父親,一個做父親的竟要偷偷地去看女兒!她們去看父親,同他說話也全都是為了錢。臨死前高老頭已經沒有錢了,於是她們任憑父親在病床上受苦,請也請不來。高老頭死前終於醒悟過來,“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他感歎到:“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能買到女兒。”高老頭在病床上說的那些話,是對那個社會最猛烈最無情的批判。
在那個時代,金錢取代一切成為人們的上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淡漠、虛偽。不止是高老頭的女兒,其他人都是一樣。泰伊番小姐的父親為了保全財產,將全部財產傳給兒子,而將女兒趕走;特·阿瞿達侯爵為了二十萬法郎的陪嫁拋棄了高貴的鮑賽昂夫人;而鮑賽昂夫人與特·朗日公爵夫人看似情同姐妹,其實一見面就互相譏諷。
鮑賽昂夫人這樣對拉斯蒂涅說到:“這社會不過是傻子和騙子的集團,要以牙還牙來對付這個社會。你越沒心肝就越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做驛馬。把他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到達欲望的最高峰。”
金錢這樣影響著人們,整個社會陷入道德淪喪的泥潭中。高老頭的悲劇不僅是他一個人的悲哀,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本是寶貴的,也正因有了感情,人類才不同與飛禽走獸。但在金錢和物欲的刺激下,人性變得扭曲,親情、愛情、友情都因此被玷污了。在小說的最後,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頭,也埋葬了最後一滴溫情的眼淚。在高老頭的那個時代,是沒有溫情可言的,幸而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我們也更應該珍惜、保護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高老頭的錢雖然讓他買到了女兒偶爾的看望,但最終沒有買到女兒的愛。金錢確實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它並不是世上最珍貴的,畢竟它永遠也買不到真情。
高老頭讀後感1200字(三)
讀了19世紀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所著的《高老頭》,感觸很大。
故事發生在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巴黎。主人公就是高裡奧老頭,他的經歷反映出一個社會現象——金錢對社會的決定性作用,它誘人墮落,它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酷無情,導致一幕又一幕的人間悲劇。高裡奧原本是一個精明的麵條商,賺了不少錢,成了當地的名人。他有兩個女兒,由於妻子的早逝,他對兩個女兒愛戴有加,可以說是溺愛,但這也是他悲劇的導火索。他那兩個女兒一個選擇了金錢,嫁給了一位銀行家,一個選擇了地位,嫁給了一位男爵,她們都選擇了上流社會,但也放棄了父親……不過兩年,就把父親從自家趕出來,可憐的高老頭不得不去租住破舊的公寓。20年間,他把自己的心血和財產都給了兩個女兒,可最終被女兒們丟棄。直到死,兩個女兒為參加舞會都不願見自己父親最後一面,讓他含恨而終。
讀完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明白,兩個女兒為什麼竟如此對待父親,高老頭把一切的心血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給她們找最好的家庭教師,為她們找有教養的伴讀小姐……就算不計較這些,父親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恩能一筆勾銷嗎?!高老頭不會想到,也沒有人會想到,把父親趕出家門的竟是親生女兒!
記得五歲的時候,我從床上摔下來扭傷了腳,父親帶我去了醫院。那是一個寒風淩烈的冬天,父親緊緊抱著我,寒風將父親的髮際吹亂,這個畫面,我深深印在回憶裡,不曾抹去。回想起來時,覺得真不可思議,那時的我只有五歲,而事情就好像發生在昨天……
剛上初中的時候,我動了一個小手術,半夜醒來,病房裡的燈還亮著,側身看到父親斜倚在椅子上打瞌睡,我就這麼靜靜地看著,看著,眼睛模糊了,我回過了頭……由於自己不能起身,都是父親抱著我,在父親寬闊的肩膀裡,我是那樣的渺小,真希望,就這樣,不要長大,永遠在這溫暖的懷抱裡……
寒假幫表姐照看孩子,小傢伙很調皮,也很讓人頭疼,我剛照看的兩天累得我頭又脹又疼,向媽媽哭訴,問她:“我小時候也這樣讓人費心嗎?”媽媽笑了,“婷婷可比你小時候乖多了,你不知道你是有多氣人……”說這話時媽媽滿臉的幸福。子女永遠是父母的心頭寶,不論孩子怎樣,這份愛是永遠不會變的。養兒方知父母恩,或許為人父母後,才懂得父母的辛勞和付出。
可是從高老頭的悲劇讓我看到了,愛也是有限度的,過分的溺愛只會帶來傷痛。正是他的畸形的愛使他不但沒得到女兒的愛,還招來了她們的恨,甚至連他駕鶴西去的時候也沒見到他兩個心愛的寶貝女兒。
我曾在雜誌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金某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中。父母前些年開金礦,成為村裡的首富。父親開的是奧迪A6,母親開的是捷達王,出門到村裡都駕車。家庭的富有,使金某從小嬌生慣養,同時養成了好逸惡勞、任性不羈的性格。她學會了抽煙、喝酒,並大把大把花錢,在農村,她的月開銷是兩千元,讓別的孩子望塵莫及。沒有錢,便找父母要,少則幾千,多則上萬。一次,她撒謊買東西,向父親開口要錢,父親順手便給了她兩萬多塊,不到兩個月,她便花得精光。母親多次為此訓斥她,她便因此懷恨在心。可後來要不到錢了,她竟夥同男友殘忍地用鐵錘將母親砸死。溺愛孩子只會帶來慘劇的發生,這種畸形的愛不可有!
除了溺愛,導致高老頭悲劇的罪魁禍首,還有金錢和勢力。巴爾扎克通過高老頭的兩個女兒,描繪出了一幅資本主義的金錢社會百醜圖。女兒們為什麼不願來見高老頭,因為他已經沒有錢了。以往,只要她們叫一聲“好爸爸”,他就能滿足她們的願望。高老頭以為她們孝敬的是他,其實不然,她們孝敬的是錢!“錢能買到一切,能買到女兒。”臨死前,高老頭才明白過看來,明白了這社會的殘酷。
人間的真情,美好的愛情,父母的親情……這一切的一切在赤裸裸的金錢面前顯得是那樣蒼白無力。”在19世紀上半期的巴黎社會中,人與人的那種金錢關係實在是太普遍了。破落貴族子弟拉斯蒂涅來到巴黎上大學,住在偏僻的伏蓋公寓裡。他經不起上流社會燈紅酒綠的誘惑,通過遠房表姐鮑賽昂夫人踏入貴族沙龍,先後結識了高老頭的兩個女兒。“6點鐘,高老頭遺體下了墓穴,周圍站著女兒家中的管事。拉斯蒂涅出錢買來的簡短祈禱詞剛念完,那些管事便與神父消失得無影無蹤。”那可憐的父愛,在燦爛奪目的金錢面前,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看著墳墓,灑下了年輕人最後一滴眼淚。這是神聖的感情在一個純潔心中逼出來的眼淚,一滴剛落地便立即飛到天上的眼淚。”可是在這滴真誠的眼淚過後,“他貪婪的目光停留在旺多姆廣場的柱子和安伐裡特宮的穹頂之間,那裡便是上流社會的區域。面對這個喧囂的蜂窩,他眼中熠熠放光,似乎要把那裡的蜜汁一口吮盡。”即將上演的又是金錢之間的交易和為了金錢不顧一切出賣自己的種種悲劇。
最終,兩個女兒失去了父親的庇佑,同時也失去了快樂,失去了自己的一切。這也許就是她們應得的。《高老頭》這本書使我真正瞭解到,擁有權力獲得利益只能帶來片刻的歡愉,不是永久。我們應該學會主宰金錢而不是被金錢主宰。並且,在做每一件事前,都問問自己的良心,良心的譴責將讓()你得不到好下場。
拉下晚霞的簾,推開黃昏的窗,深吸一口氣,感慨人生滄桑。偉大的父愛在金錢下是那麼一文不值。原來,金錢下的溺愛如此令人心碎。
人們常說,這是社會風氣的產物。是啊,社會源於人,用於人,歸根到底這依然是人自身的問題!人性在某個方面的缺失,才是導致一切社會問題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