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指的是說話要把握尺度,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古人說道,“一言可以興邦”,同時又說,“一言可以喪邦”,可見,這“一言”絕不是鬧著玩的,它不但可能決定你人生事業的成敗,甚至可能決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命運的興衰。所以,荀子說:“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意思就是一個人何時“言”何時“默”,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力求做到“當”——恰如其分。那麼,“言而當”在說話中真這麼重要嗎?
是的,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吧。
從前,有位國王,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滿嘴的牙都掉了。
這個故事是不是應了一句老話“好言一句三冬暖,話不投機六月寒”呢?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內容,為什麼一個會挨打,另一個卻受到獎賞呢?只因為挨打的人說話不“當”,受獎的人說話“恰當”而已。
魯迅在《立論》一文中,也曾生動地描繪了說話“當”與“不當”帶來的不同結局:說是有一家生了一個男孩,
歷史上說話“不當”的這種教訓也不知有過多少:那位能夠猜出曹丞相“一人一口酥”、“門活”隱語、破譯“黃絹幼婦”謎底的才子楊修,不就是因為不合時宜地道破曹丞相的“雞肋”心事,而被送上斷頭臺的嗎?而那位搖唇鼓舌的狂士彌衡,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脫光了衣服,一邊擂著鼓,一邊狂妄譏諷曹營文武都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
既然如此,做到“恰到好處”的說話就不能說不重要了!《三國演義》中有個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故事,說的是曹操和劉備在一起喝酒。曹操用手指了指劉備,然後又指了指自己,說:“今天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兩人。”劉備聽了,大吃一驚,手中的筷子不覺掉在地上,當時天下著大雨,正巧打了一聲雷,劉備就從容地俯身撿起筷子說:“我被這聲驚雷給嚇著了。”曹操大笑,說:“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說:“即使是聖人聽到迅雷,遭到大風,也要變臉,何況我呢?”就這樣,劉備把因曹操一句話而受震驚掉筷子掩蓋過去,曹操從此就不再懷疑劉備有與其奪權的想法了。劉備是天下英雄,也是曹操的心腹之患,曹操總想找機會除掉劉備,因此在酒宴中用話試探劉備。
所以,千萬別小看這說話中要做到的“當”字,它絕非舌頭打把式的簡單玩意兒!既是這樣,究竟怎麼才能做到說話“恰當”呢?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恰當的時機,對恰當的人,說出恰當的話。當然,要真正達到這一效果和境界,是很不簡單的。因為你到底該說什麼,怎麼說,什麼時間說,什麼場合說,對什麼人說,這裡面實在有著大大的學問!
一般說來,辦事嚴謹、誠實、老練的人,最喜歡聽流利而穩重的話,這時,你說話時要注意態度尊敬,既不能高談闊論,也不可婉轉如簧,
所以,當你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場合、不同條件下,因為不同的事、不同的目的與不同的人說話的時候,你完全有必要採取一種恰如其分的說話方式。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s://www.201980.com/zhupao80/shuohua/2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