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上時間管理的課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個罐子。然後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裡的“鵝卵石”。當教授把石塊放完後問他的學生道:“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
“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真的嗎?”教授笑著問。然後再從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從罐口倒下去,搖一搖,再加一些,再問學生:“你們說,這罐子現在是不是滿的?”這回他的學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後班上有位學生怯生生地細聲回答:“也許沒滿。”
“很好!”教授說完後,又從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進罐子裡。
“沒有滿。”全班同學這下學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好極了!”教授再一次稱讚這些“孺子可教也”的學生們。稱讚完了後,教授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滿了的罐子。當這些事都做完之後,教授正色問他班上的同學:“我們從上面這些事情得到什麼重要的經驗?”
班上一陣沉默,然後一位自以為聰明的學生回答:“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如果要逼一下的話,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這位學生回答完後心中很得意地想:“這門課到底講的是時間管理啊!”
教授聽到這樣的回答後,點了點頭,
許多人在處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時,分不清哪個是“鵝卵石”,哪個是“小碎石”;分不清哪個更重要,哪個更緊急,眉毛鬍子一把抓。這些人以為每個任務都是同樣重要的,只要時間被忙忙碌碌地打發掉,他們就從心眼裡高興,這些人往往是做事效率不高的人。
如果能把事情按輕重主次分開來處理,做事的效率會高很多。
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查理斯·舍瓦普曾會見效率專家艾維·利。
艾維·利又說:“每一天都要這樣做。等你對這種方法的價值深信不疑之後,
整個會見時間不到半個小時。六個月後,舒瓦普給艾維·利寄去一張10萬元的支票,還有一封信。信上說伯利恒鋼鐵公司從一個小鋼鐵廠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而其中,艾維·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沒。
這兩個管理專家的故事說明的其實是同一個道理。差別只在於一位是在課堂上“免費”傳授,另一位輕鬆地拿到了10萬美元的支票。
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雖然我們方向無誤,目標正確,工作起來也很努力,每天忙得團團轉,可就是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
相反,有些人每天不慌不忙,如同閒庭信步,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工作崗位,會有不同的規律和要求,如何去做,要自己不斷地摸索總結。但對每個工作著的人來說,我們必須清楚:我們每天的“鵝卵石”是什麼?在我們每天必做的事情當中,哪些是能給我們帶來最大效益的?
同樣的空間,放置東西時的先後順序不同,結局就大相徑庭;同樣的時間,工作安排的順序不同,結果也千差萬別。而不幸的是,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和空間資源都是極其有限的,經不起揮霍浪費,也無法在事後彌補。所以說,最重要的“鵝卵石”一定要排在第一位,否則你就沒有空間放它,
https://www.201980.com/lzgushi/zhihui/24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