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年前,地球上到處是體積碩大的恐龍。後來,地球上發生變故,恐龍在很短的時間內滅絕。直到現在,科學家還不能確定究竟當時發生了什麼,唯一能確定的事,就是恐龍因為無法適應這種變故,而遭致絕跡的下場。
能變通者才能生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準則,不僅適用於上古時代,同樣也適用于科技文明的現代社會。不論是生物學家還是經濟學家都承認,在一場激烈的競賽中,凡是不能適應者,都會被淘汰。
商場如戰場,刀槍本無情,如果一個人在作戰的中途倒下,則顯示其生存的條件不夠。
在工作上,“恐龍族”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適應環境。在他們周圍有許多學習新技術、繼續深造、更換職務、創新企業的機會,但是他們往往視而不見,根本無心尋求新的突破。
工作與生活永遠是變化無窮的,我們每天都可能面臨改變,新產品和新服務不斷湧現,新技術不斷被引進,新的任務被交付,新的同事、新的老闆……這些改變,也許微小,也許劇烈,但每一次的改變,都需要我們調整心態重新適應。
面對改變,意味著對某些舊習慣和老狀態的挑戰,如果你緊守著過去的行為與思考模式,
“恐龍族”不喜歡改變,他們安於現狀,沒有野心,沒有創新精神,沒有工作熱忱,不設法改進自己,不讓自己有資格做更好的工作。
“恐龍族”不肯承認改變的事實。他們不願為自己製造機會,而情願受所謂運氣、命運的擺佈。因為不相信自己能掌握命運,所以會選擇錯誤,不是在平坦的道路上蹣跚前進,就是一輩子坐錯位置。
不再成長,使得“恐龍族”過去所有的優點,逐漸都變成缺點。譬如,對工作的野心轉變為鉤心鬥角、玩弄權術,對公司的忠誠轉變為對上司逢迎拍馬,對下屬粗率無禮。他們讓自己陷於困境,恐懼局限了他們的眼界,當然也降低了他們行事的能力。
“恐龍族”忘記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就,就看他是不是願意標新立異,敢於嘗試。樂於冒險,喜歡試驗,能變通,這些才是獲得成功的途徑。
一位搏擊高手參加比賽,自負地以為一定可以奪得冠軍,卻不料在最後的賽場上,遇到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方皆竭盡了全力出招攻擊,搏擊高手發覺,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夠突破自己的防守。
他憤憤不平地回去找到師父,一招一式地將對方和他對打的過程再次演練給師父看,並央求師父幫他找出對方招式中的破綻。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道線,要他在不擦掉這條線的前提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搏擊高手苦思不解,
師父在原先那條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較之下,原先的那條線看起來變得短了許多。
師父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重點,不在於如何攻擊對方的弱點。正如地上的長短線一樣,只要你自己變得更強,對方正如原先的那條線一般,也就無形中變得較弱了。如何使自己更強,才是你需要苦練的。”
天才並不是天生的強者,他們的意識與自我創新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後天的努力中逐漸形成。從他們身上我們學到,最好的適應和生存法則便是創新和變化。
本文由80後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連結位址:https://www.201980.com/lzgushi/fendou/2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