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戶為中心》讀後感
文/劉洋
通過閱讀《以客戶為中心》一書讓我再次深入地瞭解華為,瞭解了華為從默默無聞到一鳴驚人的真正原因。這本書是重要講話、管理思想的集合,非常多的觀點和思想都體現出了華為的深謀遠慮。
絕大多數把為客戶服務、以客戶為中心當作口號的企業,都離客戶很遠,根本不重視客戶訴求,最後遠離市場,被客戶拋棄。只有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鬥為主要價值觀形態,讓價值觀指引企業發展,為基礎連接一切。
我們的存在價值是為服務客戶!但凡懂客戶價值的企業都非常重視客戶的訴求、意見與建議,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歸根結底是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服務應該貫穿於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創造客戶價值是我們一切工作的中心,只有努力滿足客戶需求,真誠地感動客戶才能帶來企業的長期發展。()
《演算法與認知》讀後感
文/申同學
演算法定義:解題方案的準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演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也就是說,能夠對一定規範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所要求的輸出。
演算法特性:簡單粗暴,底層中立,六親不認,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
演算法分類:計算類,判斷類。
判斷類演算法:典型代表“進化論”,就“適者生存”這一個判斷原則。
計算類演算法:典型代表“加工工藝”,必須有先後有方法。學校每天排課,晚自習,按部就班的學習。
認知精進的過程,不僅是學習各種已有演算法的過程,也是利用各種判斷類演算法去迴圈篩選出正確的計算類演算法的過程。
演算法本身是簡單粗暴的,但是尋找演算法的過程確實坎坷無限。進化論出現以前,人類經過了漫長的探索,物理書上那麼多公式,也不是物理學家隨便拍腦門就寫下來的。現在想想,我們真是幸運啊,我們生下來就有這麼多現成的演算法,讓我們活的明朗了好多。回看古人,簡直是活在黑暗裡。正如:只有當我們真正懂得一件事情後,才知道自己當初有多麼不懂。
一個人的智商,應該就是他清楚的知道的所有演算法的總和吧?因為每一個具體的問題,都有一個對應的解決演算法。演算法越多,能快速解決的問題就越多。
最後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知道演算法前後的差距:你想在1個月之內買房子,相對於有限的時間,房子是無限多的,你永遠不可能把所有的房子都看一遍再去做出選擇,因為在你看房子的同時,你看過的房子有可能被別人買走。當然你看房子的時間越長,資料就越多,你越可能選出最好的房子。這裡產生的這一對矛盾如何解決。在沒有得到對應演算法之前,那你就蒙吧,慢慢碰運氣。但如果你認知裡面有這個演算法,那就不一樣了很多。
關於如何確定“最基本的滿意標準”,《指導生活的演算法》的作者布萊恩·克裡斯汀和湯姆·格里菲斯,提供了另一個方法:分兩段就行,第一段的37%用於確定“最基本的滿意標準”,第二段的63%,選擇滿足“最基本的滿意標準”的第一個方案。
比如,你想在1個月之內買房子。那你可以先用37%的時間,也就是11天看房,確定“最基本的滿意標準”,然後從第12天開始,遇見第一個好於這個標準的,就毫不猶豫地下手。
精進的過程就是找到一個個演算法的過程。加油吧。()
讀《少有人走的路》有感
文/黃科景
少有人走的路,光看到這個書名就會讓人覺得好奇,什麼是少有人走的路?為什麼叫少有人走的路?這是一條怎樣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是美國傑出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的著作。
本書的核心是:人生苦難重重。全書分為四個章節:自律,愛,成長與信仰,恩典。作者以心理醫生的視角,為我們揭示了心智成熟的道路道路中,會遇到的種種苦難、挫折,以及如何去正視。
人生不可能是風平浪靜的,這是一個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但是要做到戰勝恐懼,克服懶惰,就必須要學會自律,缺少了自律人生不可能會解決任何問題。
而所謂自律,就是用原則和方法,約束自己的不當行為。
人生是不可能風平浪靜的。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但是要做到戰勝恐懼,克服懶惰,就必須要學會自律,缺少了自律人生不可能會解決任何問題。
每個人都應有著自己相應的責任。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面對的問題,擔負其對應責任,這些問題就會浮心中,阻礙著心靈的成長,也阻礙現實中的事態發展。人們總傾向於逃避責任,不願面對現實,不願改變。對於自己應該面對的問題,我們應是勇敢的說“這是我的問題,我來解決”。這或許只是一小步的改變,但會對我們的一生,帶來不盡的影響。但同時,自律是一項艱苦的任務,需要耐性,勇氣,判斷力,以及眼光。
在這之前,我想先說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以前看過的故事,一隻十多歲的老狗遭受病痛的折磨,家人決定為它實行安樂死,並讓它一直伴隨成長的七歲孩子在一旁觀看了全過程。當這只狗安詳閉上眼睛後,全家人聚在一起感歎狗的壽命太短,而一直安靜不語的孩子突然說:“我知道狗的壽命為什麼比人短。我們人出生後要先去學會怎樣去愛,而狗天生就知道,所以它們沒必要活這麼久。”
這句從天真孩子說出的話讓人感到驚訝。人類自一出生,就承擔了一項重要任務:學會如何去愛。沒錯,這本《少有人走的路》最讓我影響深刻的地方就是愛。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對於“愛”的定義有了新的認識,學會去愛,如何去愛。
書中,作者斯科特對愛的定義是:愛是一種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的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愛能幫助他人進步,也能幫助自己更加成熟。
愛是什麼呢?我覺得他使人有了信念,催發人生理想,甘願面對困難承擔責任。
一個懂愛的人,一個有愛的人,他一定是一個自愛、自律、自立、自信、自強的人。
而作者覺得,自律的原動力是愛。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他所說的愛,並不是過去自己認為的狹義的男女之戀情,而是一種大愛。一種即包容自己,也包容他人的愛。自己越是愛自己,便越是愛他人。
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裡疾病的根源。”
感謝李經理贈與我這本書,讓我學著去愛,學著承擔自己的責任,勇敢面對問題,向成熟更進一步。
缺少了自律人生不可能會解決任何問題。而所謂自律,就是用原則和方法,約束自己的不當行為。
人生是不可能風平浪靜的。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但是要做到戰勝恐懼,克服懶惰,就必須要學會自律,缺少了自律人生不可能會解決任何問題。
每個人都應有著自己相應的責任。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面對的問題,擔負其對應責任,這些問題就會浮心中,阻礙著心靈的成長,也阻礙現實中的事態發展。人們總傾向於逃避責任,不願面對現實,不願改變。對於自己應該面對的問題,我們應是勇敢的說“這是我的問題,我來解決”。這或許只是一小步的改變,但會對我們的一生,帶來不盡的影響。但同時,自律是一項艱苦的任務,需要耐性,勇氣,判斷力,以及眼光。
在這之前,我想先說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以前看過的故事,一隻十多歲的老狗遭受病痛的折磨,家人決定為它實行安樂死,並讓它一直伴隨成長的七歲孩子在一旁觀看了全過程。當這只狗安詳閉上眼睛後,全家人聚在一起感歎狗的壽命太短,而一直安靜不語的孩子突然說:“我知道狗的壽命為什麼比人短。我們人出生後要先去學會怎樣去愛,而狗天生就知道,所以它們沒必要活這麼久。”
這句從天真孩子說出的話讓人感到驚訝。人類自一出生,就承擔了一項重要任務:學會如何去愛。沒錯,這本《少有人走的路》最讓我影響深刻的地方就是愛。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對於“愛”的定義有了新的認識,學會去愛,如何去愛。
書中,作者斯科特對愛的定義是:愛是一種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的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愛能幫助他人進步,也能幫助自己更加成熟。
愛是什麼呢?我覺得他使人有了信念,催發人生理想,甘願面對困難承擔責任。
一個懂愛的人,一個有愛的人,他一定是一個自愛、自律、自立、自信、自強的人。
而作者覺得,自律的原動力是愛。覺得派克很了不起的原因之一,是覺得他非常睿智豁達,也非常平和包容。他所說的愛,並不是過去自己認為的狹義的男女之戀情,而是一種大愛。一種即包容自己,也包容他人的愛。自己越是愛自己,便越是愛他人。
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裡疾病的根源。”
感謝李經理贈與我這本書,讓我學著去愛,學著承擔自己的責任,勇敢面對問題,向成熟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