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堅持,不容小覷
文/毛毛蟲小姐
1
週末在家時,看姐姐手把手教她的女兒寫字。還不到五歲的外甥女,小手握著鉛筆在四方格裡一筆一劃寫得十分認真。儘管很努力,仍有不少筆劃寫得歪歪扭扭,筆數多的字一半都寫在了方格外面。
“媽媽,我寫得醜死了,我不想寫了。”
外甥女看著臨摹本,又看著自己歪歪扭扭的的字,賭氣把筆和紙丟到一旁,不願再練習。坐在一旁的姐姐並沒有生氣,把她拉到跟前,“寶貝,媽媽給你講一個故事吧。”
“古時候有一個書法家叫王羲之,他特別努力,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
“寶貝,你現在寫得不好,是因為你才剛剛開始,只要堅持下去,一定可以把字寫得很漂亮。就像爺爺燉的紅燒肉一樣,沒有一個上午的時間,是燉不好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過程,你要學會堅持。”
“媽媽,那我要當像王羲之那樣的小孩子,把字寫好。”
外甥女把丟到一邊的紙筆又重新擺好,一筆一劃寫起來。看著外甥女一臉認真的樣子,我突然意識到,時間和堅持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念書時,班裡有幾個同學的字寫得特別漂亮,
“腳踏實地,持之以恆”我按照她們的方法認真練習,時間久了,字跡真的發生了改變。
一個人的努力在當下是無法立刻體現結果的,燉一碗美味的紅燒肉是這樣,練字是這樣,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你現在取得的成就,或許是你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埋下的伏筆。
2
人生很多事都是持久戰,你不能總是渴望:一戰成名。
很多事情當下沒有如願以償再正常不過了,因為火候還沒有到啊。
我有一位朋友,吉他彈得特別好。一次去她家玩,碰巧趕上有人向她請教彈吉他的技巧,有一個指法,朋友教了很多遍,對方也試了很多次,
朋友說:“沒關係的,我從開始學習吉他到現在已經快十年了,每天堅持練習,不斷練功,才能掌握現在的技巧。你才剛剛接觸,只要方法沒有錯,堅持練下去,不會差的。”
對方聽完,急切地問:“可我就想快點學會,我不想花那麼長時間去練習,有沒有速成的方法。”
朋友回她:“練功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你只有把基本功練扎實,往後的路才更好走。我沒有捷徑可以教你,只有努力和堅持。”
最後,對方很失望地離開了。
這位朋友,因為吉他彈得特別好,被邀請參加過幾次演出,小有名氣。
她卻對我說,出名後也有很大困擾。不少人來找她學吉他,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想尋求速成技巧,不肯沉下心來真正努力。
“花一分的力氣得十分回報,世間從來都沒有這麼好的事情。我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才有現在的成就。”
成功的人總是在一步一步努力向前走,他們從不左顧右盼,從不計較得失。多數人只能看到別人的成功,卻鮮少發現別人背後咬著牙走過的艱難歲月。
有一位讀者,在後臺問我:寫文章時,怎麼樣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想法。我給他的回復,也不過是多讀、多看、多寫。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想做一件事,就沉下心來全力去準備,這個過程看似很漫長,有時也會讓人看不到希望,你或許會感覺到枯燥無聊,甚至被人嘲笑。
但拋卻這些,你還會有更多的收穫,除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之外,在這個過程裡,你磨煉了自己的心性,
看似這個過程裡沒有什麼回報,其實你走的每一步,都有回應。
你的堅持,不容小覷。
3
感情裡太急功近利,對方是能感受到的,最好的愛情是有回應,但不急於回報。
小帥是我微信裡的一位好友,最近他喜歡上了單位的一個姑娘,追了人家很久,不僅沒有成功,那位姑娘還辭職了,讓他頗為尷尬。
小帥來找我訴苦,他說:電影情節裡,喜歡一個姑娘不是拼命對她好嗎,我對她那麼好,她為什麼不答應和我在一起呢?
於是,我問他,你怎麼對她個好法,舉幾個例子給我聽聽。
他截了不少聊天記錄給我,確實也做了不少姑娘們喜歡的事情,但從截圖裡不難找出姑娘不喜歡他,
因為他每做完一件事兒,都問那位姑娘,你願意成為我的女朋友嗎?
看完後,我問他,你真的非常喜歡這個姑娘嗎?他說,我真的非常喜歡這個姑娘,可她為什麼卻要逃開我呢。
我想告訴他,在追女孩子這件事情上,他哪裡出了問題,相信每一個女孩子都不能忍受,追自己的人,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帶有目的性。
說實話,這樣的做法在女生看來功利心太強,讓人很不舒服,甚至不知道該做出什麼回應。
其實,“我喜歡你”以及“多麼喜歡”這兩件事兒,對方都是能感受出來的。
說實話,不能因為帶我去看了一場電影,陪我去吃了一頓美食,或者是帶我看了一場心儀的演唱會,你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問我“看,我都為你做了這麼多,你就應該成全我。”
對不起,感情裡沒有明碼標價,只有你情我願,如果你覺得付出喜歡是一種委屈,你可以不喜歡我。
最後,我只是回復他:有時候,付出一種真心也未必要求得回報,你要讓對方感覺到你的真心,而不是你的用意。堅持對一個人好挺難的,不然怎麼會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之說呢。
不可否認,人生倉促,我們做每一件事都或多或少帶有目的性,這是好事。
目的,是前進的動力,並不是不提倡凡事都不求回報,而是把“求回報”這件事,放在把事情做好的基礎之上。
一鍋已經燉了好久的肉,你可以期盼它出爐時的芳香四溢;
彈琴的基本功已經扎實後,你可以期盼自己登上舞臺小有名氣;
已經掌握了寫作的各種技巧或是深耕了一個領域以後,你可以期盼自己出書成名;
陪伴一個人很久很久以後,你可以期盼自己能夠和對方久久廝守下去。
只要記住,不管做什麼,都不要急於回報,因為播種和收穫不在同一個季節,中間隔著的一段時間,我們叫它為:堅持時日久了,自然成。
來源:雞湯小鎮(ID:wandiangushi)
早起都做不到,人生怎麼“開掛”?
文/如萍
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裡曬加班,有時候看多了甚至會讓大家產生一種錯覺,以為熬夜加班就是奮鬥。
殊不知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從來都不是晚睡,而是早起。真正厲害的人,他們從不在淩晨通宵拼命,而是用早起的方式打開新的一天。
早起的人,往往優秀得“可怕”。
著名作家梁實秋,一直堅持寫作,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經典作品。
能長期堅持創作非常不容易,靠的就是他長期早起的習慣。
梁實秋每天早上天未亮就起床,不用別人叫,到點就醒,趁早上周圍比較安靜的時候寫稿。
他翻譯《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的時候,就是趁太陽沒出的時候搬竹椅在廊簷下動筆,等到太陽曬滿半個院子,人聲嘈雜,他便收筆,在一個月內就譯完了這本書。
早上工作效率特別高,心情也愉快。當天的寫作完成後,他就走到街上觀察:草上的露珠還沒有幹,男的女的擔著新鮮肥美的菜蔬進城,青年男女穿著熨平的布衣精神抖擻地騎著腳踏車去上班。
看著那些充滿朝氣的生活場景,他滿心歡喜,感覺渾身都充滿生活的力量,於是又有更多激情投入到寫作中。
這是一個良性的迴圈。
南懷瑾先生曾說過:“能夠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梁實秋,用長期的早起和積累,創作了多部文學作品,成為大家眼中優秀得“可怕”的人。
多倫多大學曾做過一項實驗,選取了兩組志願者,一組由435名青年人組成,另一組則由297名中老年人組成。
他們都填寫了一份關於自己情緒、身體健康程度、起床時間等問題的調查問卷。
結果顯示,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老年人,堅持早起的人都擁有更好的工作狀態,他們身體更健康,更能在生活中感知幸福。
早起和晚睡,其實過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
早起改變的不止是你的精神狀態,更能拉開人與人間事業的差距。
作家蒂姆·費理斯曾在書中提及一位曾任美國海豹突擊隊的指揮官——傑克·威林克。他把威林克請到自己的家中訪問,並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費理斯醒來發現威林克不見了,後來才得知威林克在突擊隊時就養成每天四點四十五起床的習慣。
費理斯不解:“你現在都不在突擊隊了,幹嘛還堅持早起?”
威林克說:“在軍隊時,總覺得某個敵人在等著我,所以我要比他早起一些。現在雖然不在軍隊,但一想到有那麼多競爭者,當我醒來,他們卻在熟睡,我就有種莫名的優越感。”
威林克的優越感,源於他用早起掙得了更充足的時間去學習工作。就是這部分時間,使他和別人拉開了差距。他經營的一家諮詢公司,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威林克的這種精神還影響了許多美國人,有人在社交網站上自發組成“4點45分俱樂部”早起打卡。
《增廣賢文》有言:“早起三光,遲起三慌。”
說的是,早上起床早,有充足的時間把該辦的事情辦好,光光彩彩。
起床晚容易手忙腳亂,把該辦的事情落掉,慌慌張張。
很多人喜歡熬夜,是因為覺得屬於自己的時間太少,白天都在上班,晚上到家八九點,就想著用熬夜來補回屬於自己的時間。
其實那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做代價,想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早起就夠了!
從早起開始,給自己一個改變:
1、定一個強有力的目標
叫醒你的是夢想的鬧鐘,我一個同事為了考人力資源證書,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看書背資料,八點再準時去上班,因為她晚上回家晚,能利用的時間少,索性挪到了早上。
2、早點睡覺
想要在早上做更多的事情,前提是必須有充足的睡眠,晚上睡得好,早上才起得來。村上春樹晚上九點半就睡覺,雷打不動。
3、循序漸進
剛開始早起時切忌用力過猛,一下提前2小時起床,不適應的情況下會讓你更疲憊。慢慢來,第一次提前15分鐘,第二次25分鐘,第三次30分鐘……循序漸進就能養成早起的習慣。
4、適當給自己獎勵
早起,可以用一頓豐盛的早餐犒勞自己,給自己一點儀式感。
一個好習慣只是一根線,但是它串聯起的東西,會讓人受益終生。
早起,你賺到的是未來的時間,和你一起蘇醒的,還有那沉迷已久的鬥志。
趁著年輕,趁著還有時間,戰勝自己的懶惰,趕緊把未完成的夢想實現。
“可怕”的開掛人生,從你決定早起開始。從今往後,你再也沒有理由向困難低頭,更沒有藉口放棄自己。
來源:每晚一本書(ID:yitiaobao)
你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問我“看,我都為你做了這麼多,你就應該成全我。”對不起,感情裡沒有明碼標價,只有你情我願,如果你覺得付出喜歡是一種委屈,你可以不喜歡我。
最後,我只是回復他:有時候,付出一種真心也未必要求得回報,你要讓對方感覺到你的真心,而不是你的用意。堅持對一個人好挺難的,不然怎麼會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之說呢。
不可否認,人生倉促,我們做每一件事都或多或少帶有目的性,這是好事。
目的,是前進的動力,並不是不提倡凡事都不求回報,而是把“求回報”這件事,放在把事情做好的基礎之上。
一鍋已經燉了好久的肉,你可以期盼它出爐時的芳香四溢;
彈琴的基本功已經扎實後,你可以期盼自己登上舞臺小有名氣;
已經掌握了寫作的各種技巧或是深耕了一個領域以後,你可以期盼自己出書成名;
陪伴一個人很久很久以後,你可以期盼自己能夠和對方久久廝守下去。
只要記住,不管做什麼,都不要急於回報,因為播種和收穫不在同一個季節,中間隔著的一段時間,我們叫它為:堅持時日久了,自然成。
來源:雞湯小鎮(ID:wandiangushi)
早起都做不到,人生怎麼“開掛”?
文/如萍
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裡曬加班,有時候看多了甚至會讓大家產生一種錯覺,以為熬夜加班就是奮鬥。
殊不知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從來都不是晚睡,而是早起。真正厲害的人,他們從不在淩晨通宵拼命,而是用早起的方式打開新的一天。
早起的人,往往優秀得“可怕”。
著名作家梁實秋,一直堅持寫作,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經典作品。
能長期堅持創作非常不容易,靠的就是他長期早起的習慣。
梁實秋每天早上天未亮就起床,不用別人叫,到點就醒,趁早上周圍比較安靜的時候寫稿。
他翻譯《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的時候,就是趁太陽沒出的時候搬竹椅在廊簷下動筆,等到太陽曬滿半個院子,人聲嘈雜,他便收筆,在一個月內就譯完了這本書。
早上工作效率特別高,心情也愉快。當天的寫作完成後,他就走到街上觀察:草上的露珠還沒有幹,男的女的擔著新鮮肥美的菜蔬進城,青年男女穿著熨平的布衣精神抖擻地騎著腳踏車去上班。
看著那些充滿朝氣的生活場景,他滿心歡喜,感覺渾身都充滿生活的力量,於是又有更多激情投入到寫作中。
這是一個良性的迴圈。
南懷瑾先生曾說過:“能夠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梁實秋,用長期的早起和積累,創作了多部文學作品,成為大家眼中優秀得“可怕”的人。
多倫多大學曾做過一項實驗,選取了兩組志願者,一組由435名青年人組成,另一組則由297名中老年人組成。
他們都填寫了一份關於自己情緒、身體健康程度、起床時間等問題的調查問卷。
結果顯示,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老年人,堅持早起的人都擁有更好的工作狀態,他們身體更健康,更能在生活中感知幸福。
早起和晚睡,其實過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生。
早起改變的不止是你的精神狀態,更能拉開人與人間事業的差距。
作家蒂姆·費理斯曾在書中提及一位曾任美國海豹突擊隊的指揮官——傑克·威林克。他把威林克請到自己的家中訪問,並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費理斯醒來發現威林克不見了,後來才得知威林克在突擊隊時就養成每天四點四十五起床的習慣。
費理斯不解:“你現在都不在突擊隊了,幹嘛還堅持早起?”
威林克說:“在軍隊時,總覺得某個敵人在等著我,所以我要比他早起一些。現在雖然不在軍隊,但一想到有那麼多競爭者,當我醒來,他們卻在熟睡,我就有種莫名的優越感。”
威林克的優越感,源於他用早起掙得了更充足的時間去學習工作。就是這部分時間,使他和別人拉開了差距。他經營的一家諮詢公司,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威林克的這種精神還影響了許多美國人,有人在社交網站上自發組成“4點45分俱樂部”早起打卡。
《增廣賢文》有言:“早起三光,遲起三慌。”
說的是,早上起床早,有充足的時間把該辦的事情辦好,光光彩彩。
起床晚容易手忙腳亂,把該辦的事情落掉,慌慌張張。
很多人喜歡熬夜,是因為覺得屬於自己的時間太少,白天都在上班,晚上到家八九點,就想著用熬夜來補回屬於自己的時間。
其實那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做代價,想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早起就夠了!
從早起開始,給自己一個改變:
1、定一個強有力的目標
叫醒你的是夢想的鬧鐘,我一個同事為了考人力資源證書,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看書背資料,八點再準時去上班,因為她晚上回家晚,能利用的時間少,索性挪到了早上。
2、早點睡覺
想要在早上做更多的事情,前提是必須有充足的睡眠,晚上睡得好,早上才起得來。村上春樹晚上九點半就睡覺,雷打不動。
3、循序漸進
剛開始早起時切忌用力過猛,一下提前2小時起床,不適應的情況下會讓你更疲憊。慢慢來,第一次提前15分鐘,第二次25分鐘,第三次30分鐘……循序漸進就能養成早起的習慣。
4、適當給自己獎勵
早起,可以用一頓豐盛的早餐犒勞自己,給自己一點儀式感。
一個好習慣只是一根線,但是它串聯起的東西,會讓人受益終生。
早起,你賺到的是未來的時間,和你一起蘇醒的,還有那沉迷已久的鬥志。
趁著年輕,趁著還有時間,戰勝自己的懶惰,趕緊把未完成的夢想實現。
“可怕”的開掛人生,從你決定早起開始。從今往後,你再也沒有理由向困難低頭,更沒有藉口放棄自己。
來源:每晚一本書(ID:yiti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