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情感 » 職場

畢業月薪過萬的同學,現在連工作都找不到了

畢業月薪過萬的同學,現在連工作都找不到了

前些天,一個好久沒聯繫的同學突然找到我,說看到我在朋友圈發的公司招聘廣告,想投個簡歷試一試。

我覺得很奇怪:這位學霸同學,可是我們班當年唯一考上985大學的,在大學期間也是特別優秀,各種獎學金都能拿到手軟。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便打聽了一下同學這幾年的經歷。

從同學的敘說中,我才大概明白,畢業就月薪過萬的他,為什麼會越混越差?

很多人都知道情商、智商很重要,但不知道,還有一個衡量職場生存能力的詞,叫職商。

這位同學從畢業時的月薪過萬,

到現在待業兩月找不到工作,我覺得原因之一就是職商太低。

影響一個人職商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積極態度”,即一個人在職場和團隊中是否具備面對困難卻專注如一的心態。

很顯然,我這位同學在這一項上的得分,幾乎為零。

據同學講,有時候下班了,領導急需一個檔,要同學修改一下發他。明明打開電腦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同學卻覺得現在是下班時間,公司和領導沒理由佔用。然後當做沒看到消息的樣子,繼續該打球的打球,該玩遊戲的玩遊戲,最後耽誤的卻是整個團隊的進度。

所以在之前的幾份工作中,同學雖然沒被開除,但也沒升職加薪,還特別不受同事待見。

就連後來找工作,

當面試官問同學能否接受適度加班和出差,同學也都是直言不諱說不可以。就這樣的心態,待業兩個月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雖然在這個強調個性的時代,很多人都會習慣把工作和生活分開,無可厚非。但畢竟是拿了別人的錢,想要在一家公司長遠發展和立足,必要的職商還是不能缺少的。

和很多職場人一樣,這位同學犯下的另一個錯誤,就是缺乏學習。

聊天的過程中,我隨口問了一下同學,你工作之餘的時間一般做些什麼。

同學說:就打遊戲啊看劇啊,偶爾出去玩。

我問,所以畢業這幾年,你都沒有學習過嗎,比如你這個行業需要哪些技能,想要更好的發展需要什麼樣的經驗?

同學遲疑了一會才回復:我有想過學點什麼,

但最終都沒有落實。

知道要學習,但就是不肯學習,是大多數職場人的通病。

其實不管做什麼工作,學習都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在學校的學習只是職場的起點,而想要在職場跑得更遠,則需要不斷的學習。所以停止學習,是一個人職場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很不幸,我這位同學就是被絆腳石狠狠的絆了一下。

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是這位同學越混越差的最重要原因。

我看了同學的簡歷,畢業四年,換了四份工作。看幾份工作的時間間隔,可能還有幾份時間很短的工作,他沒有寫進去。

聽同學講,他的第一份工作做得還挺久,做了一年多的時間,然後憑藉著名校名企的光環,被一家同行挖了,漲薪30%。跳槽帶來的漲薪讓同學嘗到了甜頭,

所以到了後來,只要有機會,同學都會毫不猶豫的跳槽。發展到後面,每當工作做不下去了也會辭職,想著又不怕沒人要,所以乾脆連後路都懶得考慮。

其實我特理解同學的的這種行為。

很多沒有明確職業目標的人,都是看到機會就跳槽,畢竟跳槽是漲薪的最直接方式。

可是頻繁跳槽,也終有跳不動的時候吧。然後等到那一天,自然就會像我這位同學一樣,發現自己幾年的時間,就顧著跳槽了,什麼也沒學到,要經驗沒有,要技能不會,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職場上缺乏明確的目標,就會光顧著跑快,而忘了自己要跑向哪裡。就像前幾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我的一個整天喊著辭職的HR朋友》,

裡面的HR朋友就說過:職場上跑得太快的人,註定是跑不遠的。

雖然說得有點絕對,但也不是沒有道理。在職場上,跑得遠永遠比跑得快更重要。

我後來把同學的簡歷轉給了用人部門。

邀約面試後,用人部門覺得不是很合適,但也可以試用一下,只不過給的薪資還沒同學畢業時的多。同學想了想,就拒絕了offer。

我沒有說什麼,因為我也不知道說什麼。

這條路,有些人可能總要經歷點什麼,才會知道這條路的崎嶇吧。

來源:實習就業網

那個二本畢業的男同事,成了我領導

文/Jenny喬

前兩天,公司一個同事跟我吐槽:

自己985畢業,工作五年,業績很出色,老闆交給的任務都能辦得妥帖,可最近公佈的升職名單,輸給了一個二本畢業的男同事。

這個二本生,我也認識,人長得普普通通,性格溫吞,站在一堆人裡,很容易就被直接掠過。

可是他這次的升職,在領導群裡卻是全票通過,同事們也沒有一個人反對。

這種現象,在我們公司很常見,學歷和收入倒掛,年薪五十萬,不是最聰明的人,月薪一萬的群體裡,卻有很多都是985和211的。

所以,同事們在一起經常聊起一個話題,一個人在職場有沒有前途,學歷和能力都不是決定因素,用心才是。

1、有前途的人 都懂得超出別人的預期

餐飲圈有個不成文的經驗,就是在開餐廳之前,你要瞭解顧客的預期是什麼。

場景不同,客戶的心理預期也不同。

宴請貴賓,環境必須高雅,顧客也會對很多細節特別挑剔。

但如果是速食店,大家就覺得味道和環境都沒那麼重要,便捷最方便。

只要你能提供點不一樣的東西,顧客立刻就會感覺很不一樣。

比如海底撈,客戶等位元的時候還提供美甲、棋牌,顧客一下子就很驚喜。

在職場也是一樣,你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老闆要什麼,然後再多做一點。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很火的問題,你聽過哪些難忘的職場故事。

SeanYe分享了他招聘實習生的經歷:

過去,我找過不少實習生,可每次都是佈置任務:Word幫我翻譯一下;Excel幫我錄入資料;PPT幫我做個動畫。

直到2013年,我招來一個妹子,新加坡人,美國西北大學畢業,來復旦讀研,招她的核心原因自然是她出色的英文。

照例我郵件扔了一份word給她翻譯。

她跑到我座位邊問:“這是什麼報告,翻譯給誰看,需要整理出大意還是逐字逐句翻譯?”

我瞬間意識到:這姑娘,有sense。

所謂sense其實不僅是態度,更是理解,你得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想問題。

這些年在職場總有些人喜歡搞關係、拍馬屁,但總也不能在關鍵時刻贏得老闆的注意。

其實老闆並不關心你跟他好不好,而是你能不能幫他賺到錢。

所以,他的需求只有一個:讓客戶滿意,然後乖乖掏錢。

都說職場有無數潛規則,最重要的一條很多人卻沒記住:

你越用心,越有前途。

2、有前途的人 都能跳出打工者思維

世界頂級領導力演講人斯涅克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一家美國汽車公司的高管去日本參觀裝配生產線,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在汽車生產的最後環節,當車門被裝上鉸鏈上後,美國工人都會用一支橡膠棒狠敲車門,可日本車廠從來沒有這一步。

他們覺得很奇怪,就問日本人:“少了這一步,你們怎麼能確保車門和車體嚴密貼合呢?”

日本人靦腆回答:“我們是在做設計的時候,搞定的。”

一語道破天機。

他們不是在後期去檢查毛病,而是從源頭開始,就想到了結果。

等到車都造好了,發現門裝不上去了,這種工作才真的是做了不如不做。

這些年,在職場,很多人都提到過打工者思維。

而這種思維方式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永遠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不到全域。

可在職場,大部分人的工作方式都是閉門造車,做完自己的事情就好。

有一次,在朋友的餐廳後廚,見識到了一個面試年薪五十萬職位的甜點師,是如何征服主廚。

主廚問她:“如果一對名人夫妻,來店裡吃晚餐,你會選擇哪一種甜品。”

我以為她會說根據客人的口味、喜好,再搭配自己最拿手的餐品,沒想到,她張口說了一句:“要看前菜和主菜。”

朋友當機立斷,給了她offer。

他跟我說:“一個不關心主菜的甜點師,是註定要失敗的。”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

“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

很多人無法區分這兩點,其實,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所以,優秀的員工無論在哪裡,都會先去考慮做正確的事。

而在職場,最正確的事,就是理解別人的需要。

想起老闆經常跟我說的話:

“30歲前,你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可是,要想更進一步,你的心裡得能裝下更多人的事情。這是一個人的格局,也是一個人的潛力。”

3、有前途的人 從來不辜負別人的信任

這些年,很多人說,二本畢業,和別人比有先天劣勢。

的確,名校畢業,名氣和人脈都有天然優勢。

但有一點,和學歷、能力,甚至經驗都沒什麼關係,就是靠譜。

靠譜,可以掩蓋很多方面的缺陷,哪怕你笨一點,別人也願意提點你,因為帶一個不靠譜的人,心太累。

那種感覺就像背著一個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刻會爆炸,每次佈置完任務,你都惴惴不安,生怕哪個環節出了紕漏。

在反復溝通的過程裡,彼此的信任度會越來越低,以至於日後的合作,心裡都會留下陰影。

我有個沒過試用期就被辭掉的前同事,就是這種人。

所有跟他有接觸的同事,都在反應一個問題,就是一件事要反復跟他磨合,一次說了N個問題,他只能改掉其中的幾個,漏掉的還需要再次溝通。

時間久了,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不靠譜,交給他任何工作都擔心他做不好,總要額外花時間去監督他,有時候還不得不找人做個備選方案,就怕他隨時抽風。後來,誰也不願意再和他合作。

這個同事後來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想要修復形象,認真幹了好幾個月,可惜還是沒過試用期。

其實道理很簡單,小時候,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人的印象是很難改變的,一旦別人覺得你不靠譜,想要重建就很難了。

所以,每每想起這些年遇見過的各種偷奸耍滑的職場人,都覺得他們挺傻的。

總是自作聰明地敷衍同事和老闆,覺得別人的事和自己無關,到最後只會給自己和別人惹來更多麻煩。

相反,真正用心的人,才是精明的勤奮者。

他們明白,在職場,態度比能力重要。

他們不在應該費心的時候惜力,更不會活得眼裡只有自己。

來源:佛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大家就覺得味道和環境都沒那麼重要,便捷最方便。

只要你能提供點不一樣的東西,顧客立刻就會感覺很不一樣。

比如海底撈,客戶等位元的時候還提供美甲、棋牌,顧客一下子就很驚喜。

在職場也是一樣,你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老闆要什麼,然後再多做一點。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很火的問題,你聽過哪些難忘的職場故事。

SeanYe分享了他招聘實習生的經歷:

過去,我找過不少實習生,可每次都是佈置任務:Word幫我翻譯一下;Excel幫我錄入資料;PPT幫我做個動畫。

直到2013年,我招來一個妹子,新加坡人,美國西北大學畢業,來復旦讀研,招她的核心原因自然是她出色的英文。

照例我郵件扔了一份word給她翻譯。

她跑到我座位邊問:“這是什麼報告,翻譯給誰看,需要整理出大意還是逐字逐句翻譯?”

我瞬間意識到:這姑娘,有sense。

所謂sense其實不僅是態度,更是理解,你得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想問題。

這些年在職場總有些人喜歡搞關係、拍馬屁,但總也不能在關鍵時刻贏得老闆的注意。

其實老闆並不關心你跟他好不好,而是你能不能幫他賺到錢。

所以,他的需求只有一個:讓客戶滿意,然後乖乖掏錢。

都說職場有無數潛規則,最重要的一條很多人卻沒記住:

你越用心,越有前途。

2、有前途的人 都能跳出打工者思維

世界頂級領導力演講人斯涅克曾經講過一個故事。

一家美國汽車公司的高管去日本參觀裝配生產線,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在汽車生產的最後環節,當車門被裝上鉸鏈上後,美國工人都會用一支橡膠棒狠敲車門,可日本車廠從來沒有這一步。

他們覺得很奇怪,就問日本人:“少了這一步,你們怎麼能確保車門和車體嚴密貼合呢?”

日本人靦腆回答:“我們是在做設計的時候,搞定的。”

一語道破天機。

他們不是在後期去檢查毛病,而是從源頭開始,就想到了結果。

等到車都造好了,發現門裝不上去了,這種工作才真的是做了不如不做。

這些年,在職場,很多人都提到過打工者思維。

而這種思維方式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永遠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不到全域。

可在職場,大部分人的工作方式都是閉門造車,做完自己的事情就好。

有一次,在朋友的餐廳後廚,見識到了一個面試年薪五十萬職位的甜點師,是如何征服主廚。

主廚問她:“如果一對名人夫妻,來店裡吃晚餐,你會選擇哪一種甜品。”

我以為她會說根據客人的口味、喜好,再搭配自己最拿手的餐品,沒想到,她張口說了一句:“要看前菜和主菜。”

朋友當機立斷,給了她offer。

他跟我說:“一個不關心主菜的甜點師,是註定要失敗的。”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

“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

很多人無法區分這兩點,其實,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所以,優秀的員工無論在哪裡,都會先去考慮做正確的事。

而在職場,最正確的事,就是理解別人的需要。

想起老闆經常跟我說的話:

“30歲前,你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可是,要想更進一步,你的心裡得能裝下更多人的事情。這是一個人的格局,也是一個人的潛力。”

3、有前途的人 從來不辜負別人的信任

這些年,很多人說,二本畢業,和別人比有先天劣勢。

的確,名校畢業,名氣和人脈都有天然優勢。

但有一點,和學歷、能力,甚至經驗都沒什麼關係,就是靠譜。

靠譜,可以掩蓋很多方面的缺陷,哪怕你笨一點,別人也願意提點你,因為帶一個不靠譜的人,心太累。

那種感覺就像背著一個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刻會爆炸,每次佈置完任務,你都惴惴不安,生怕哪個環節出了紕漏。

在反復溝通的過程裡,彼此的信任度會越來越低,以至於日後的合作,心裡都會留下陰影。

我有個沒過試用期就被辭掉的前同事,就是這種人。

所有跟他有接觸的同事,都在反應一個問題,就是一件事要反復跟他磨合,一次說了N個問題,他只能改掉其中的幾個,漏掉的還需要再次溝通。

時間久了,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不靠譜,交給他任何工作都擔心他做不好,總要額外花時間去監督他,有時候還不得不找人做個備選方案,就怕他隨時抽風。後來,誰也不願意再和他合作。

這個同事後來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想要修復形象,認真幹了好幾個月,可惜還是沒過試用期。

其實道理很簡單,小時候,我們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人的印象是很難改變的,一旦別人覺得你不靠譜,想要重建就很難了。

所以,每每想起這些年遇見過的各種偷奸耍滑的職場人,都覺得他們挺傻的。

總是自作聰明地敷衍同事和老闆,覺得別人的事和自己無關,到最後只會給自己和別人惹來更多麻煩。

相反,真正用心的人,才是精明的勤奮者。

他們明白,在職場,態度比能力重要。

他們不在應該費心的時候惜力,更不會活得眼裡只有自己。

來源:佛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