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生活 » 親子教育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聊天的父母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聊天的父母

1

今天在公交車上,有一個媽媽在幫女兒復習英語。

媽媽說中文,女孩翻成英語,有說有笑。

女孩翻譯得很好,身為英語老師的我聽了都忍不住想夸她,這樣的畫面在匆忙的早晨出現,不禁讓人覺得羨慕。

可這時女孩有一句話翻不出來,媽媽說了一句話,一下子讓本來溫馨的氣氛降到了冰點。

女孩的媽媽說:“這個都不知道?昨天的課程沒復習吧,就知道玩...”

小女孩匆忙辯解:“媽媽,我昨天...”

話還沒說完,就被媽媽嚴厲斥責了,一點都沒給孩子反駁的余地。

直到我下車,

女孩都沒有再說一句話。

我知道,這個媽媽把天聊死了。

其實,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中并不少見。

2

我爸也是這樣一個,總能一句話把天聊死的家長。

在我家,我爸總是占據著說話的主動權。在他面前,我極少有訴說的機會。

有一段時間,學校里特別流行折星星,折夠幾百個放在一個玻璃瓶里。

同學們都說這個是心愿瓶,攢滿了星星送給過生日的人,那他的愿望就都能實現。

初中十幾歲的小女生最信這個,于是我便買了很多折星星的彩紙,一心就想著折好星星等我爸生日的時候,當禮物送給他。

那段日子,我著迷了一樣折星星!下課折,上課折,放學回家也偷偷地折!

終于,在某一天,我的行為徹底惹怒了老師,他當眾批評了我,

還找了家長。

我爸把我領回家的路上,一個勁地批評我!

我很想解釋,可是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我爸的一句話讓我徹底傷心了,一路哭回了家。

他說:“你別給自己找借口,整天心思不在學習上,凈知道做些沒用的事情,怪不得成績會退步。”

最后,那個還未裝滿星星的心愿瓶沒能送出去,連同生日賀卡一起被我永久的藏在了床下......

直到大學的時候,有一天,我收到了爸爸的一條信息,他說:

“小曦,今天和你媽給你收拾房間,從床底下翻出了一個玻璃瓶,記得當時,爸爸還為了這事還罵了你,希望沒讓你傷心很久......爸爸欠你一句,對不起,還有,爸爸也很愛你,爸爸真的很喜歡這個生日禮物。”

當時我走在路上,看到這條短信,眼淚就止不住地流,

又哭又笑,室友都說我傻了。

他們不知道,爸爸的一句我也愛你,我等了多久。

我總以為他不那么愛我,沒想到,只是因為他說了很多話,卻唯獨沒說愛我;只是因為他光顧著告訴我要怎么做、做什么,卻偏偏忘了聽聽我想說什么。

所以,你看啊,爸媽懂得傾聽孩子,多么重要啊!

3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上,都無時無刻不渴望著被父母傾聽。

跟大人一樣,當被傾聽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被尊重、被接納,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安全感。

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是幸福的孩子。

真正的為他好,是尊重他表達和選擇的權利。

很多家長都跟我爸爸一樣,總是替孩子做決定,還說“我都是為了你好”。

因為親身體會,知道這種做法對孩子有多大的傷害,

我不愿成為另一個“我爸”。

所以,我成家之后,我就學著多傾聽孩子想說什么,多鼓勵他發表意見。

任何決定,大到上什么學校,小到今晚吃什么,我都會聽聽他的意見。

我總告訴他:“媽媽不一定采納你的意見,但媽媽尊重你說話的權利,也會盡我傾聽的義務。”

孩子犯錯時,更要給孩子一個表達的機會。

很多家長說,我一看到他犯錯,就忍不住要罵他。

這分明是你不懂得控制情緒,孩子縱使是錯了,也要給他機會,說說為什么錯了。

不給孩子表達的結果就是,我給爸爸費勁心思準備生日禮物,我爸卻以為他的女兒不務正業。

我想,任何一個爸媽,都不想跟孩子之間徒生嫌隙。

所以當孩子惹你生氣時,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冷靜的時間,

你可以讓孩子自己呆10分鐘。

10分鐘后,等我們消化了自己的負面情緒,等孩子平復了心情,我們再認真聽聽孩子的真實想法。

只有你給他說話的機會,他才會同樣尊重別人說話的權利;只有你成為一個會聽話的爸媽,他才能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

親子溝通,是一場修行,而我們都是這條路上的修行者。

無論是初為人父母,還是已經當爸爸媽媽好多年了,在家庭交流方面都可謂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但如果我們能掌握一些溝通的技巧,多注意說話的方式,我們跟孩子之間的距離就會更近,很多家庭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當你的孩子“不聽話”了,你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別把質問當聊天,要學會說話

每當孩子回到家,

放下書包屁顛屁顛地圍在你身邊,問你今晚吃什么的時候,你的反應是什么?

很多家長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媽媽忙著呢?別在這搗亂,你作業寫完了嗎?上次測試的成績出來了嗎?”

我們總是以質問的形式來跟孩子說話,當我們說出這樣的話后,如果細心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情緒一落千丈,撅著嘴說:“不就問一句嗎?又說我,我現在去做還不行嗎?”

于是乎,孩子剛進家門時其樂融融的氛圍沒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沒了。

長久以往,在孩子眼里,學習是為了父母,效率和效果都大打折扣。

其實,仔細想想,孩子并不是不想寫作業,只不過他離開了你一天,回家的第一瞬間想和你說說話,而你的一句句質問讓他們沒了繼續下去的心情,等想起來要和他聊聊心里話的時候,他們已經將我們拒之門外。

別把質問當做聊天,回到家,一個微笑,一句回應,或許更好,甚至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別急著否定孩子,要學會感同身受

家長在聊天的時候還會犯的另一個錯誤就是急于否定孩子。

當孩子提出建議的時候,便下意識地去否定了孩子,但這種否定并沒有帶來結果的改變,反而破壞了與孩子的關系,百害無一利。

所以,當孩子跟我們提出請求的時候,我們不妨先了解他的想法,再做決定。

比如當孩子說中秋想要出去玩一天的時候,你可以:

第一步,先認可孩子的想法,拉近距離:“可以啊,你想去哪玩呢?”

第二步,對孩子感同身受,讓孩子覺得被關心、被尊重:“是最近學習累了嗎?媽媽也想出去放松一下”。

第三步,從自己出發,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決策,讓孩子認可你:

“但媽媽還有一些事情要忙,你可以給媽媽一天的時間,讓我把事情忙完先嗎?做完事情才能盡心玩,對不對?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先做完嗎?”

這樣,孩子往往更能接受我們的建議,先做完作業,如此,不僅達到了我們的目的,而且更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別只顧著說教,要學會傾聽

當我們想要跟孩子傳達一些人生經驗時,說話記得轉個彎,不要太生硬,不要張口就是:“你應該先學習”,讓孩子自己說出來更好。

我們做父母的,要懂得讓孩子說,而我們自己,要懂得聽。

當孩子跟我聊天的時候,他們可能只是想找個人傾訴,如果我們有幸成為了那個傾聽者,請別讓生硬的說教毀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親密,聽比說更好。

別只知道當面沖突,要學會“投機取巧”

如果我們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或許可以投機取巧一下,別當面聊。

給孩子寫信,現在很多人都應該忘了這個交流方式。

但其實,寫信可以讓我們冷靜下來,有些話,寫下來和說出來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我們想要跟孩子發火的時候,不如坐下給孩子寫封信或者留個便條。

又或者,把日記有意地丟在客廳,讓孩子看到。

當看到你對他從小到大的點滴記錄時,孩子的心里,應該只剩感動了。

別不分場合地講道理,要學會找時機

當有外人在的時候,別跟孩子講道理。

當眾教育孩子,無論是態度強硬還是循循善誘,孩子都不會接受,因為他會覺得沒面子。

想想年輕的時候,我們不也好面子嗎?

所以,給孩子點尊嚴,有什么事情,咱們回家再說。

現在很多父母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時間陪孩子,于是乎吃飯的時間就成了家長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段”。

但事實是,這種做法不但沒有什么教育意義,還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傷害身體不說,更會讓孩子覺得跟爸媽吃飯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為何不等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再兩個人坐下來認真地聊聊呢,溝通這件事情的時機也是需要選取的。

來源:女兒派(ID:nverpai)

帶孩子去這4個地方看看,長大想沒出息都難

文/派媽

寒假來臨,大家都開始按捺不住出游的心,想帶孩子出門活動活動身體。

逛多了千篇一律的旅游景點,我們開始懷疑這樣的出行真的對孩子有教育意義?

因此,我整理了4類適合帶孩子去的地方,總有幾處會觸動孩子的內心,一起來看看吧!

1

忙碌的職場:幫孩子樹立金錢觀

家長總是覺得孩子還小,跟他們談錢還太早。

事實上,沒有樹立正確金錢觀的孩子卻更容易誤入歧途。

“10歲男孩給游戲充值劃掉奶奶一年生活費”、“14歲少年打賞主播3萬塊”,諸如此類的新聞屢見不鮮,也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

幫孩子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什么時候都不嫌早。

父母可以帶孩子去職場,讓孩子看到父母工作的辛苦。

讓孩子了解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每一分錢都是付出了等額的勞動換取的。

如此孩子才會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才擁有對抗虛榮的決心。

2

落后的村莊:教孩子學會珍惜

老一輩人總是感慨現在的孩子是白眼狼,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父母的照顧下前行,甚至覺得學習都是為父母而學。

家長可以帶孩子去落后的村莊,體驗淳樸的鄉村生活。

這里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沒有名牌衣服的攀比,也沒有堆積如山的試卷考題。

這里的孩子不會為拖堂憂愁,他們每天一大早就起身去學校,把破舊的書本翻了一遍又一遍,不愿錯過每一分每一秒讀書的機會。

這里的孩子不會浪費糧食,他們放學回家主動下地干活,小小的他們已經明白生存的不易。

生在城市,孩子很難體會到豐富的物質資源、學習資源的便利。

只有經歷過村莊的貧苦,孩子才會懂得珍惜。

3

陡峭的山峰:教孩子學會吃苦

雖說自家孩子在父母心里總是最好的,可有時候還是難免會覺得孩子有些嬌氣,擔心孩子以后不能適應社會。

其實磨練孩子心性極佳的一個方式,就是帶孩子去爬山。

經常爬山的孩子心性無疑會比同齡人更加堅韌,在孩子拾級而上的途中,難免會感到疲憊饑餓,而每次在父母的鼓勵下繼續前行,都是戰勝自己的一個過程。

登高遠眺也會開闊孩子的心胸,不再拘泥于墻隅之內,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成功的路上必定是充滿艱難,只有擁有堅定的信念的少數人,才能一路披荊斬棘,笑到最后。

4

大學的校園:幫孩子定下目標

父母或多或少都帶孩子旅行過,像上班打卡一樣帶游覽過當地的名勝古跡,便匆匆而歸。

這樣的旅行對孩子來說意義著實有限。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每到一個地方,最不該錯過的是當地的大學校園。

大學集優美的校園風景、濃重的學習氛圍、豐富的社團活動于一體,既能給孩子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又能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觸動。

就像電影《墊底辣妹》中的那樣。(故事取材自真人真事)

一開始,成績墊底的女孩沙耶加在老師坪田的鼓勵下,設立了“考上慶應大學”的宏源。

可在開始奮斗后,墊底的沙耶加才知道考取慶應大學的艱難。

在一次次考試成績的打擊下,沙耶加失去了奮斗的信心,想轉而考取次一等的學校,因此與坪田老師發生了極大的爭執。

在此迷茫之際,沙耶加請求媽媽帶她去慶應大學看一看。

在去過慶應大學后,沙耶加被學校里的氛圍感染,感慨這里的人看起來都好厲害:“我果然還是喜歡慶應大學。”

至此堅定了求學的信念,最終克服了心理壓力,成功考取了慶應大學。

了解大學生活的豐富多彩,區分不同學校的氛圍,如此孩子才有努力學習的動力。

來源:親子派(ID:qinzipaidui)

等想起來要和他聊聊心里話的時候,他們已經將我們拒之門外。

別把質問當做聊天,回到家,一個微笑,一句回應,或許更好,甚至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別急著否定孩子,要學會感同身受

家長在聊天的時候還會犯的另一個錯誤就是急于否定孩子。

當孩子提出建議的時候,便下意識地去否定了孩子,但這種否定并沒有帶來結果的改變,反而破壞了與孩子的關系,百害無一利。

所以,當孩子跟我們提出請求的時候,我們不妨先了解他的想法,再做決定。

比如當孩子說中秋想要出去玩一天的時候,你可以:

第一步,先認可孩子的想法,拉近距離:“可以啊,你想去哪玩呢?”

第二步,對孩子感同身受,讓孩子覺得被關心、被尊重:“是最近學習累了嗎?媽媽也想出去放松一下”。

第三步,從自己出發,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決策,讓孩子認可你:

“但媽媽還有一些事情要忙,你可以給媽媽一天的時間,讓我把事情忙完先嗎?做完事情才能盡心玩,對不對?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先做完嗎?”

這樣,孩子往往更能接受我們的建議,先做完作業,如此,不僅達到了我們的目的,而且更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別只顧著說教,要學會傾聽

當我們想要跟孩子傳達一些人生經驗時,說話記得轉個彎,不要太生硬,不要張口就是:“你應該先學習”,讓孩子自己說出來更好。

我們做父母的,要懂得讓孩子說,而我們自己,要懂得聽。

當孩子跟我聊天的時候,他們可能只是想找個人傾訴,如果我們有幸成為了那個傾聽者,請別讓生硬的說教毀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親密,聽比說更好。

別只知道當面沖突,要學會“投機取巧”

如果我們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或許可以投機取巧一下,別當面聊。

給孩子寫信,現在很多人都應該忘了這個交流方式。

但其實,寫信可以讓我們冷靜下來,有些話,寫下來和說出來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我們想要跟孩子發火的時候,不如坐下給孩子寫封信或者留個便條。

又或者,把日記有意地丟在客廳,讓孩子看到。

當看到你對他從小到大的點滴記錄時,孩子的心里,應該只剩感動了。

別不分場合地講道理,要學會找時機

當有外人在的時候,別跟孩子講道理。

當眾教育孩子,無論是態度強硬還是循循善誘,孩子都不會接受,因為他會覺得沒面子。

想想年輕的時候,我們不也好面子嗎?

所以,給孩子點尊嚴,有什么事情,咱們回家再說。

現在很多父母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時間陪孩子,于是乎吃飯的時間就成了家長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段”。

但事實是,這種做法不但沒有什么教育意義,還會影響孩子的食欲,傷害身體不說,更會讓孩子覺得跟爸媽吃飯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為何不等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再兩個人坐下來認真地聊聊呢,溝通這件事情的時機也是需要選取的。

來源:女兒派(ID:nverpai)

帶孩子去這4個地方看看,長大想沒出息都難

文/派媽

寒假來臨,大家都開始按捺不住出游的心,想帶孩子出門活動活動身體。

逛多了千篇一律的旅游景點,我們開始懷疑這樣的出行真的對孩子有教育意義?

因此,我整理了4類適合帶孩子去的地方,總有幾處會觸動孩子的內心,一起來看看吧!

1

忙碌的職場:幫孩子樹立金錢觀

家長總是覺得孩子還小,跟他們談錢還太早。

事實上,沒有樹立正確金錢觀的孩子卻更容易誤入歧途。

“10歲男孩給游戲充值劃掉奶奶一年生活費”、“14歲少年打賞主播3萬塊”,諸如此類的新聞屢見不鮮,也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

幫孩子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什么時候都不嫌早。

父母可以帶孩子去職場,讓孩子看到父母工作的辛苦。

讓孩子了解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每一分錢都是付出了等額的勞動換取的。

如此孩子才會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才擁有對抗虛榮的決心。

2

落后的村莊:教孩子學會珍惜

老一輩人總是感慨現在的孩子是白眼狼,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父母的照顧下前行,甚至覺得學習都是為父母而學。

家長可以帶孩子去落后的村莊,體驗淳樸的鄉村生活。

這里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沒有名牌衣服的攀比,也沒有堆積如山的試卷考題。

這里的孩子不會為拖堂憂愁,他們每天一大早就起身去學校,把破舊的書本翻了一遍又一遍,不愿錯過每一分每一秒讀書的機會。

這里的孩子不會浪費糧食,他們放學回家主動下地干活,小小的他們已經明白生存的不易。

生在城市,孩子很難體會到豐富的物質資源、學習資源的便利。

只有經歷過村莊的貧苦,孩子才會懂得珍惜。

3

陡峭的山峰:教孩子學會吃苦

雖說自家孩子在父母心里總是最好的,可有時候還是難免會覺得孩子有些嬌氣,擔心孩子以后不能適應社會。

其實磨練孩子心性極佳的一個方式,就是帶孩子去爬山。

經常爬山的孩子心性無疑會比同齡人更加堅韌,在孩子拾級而上的途中,難免會感到疲憊饑餓,而每次在父母的鼓勵下繼續前行,都是戰勝自己的一個過程。

登高遠眺也會開闊孩子的心胸,不再拘泥于墻隅之內,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成功的路上必定是充滿艱難,只有擁有堅定的信念的少數人,才能一路披荊斬棘,笑到最后。

4

大學的校園:幫孩子定下目標

父母或多或少都帶孩子旅行過,像上班打卡一樣帶游覽過當地的名勝古跡,便匆匆而歸。

這樣的旅行對孩子來說意義著實有限。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每到一個地方,最不該錯過的是當地的大學校園。

大學集優美的校園風景、濃重的學習氛圍、豐富的社團活動于一體,既能給孩子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又能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觸動。

就像電影《墊底辣妹》中的那樣。(故事取材自真人真事)

一開始,成績墊底的女孩沙耶加在老師坪田的鼓勵下,設立了“考上慶應大學”的宏源。

可在開始奮斗后,墊底的沙耶加才知道考取慶應大學的艱難。

在一次次考試成績的打擊下,沙耶加失去了奮斗的信心,想轉而考取次一等的學校,因此與坪田老師發生了極大的爭執。

在此迷茫之際,沙耶加請求媽媽帶她去慶應大學看一看。

在去過慶應大學后,沙耶加被學校里的氛圍感染,感慨這里的人看起來都好厲害:“我果然還是喜歡慶應大學。”

至此堅定了求學的信念,最終克服了心理壓力,成功考取了慶應大學。

了解大學生活的豐富多彩,區分不同學校的氛圍,如此孩子才有努力學習的動力。

來源:親子派(ID:qinzipaidui)

下一頁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