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講《死了一百萬次的貓》。女兒憂心忡忡地問我:“爸爸,你會死嗎?”
我說:“會,但是在很久以后。”
她確認那一天她早就長大了,不再像現在這樣需要我。盡管她難以想象那是什么樣的情況,但她還是松了口氣,可是過了一會兒,她又擔心起來。
“爸爸,萬一我還沒長大呢?”她的意思是,她害怕自己還沒有獨立能力的時候,我就離開了她。我的第一反應是告訴她:別瞎想,不可能的。但我轉念一想,這樣就夠了嗎?
我說:“你是不是擔心爸爸死了,會發生很不好的事?”女兒點了點頭。我問:“你最擔心的是什么?”女兒說:“沒人給我買好吃的、買玩具了。
“媽媽會給你買。”“可是你買的東西比較大。”
我不由得笑了,但還是鄭重其事地告訴她:“你還沒長大爸爸就死了,這個可能性很小很小。萬一發生了,爸爸也會留下一些錢,這些錢可以一直給你買好吃的,買很多玩具,明白了嗎?”
她點點頭,跟我玩貼紙。玩了一會兒,她又有新的擔心:“可是,那樣就沒人陪我玩了。”我哭笑不得:“那你想想,爸爸出差的時候,你是跟誰一起玩的?”
這是我和女兒前幾天發生的一場對話。從傳統觀點來看,女兒的想象有些“大逆不道”。過得好好的,憑空設想這些壞事的發生,何必呢?但是這些黑色的想象,對女兒的內在世界形成所謂的安全感和可控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總的來說,
這里有一些文化上的迷信。逢年過節,有人甚至忌諱聽到“死”“病”這樣的字眼,本質上是因為我們自己難以面對那些可能性,想到它們會心煩意亂。
但你不面對它,不等于它不存在。越是心煩意亂,說明那些可能性越在暗暗地侵擾我們。我們知道那些黑色的想象并非空穴來風,這是我們最無法面對的,我們只能甩甩腦袋:“別瞎想了,我的運氣不會那么差!”
有時候,想一想它,跟別人談論它,也許反而是有幫助的,它會讓我們覺得有些事就算發生了,
我們的安全感并不來自于“糟糕的事永遠不會發生”——雖然我們也希望如此,但更為現實的安全感,是相信糟糕的事就算發生,我們也能應對。黑色的想象是一個友好的忠告,提醒我們有些事情要準備好。你有沒有想過它,
https://www.201980.com/lizhi/shenghuo/27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