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美國有個相貌極丑的人,走在街上行人都要對他多看一眼。他從不修飾,到死都不在乎衣著。窄窄的黑褲子,傘套似的上衣,加上高頂窄邊的大禮帽,仿佛要故意襯托出他那瘦長條似的個子。他走路姿勢難看,雙手晃來蕩去。
他是出身小地方的人,直到臨終,甚至已經身任高職,舉止仍是山間野夫的樣子,仍然不穿外衣就去開門,不戴手套就去歌劇院,講不得體的笑話,往往在公眾場合忽然憂郁起來,不言不語。無論在什么地方--法院、講壇、國會、農莊,甚至于他自己家里,他處處都顯得難以相容。
他不但出身貧賤,
沒人出身比他更低,但卻沒人比他升得更高。
他就是后來的美國大總統--林肯。
一個人有這么多的弱點而不去補償,難道都能取得林肯那樣的成就嗎?
原來林肯并不是用每一個長處抵每一個短處來求補償,而是憑借偉大的睿智與情操,使自己凌駕于一切短處之上,置身于更高的境界。他只在一個方面,就是教育方面,直接補償了自己的不足。他拼命自修來克服早期的障礙。他在燭光、燈光和火光前讀書,讀得眼球在眼眶里越陷越深。他填寫國會議員履歷,在“教育”這個項目下填的是“有缺點”。
林肯不求名利地位,不求愛情與婚姻美滿,集中全力以求達到更高的目標。
一些偉人的生平就是一部奮斗史,顯示出借助補償作用而獲得成就的可能性有多大。讀達爾文、濟慈、康德、拜倫、培根、亞里士多德的傳記,就不會不明白,他們的品行和一生,都是因為彌補個人缺陷造就的:像亞歷山大、拿破侖、納爾遜,是因為生來身材矮小,所以立志要在軍事上獲得輝煌成就;像蘇格拉底、伏爾泰,是因為自慚奇丑,所以在思想上痛下工夫而大放光芒的。
作為平常人來說,我們必須選擇可以達到的目標,不可好高騖遠,妄自追求達不到的目標。惟一的阻礙不是我們不能改變自己,也不是改變很困難,而是我們不要改變。
現在就是開始的時候了,有了這個竅門,你便可以過大好的新生活。你不會再讓自卑感作祟而使自己覺得難堪,你會像一般成功快樂的人那樣,好好地發揮自卑感原有的作用。雖然起初不大有把握,可是你會發現你自己不再受自卑感的驅使,而是在利用它,好在將來過更多彩更豐富的生活。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https://www.201980.com/lzgushi/waiguo/2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