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熱愛的事,才是會讓你成功的事
文/二次元貓小姐
1
學生時代,我興趣廣泛,畫畫,唱歌,表演,寫字,每一樣都讓我著迷。
參加工作后,我對其它的愛好都失去了熱情,唯獨寫字,我從未放棄過。
我總是有那么多話想說,我喜歡跟人寫信,我喜歡在QQ空間里傷春悲秋,我喜歡在微信朋友圈嬉笑怒罵。
兩年前我終于憋不住了,開始學習寫作。
每一天,我都盼望著能找到新的寫作素材,我會為了一個不錯的選題高興好幾天,也會因為沉浸在寫作的情緒里忘記了與朋友的約會。
我明白了,興趣與熱愛是兩件不同的事情。
覺得一件事情有意思,或者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有點小天分,有它,你的生活能錦上添花,沒它,也無傷大雅,這是興趣。
覺得一件事情一直在吸引你靠近,你覺得自己非做不可,沒有它,你的人生就黯然失色,所以即使天分不足也要創造一切條件去做這件事情,這是熱愛。
熱愛,是比興趣更好的老師,它能讓我們走得更遠。
2
常見到有人感嘆,自己一無所長,所以沒什么建樹。
這話仔細想想,經不起推敲。
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在我們擅長的領域,我們可能前行得比別人快一些,在我們不擅長的領域,我們可能前行得比別人慢一些,但是,這并不是決定我們是否能有所作為的標準。
最終的勝負,取決于你對一件事情的喜愛程度。
高中時期我們班上有位男同學相當有繪畫天賦。
當年鄉村高中的師資力量有限,我們沒有正兒八經的上過幾天美術課,一般同學也不敢去考美術院校。
這位男同學僅僅去鄰縣高中補習了三個月,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省美院,這件事情一度成為我們校友會的奇談。
然而,男同學畢業以后,卻選擇了與美術毫不相干的工作。
我們都為他扼腕,以他的天賦,說不準能在藝術界大有可為,就這樣放棄,太可惜了。
他卻說:天賦有什么用,畫畫又不能當飯吃!
對于畫畫這件事,他有天賦,但并不熱愛。
天賦是上天的賞賜,熱愛是我們后天的自我加持。
3
同事小朱在外貿行業做了15年后毅然轉行,去商業城做服裝銷售。
我為她可惜,積累了十幾年的制鞋經驗,流利的英文口語,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技能,怎么能說不要就不要了?
小朱卻說,最初誤打誤撞做了海外銷售,技術和外語是必須練就的本領,但真正讓她一路堅持過來的卻是對銷售的喜愛。
她說:我太喜歡賣東西了!我喜歡每一次從零出發去收獲驚喜,我喜歡那種被陌生人信任的感覺。
我突然理解了。
比起利益,那些我們熱愛的東西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有趣。
我們常笑話買櫝還珠的人是個傻子,但對于一個喜歡盒子的人來說,珍珠確實沒有什么價值。
沒有任何世俗的東西能與熱愛相匹配。
小朱相信她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銷售員,我也毫不懷疑。就憑她這份熱情,
熱愛,是有能量的,它讓我們變得勇敢。只有你對一件事情的感情到了熱愛的程度,才會義無反顧。
4
熱愛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感覺?
是你一睜開眼,就因為馬上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滿心歡喜;
是你把別人難以忍受的工作當成一種享受,是你覺得自己有價值;
是你永遠專注,永遠精力充沛,時刻想把每一件小事做到盡善盡美。
只有當你在一件事情上注入足夠多的熱情,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加精湛。
因為,把一份工作重復做千百次只能換來熟練,把一份工作用心做上千百次才能造就非凡。
那些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有著滿腔熱情。
哪怕沒有天賦支撐,他們的熱情也能讓他們持續發光發熱。
如果說天賦是老天爺賞的一碗飯,那么熱愛就是自己為自己打造的一個金飯碗。
熱愛,比天賦更重要。
有所熱愛,是我們一生的財富,它讓我們睜眼迎接的每一天都變得更有價值。
人生漫漫,東來西往,唯有熱愛的事情會貫穿一生。
你所熱愛的事,才是會讓你成功的事。
節選自《你那么努力,為什么還是不成功》。
孤獨的人,能成大事
文/凈靜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一種感覺,每次與成功失之交臂的時候,內心孤獨荒涼。
朋友少的時候抱怨無聊寂寞,朋友多的時候也總失落恍惚。人生這場戲,好像,總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在《人間詞話》一書中寫道: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其實,這三種境界說的是人的立志、奮斗和收獲三個階段。而人生的大事業,必須經過這三個階段的磨練,才能獲得成功。
生活,有時候是需要我們在孤獨中去經歷的,而這人生的三種境界,也需要我們在孤獨中去獨自體會。
1
孤獨,是你內心最強大的陣地
這是一個盲目跟風的時代,從小到大,往往是看著別人家的小孩學什么,父母也讓我們去學什么;別人做什么,我們也跟著做什么,生怕自己落伍。
長大以后,工作、買房、結婚、生子的生活軌跡逐漸向我們逼來,在身不由己的命運安排下,你是否活出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所謂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內心的夢想需要你在孤獨中努力攀爬,不是只有登上山頂才能放開眼界,那些在孤獨中默默堅守的人,內心往往更為強大。
聽著一首《白樺林》,腦中回想起那個“格格不入”的樸樹。從中學時代起,樸樹就視音樂為自己的生命,初中畢業后,他就打算棄學,做一個音樂人。
這可把作為北大教授的父母氣壞了,無奈之下,樸樹接著讀書并考上了首都師范大學。
可是,身在校園的樸樹內心卻極為苦悶,最終退學。
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樸樹時常跑到自家附近的小河邊,彈起心愛的吉他一直唱到深夜。
后來,樸樹憑借一首《白樺林》迅速爆紅,大江南北、隨處都可聽到他唱的歌。緊接而來的是各種獎項、名譽、春晚舞臺、高昂的演出費。
雖然成功的光環疊了一圈又一圈,但是樸樹并不快樂,他受不了春晚的假唱、受不了娛樂圈的虛假、受不了這個世界的喧囂。
那一段時間,他又陷入了痛苦和焦慮之中,面對物欲橫流的世界,他依然用自己孤獨的背影去默默反抗著。
突然之間,紅極一時的樸樹消失了,他躲了起來。
面對親友的擔心,樸樹說:“蛇在蛻皮的時候,會藏在一個連光線都沒有的地方。”孤獨的沉潛,正是為了蛻變之后的重生。
如今的樸樹,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但聽他的歌,依然還是少年的模樣。但樸樹卻說:“不是我仍少年,是這個國家的人都選擇過早地老去。”
是啊,歲月催人老,但不會老去的是對夢想的追求與執著。生活壓力大,但壓不跨的是對信念的堅守與虔誠。
有人說,夢想是一件奢侈品,那或許是你從來沒有在孤獨中去默默堅守過。
沒有“潛龍勿用”,哪有“飛龍在天”。《易經》的智慧也告訴我們,無論你想要成就什么樣的人生抱負,都必須先在孤獨的沉潛中韜光養晦。
2
奮斗,是你在孤獨里的享受
俗話說:“有志者立志長,無志者常立志”。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只有三分鐘的熱度,今天打算去健身,沒堅持一個月就主動放棄;明天決定去創業,遇到一點挫折就打了退堂鼓。
時間一年年過去,自己依然是半途而廢,一事無成。
曾國藩曾說:“古今天下之庸才,皆以一‘惰’字致敗”。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不能發長久的恒心,堅持地去奮斗,那么夢想只能成為空想。
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如苦行僧一般的努力。
北宋名臣范仲淹少年時期在一所寺院讀書,他發奮學習,一邊干活一邊苦讀,常常讀書到深夜,困了的時候就用冷水洗把臉,接著讀書。
后來范仲淹到南都學舍讀書,學習更加刻苦,夜以繼日,有時通宵達旦,以至于五年的時間都沒有脫衣服睡過覺。
不僅如此,范仲淹每日的生活非常簡樸,簡直是到了寒酸的地步。他每天只煮一碗粥,等到冷凝了以后,分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就著咸菜吃下。
如此艱難的條件非但沒有把范仲淹打倒,反而磨煉出了他驚人的毅力與吃苦耐勞的品格。
而“苦心人,天不負”,后來范仲淹也終成一代良相,造福四方、名垂千古。
古訓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的卻不多。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我們面臨太多誘惑,而要想放下安逸、挑戰自我、實現理想,也唯有在孤獨的磨煉中才能一直堅持。
人生是一個人的長跑,雖然一路上有很多人會和你結伴而行,但沒有誰能替你抵達終點。在這場旅途中,需要結伴,更需要獨行。
生命很短暫,為了不讓自己在寂寞中老去,請好好享受孤獨!
3
成功,是對孤獨的一種答復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做任何一件事,如果過于在乎結果通常會把自己搞得非常緊張,患得患失,發揮失常。
而那些從容忘我、身心放松的人反而能獲得成功,這在考駕照的學員身上特別明顯。
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我們清晰的目標、詳細的規劃、辛勤的努力和以及持之以恒的付出。但等到最后考驗你的關鍵時刻,最好的狀態則是把這些統統“忘掉”。
全身心投入的極致就是“忘我”,只有忘我,才能與物同一。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在談到他成功的經驗時多次提到了“上天的啟示”,所謂“上天的啟示”,其實是稻盛先生在生產和科研現場全身心的忘我工作中所獲得的靈感、這些靈感是偶然而又不可思議的。
稻盛先生在初創京瓷公司的時候,有一次收到松下電子工業公司的訂單,為了生產所需的產品它們需要研發合成一種叫“鎂橄欖石”的材料。
這項技術在當時非常困難,稻盛先生和他的團隊經過多次實驗也未成功,這讓稻盛先生非常困擾,夜以繼日地思索著解決的辦法。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稻盛先生在經過實驗室時,好像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險些摔倒。
他低頭一看,原來是工作人員在實驗中掉落的松香。
瞬間,像是靈光涌現一樣,稻盛先生想到“就是它了”,他將松香作為黏合劑投入實驗,結果獲得了巨大成功。
而這一偶然的靈感,在稻盛先生本人看來,好像是受到了神的啟示。
靈感的源泉往往在孤獨的探索中涌現,在奮斗的人生之路上,走著走著,成功或許就在某個不經意間降臨。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發生的錯誤不可挽回,過于后悔和內疚只能活在往事的陰影里一直消極下去,這樣的生活永遠見不到陽光。
未來的事情還未發生,過于擔心只會自尋煩惱,讓人不斷地焦慮,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而時間不曾片刻停留,現在的心念也是處于無常的變化中,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的思想、言語和行為。
世間所有的成功,都是從專注當下開始、在專注當下奮斗、于專注當下收獲。
《人間詞話》里,成大事者的最后一層境界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正是只問耕耘,莫問收獲,結果自然水到渠成。
人生,何嘗不是帶著孤獨的背影出發,在無數個日日夜夜里獨自打磨,熬到最后,突然在某個不可知的當下,遇見了心中無法割舍的夢想。
大氣之人,必有大境界;慎獨之人,必有大格局。
人生三境,需要你在有生之年去好好珍惜。
來源:凈物(ID:cystyle001)
你是否活出了自己喜歡的樣子?所謂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內心的夢想需要你在孤獨中努力攀爬,不是只有登上山頂才能放開眼界,那些在孤獨中默默堅守的人,內心往往更為強大。
聽著一首《白樺林》,腦中回想起那個“格格不入”的樸樹。從中學時代起,樸樹就視音樂為自己的生命,初中畢業后,他就打算棄學,做一個音樂人。
這可把作為北大教授的父母氣壞了,無奈之下,樸樹接著讀書并考上了首都師范大學。
可是,身在校園的樸樹內心卻極為苦悶,最終退學。
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樸樹時常跑到自家附近的小河邊,彈起心愛的吉他一直唱到深夜。
后來,樸樹憑借一首《白樺林》迅速爆紅,大江南北、隨處都可聽到他唱的歌。緊接而來的是各種獎項、名譽、春晚舞臺、高昂的演出費。
雖然成功的光環疊了一圈又一圈,但是樸樹并不快樂,他受不了春晚的假唱、受不了娛樂圈的虛假、受不了這個世界的喧囂。
那一段時間,他又陷入了痛苦和焦慮之中,面對物欲橫流的世界,他依然用自己孤獨的背影去默默反抗著。
突然之間,紅極一時的樸樹消失了,他躲了起來。
面對親友的擔心,樸樹說:“蛇在蛻皮的時候,會藏在一個連光線都沒有的地方。”孤獨的沉潛,正是為了蛻變之后的重生。
如今的樸樹,早已過了不惑之年,但聽他的歌,依然還是少年的模樣。但樸樹卻說:“不是我仍少年,是這個國家的人都選擇過早地老去。”
是啊,歲月催人老,但不會老去的是對夢想的追求與執著。生活壓力大,但壓不跨的是對信念的堅守與虔誠。
有人說,夢想是一件奢侈品,那或許是你從來沒有在孤獨中去默默堅守過。
沒有“潛龍勿用”,哪有“飛龍在天”。《易經》的智慧也告訴我們,無論你想要成就什么樣的人生抱負,都必須先在孤獨的沉潛中韜光養晦。
2
奮斗,是你在孤獨里的享受
俗話說:“有志者立志長,無志者常立志”。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只有三分鐘的熱度,今天打算去健身,沒堅持一個月就主動放棄;明天決定去創業,遇到一點挫折就打了退堂鼓。
時間一年年過去,自己依然是半途而廢,一事無成。
曾國藩曾說:“古今天下之庸才,皆以一‘惰’字致敗”。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不能發長久的恒心,堅持地去奮斗,那么夢想只能成為空想。
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如苦行僧一般的努力。
北宋名臣范仲淹少年時期在一所寺院讀書,他發奮學習,一邊干活一邊苦讀,常常讀書到深夜,困了的時候就用冷水洗把臉,接著讀書。
后來范仲淹到南都學舍讀書,學習更加刻苦,夜以繼日,有時通宵達旦,以至于五年的時間都沒有脫衣服睡過覺。
不僅如此,范仲淹每日的生活非常簡樸,簡直是到了寒酸的地步。他每天只煮一碗粥,等到冷凝了以后,分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就著咸菜吃下。
如此艱難的條件非但沒有把范仲淹打倒,反而磨煉出了他驚人的毅力與吃苦耐勞的品格。
而“苦心人,天不負”,后來范仲淹也終成一代良相,造福四方、名垂千古。
古訓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的卻不多。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我們面臨太多誘惑,而要想放下安逸、挑戰自我、實現理想,也唯有在孤獨的磨煉中才能一直堅持。
人生是一個人的長跑,雖然一路上有很多人會和你結伴而行,但沒有誰能替你抵達終點。在這場旅途中,需要結伴,更需要獨行。
生命很短暫,為了不讓自己在寂寞中老去,請好好享受孤獨!
3
成功,是對孤獨的一種答復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做任何一件事,如果過于在乎結果通常會把自己搞得非常緊張,患得患失,發揮失常。
而那些從容忘我、身心放松的人反而能獲得成功,這在考駕照的學員身上特別明顯。
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我們清晰的目標、詳細的規劃、辛勤的努力和以及持之以恒的付出。但等到最后考驗你的關鍵時刻,最好的狀態則是把這些統統“忘掉”。
全身心投入的極致就是“忘我”,只有忘我,才能與物同一。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在談到他成功的經驗時多次提到了“上天的啟示”,所謂“上天的啟示”,其實是稻盛先生在生產和科研現場全身心的忘我工作中所獲得的靈感、這些靈感是偶然而又不可思議的。
稻盛先生在初創京瓷公司的時候,有一次收到松下電子工業公司的訂單,為了生產所需的產品它們需要研發合成一種叫“鎂橄欖石”的材料。
這項技術在當時非常困難,稻盛先生和他的團隊經過多次實驗也未成功,這讓稻盛先生非常困擾,夜以繼日地思索著解決的辦法。
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稻盛先生在經過實驗室時,好像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險些摔倒。
他低頭一看,原來是工作人員在實驗中掉落的松香。
瞬間,像是靈光涌現一樣,稻盛先生想到“就是它了”,他將松香作為黏合劑投入實驗,結果獲得了巨大成功。
而這一偶然的靈感,在稻盛先生本人看來,好像是受到了神的啟示。
靈感的源泉往往在孤獨的探索中涌現,在奮斗的人生之路上,走著走著,成功或許就在某個不經意間降臨。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過去發生的錯誤不可挽回,過于后悔和內疚只能活在往事的陰影里一直消極下去,這樣的生活永遠見不到陽光。
未來的事情還未發生,過于擔心只會自尋煩惱,讓人不斷地焦慮,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而時間不曾片刻停留,現在的心念也是處于無常的變化中,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的思想、言語和行為。
世間所有的成功,都是從專注當下開始、在專注當下奮斗、于專注當下收獲。
《人間詞話》里,成大事者的最后一層境界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正是只問耕耘,莫問收獲,結果自然水到渠成。
人生,何嘗不是帶著孤獨的背影出發,在無數個日日夜夜里獨自打磨,熬到最后,突然在某個不可知的當下,遇見了心中無法割舍的夢想。
大氣之人,必有大境界;慎獨之人,必有大格局。
人生三境,需要你在有生之年去好好珍惜。
來源:凈物(ID:cystyle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