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學問在于放棄什么,怎樣放棄,所以說需要“學會放棄”。有得必有失的說法太無奈了,學會放棄,是要使“失”本身成為“得”,成為對“得”的享受。
一般來說,人的天性是習慣獲得,而不習慣于放棄。呱呱墮地以后,我們便不斷地獲得,從父母那里獲得衣食、玩具、愛和撫育,從社會得到職業的訓練和文化的培養。長大成人以后,我們靠著自然的傾向和自己的努力繼續獲得:獲得愛情、配偶和孩子,獲得金錢、財產、名譽、地位,獲得事業的成功和社會的承認,如此等等。
然而,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輔相成的,有“取”便有“舍”;有“得”便有“失”。
客觀事物不可能都按照人的主觀意志轉移,“心想事成”只是美好的愿望。但我們往往容易把獲得看作是應該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應該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不免感到痛苦和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痛苦愈委屈。我們暗暗下決心要重新獲得,以補償所失。在我們心中的藍圖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獲得勾畫出來的,而失去則是必須涂抹掉的筆誤。如此這般,就使我們陷入了叔本華所說的那個怪圈:人生就是一個充滿欲望的過程,欲望不滿足時痛苦,滿足了無聊,于是我們就在痛苦與無聊的搖擺間度日。
那么,我們能不能擺脫這種尷尬的人生境地呢?我想應當是可以的,這就是必須學會放棄。
道理本來很簡單:我們與其去“追求”一個根本就無法得到的東西,不如“退而求其次”,干脆“放棄”它就算了。
選擇“放棄”看似消極,其實不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放棄恰恰是對“追求”目標的重新選擇,使我們能夠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去享受人生其它的樂趣。
“放棄”是一種人生境界。在一個快速發展、充滿各種誘惑的環境中,如能保持一份純真,能不隨波逐流,耐住清貧和寂寞,則是需要“放棄”的。因為放棄能使人生進入一個很清新的境界,你會感到生活因為單純而顯得十分美好。
再進一步說,人生的藝術只是在于進退適時,取舍得當。因為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悖論:一方面,它讓我們依戀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們對這些禮物最終的棄絕。
正如先師們所說:人生一世,緊握雙拳而來,平攤兩手而去。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地得而復失的過程,就其最終結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為本質。我們遲早要失去人生最寶貴的贈禮--生命,隨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過程中得到的一切。如果我們能夠看破這一點,學會放棄一些東西,對功名利祿,不刻意追求,不過于執著,不和自己“叫勁”。懷著一種“達觀”的態度,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泰然”,甚至不等到失去時就主動放棄,我們或許就能擺脫痛苦和無聊,活得就自在多了。
自我放棄的最大訣竅就是追求休閑寧靜,尤其不要心里總裝著一大堆事。當你真正撇開事務,為自己活一會兒的時候,整個世界就是你的。
這是阿Q精神?那不過是一種說法,畢竟時間在每一瞬間對人都是平等的,而這平等公允與否就看你自己了。即使我想推廣一種懶漢哲學,絕大多數人也不會聽從的,真正的學問在于放棄什么,怎樣放棄,所以說需要“學會放棄”。有得必有失的說法太無奈了,學會放棄,是要使“失”本身成為“得”,成為對“得”的享受。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rensheng/27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