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能力的供應站,當你選擇了什么樣的信念,它就會主宰你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信念可以是創造,也可以是破壞,就看你是從哪種角度去思考。人類對于生活中的遭遇會很主觀地賦予某種意義,有的積極、有的消極,前者可使人重拾破碎的心,繼續向前邁進,而后者很可能就此毀掉這個人的一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其中也會有極為痛苦的遭遇,要想活下去,非有積極的信念不可,這是心理醫生維克多·弗蘭克從由納粹設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種族屠殺事件中發現的道理。他注意到,
信念不只適用于情緒及行為,也可以用在身體上,使之能在短時間內有極大的改變。著名的耶魯大學教授伯尼·西格爾博士以幾個針對多重人格異常的病例,證明了信念的這種“特異功能”。說來令人不可思議,當那些患者認定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時,他的神經系統便會傳達一項指令,使他身體的機能做出極大的改變。也就是說他們的身體在研究者的眼前很快就變成另一個新個體,
信念有時候還能助人擺脫掉藥物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就在人們還盲目相信藥物的療效時,一門關于研究人類身心互動關系的“心理神經免疫學”,就證實了數個世紀以來的疑惑:信念對于醫治的功效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甚至于比治療本身來得重要。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https://www.201980.com/lizhi/shenghuo/2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