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走出學校融入社會,就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從此工作將伴隨他的大半生。人為什么要工作?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對于基督徒來說,答案就在圣經中。上帝創造人類之后,要他們管理其他的受造物,這是上帝賜給人類的工作。在圣經里,圣保羅說:人不工作就沒有飯吃。我們由此可以清楚地知道,工作本來就是上帝的旨意,工作就是人類的天職。
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會對工作敬業,對上帝負責。信仰上帝的基督徒都會盡職盡責地努力工作,因為他知道上帝在看著他,他對工作不能不以敬畏的心去對待。
在這個世界上,萬物都在悠閑中過燒子,惟獨人類在工作著。人不能不工作,文化在日益進步,生活也日趨復雜,到處是義務、責任、恐懼和阻礙,這些東西不是由大自然產生出來的,而是由人類社會產生出來的。
社會是人的產物,沒有人就不稱其為社會;人終究是社會性的人,必須工作。在社會中,人和人的相互作用是以社會為前提發生的。當歐洲處在信仰時代時,一個城市要建筑一個教堂,石匠、瓦匠、木匠、雕刻家、畫家、建筑家全都來了,他們拿出最好的技能獻給上帝。一個教堂這樣,一個組織、一個社會乃至一個世界也是這樣,
每一個人都應思考為什么要工作,尤其是工作的社會意義。我所了解的布堪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特別迷戀美式足球,是一位鐵桿球迷,他從不錯過每年1月間的季后賽。原本一場60分鐘的比賽,少不了犯規、換場、中場休息、傷停補時、教練叫停等等,這樣要耗費很多時間。花這么長的時間在電視機前看比賽,布堪納感到很浪費時間,竟至產生了
罪惡感。然而,球賽又不能不看,為了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他決定給自己找點事干。他記得曾經從后院撿了兩大桶核桃,于是就把這些核桃搬到客廳里,一邊看電視,一邊敲核桃,這樣或許能心安理得一些。
布堪納邊看球邊敲核桃,還在不停地思考:為什么自己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會有罪惡感?為什么自己這么一會兒沒工作就心里覺得不塌實?布堪納在不斷地敲核桃的過程中悟出一個道理:社會贊許工作,工作不僅對個人有好處,對其他人也有好處,如果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那么除了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別人也享受不到他從事生產帶來的“交易價值”。
我贊成布堪納的觀點:社會對工作賦予道德上正面的價值,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如果有一天人類停止了勞動,那就意味著人類社會自身的毀滅。除了為賺錢而勞動之外,憑借每天工作的進行,人們還可以滿足心理上的欲望,
https://www.201980.com/lzgushi/zhichang/2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