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并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他以系統的實驗和觀察推翻了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純屬思辨的傳統的自然觀,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并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因此,他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
伽利略的父親文森佐·伽利略擅長數學,還精通音樂理論和聲學,著有《音樂對話》一書。伽利略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對音樂、詩歌、繪畫以及機械興趣極濃,
文森佐很重視對兒子的教育。十一歲之前,伽利略所得到的教育、知識,都是由父親和幾位家庭教師傳授的。伽利略是個活潑外向的孩子,喜愛探險并且研究周遭的一切事物。文森佐非常不信任比薩的教育機構,強烈地反對送他的長子到其中一所去接受教育。他希望兒子成為一個醫生,便把他送到夫倫勃羅薩的修道院的學校去學習。當時,歐洲的科學、教育都是神學的奴仆,很多學校都附設在修道院里。
在學校里,年輕的伽利略受到宗教感情的影響,決定把一生都貢獻給宗教,當一名修道士,這在十六世紀的歐洲是一種普遍的甚至時髦的選擇。當伽利略把這一決定告訴父親時,
對于父親的反對,伽利略很不解,還是準備一意孤行。哪知文森佐找了一個借口,對學校說伽利略有一只眼睛長期有問題,不能看書,需要治療。學校同意他把伽利略帶回了佛羅倫薩的家中。面對固執的兒子,文森佐耐心地說服開導他,終于使伽利略改變了當修道士的草率決定。在父親的安排下,他進了比薩大學,
在此期間,他結識了一些數學家。本性好奇的他,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為什么不沿著直線前進?”這類的問題。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游歷,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于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并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關于杠桿、浮體比重等理論,從此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
若不是當初伽利略父親的明智決定,恐怕伽利略會終生埋沒在修道院里,我們的科學史就會失去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古人云:“先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若父母不善做孩子的伯樂,那么,你的孩子即使是最優良的千里馬,
發現孩子的特點和長處還僅僅是開始,作為父母還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有的放矢的引導和教育。也許你的孩子喜歡在草地里捉蟲子,挖蚯蚓,你千萬別嫌他(她)太野,你若能陪孩子一起玩,給他(她)講些小知識,幫他(她)制作一些標本,也許你的孩子將來會成為生物學家;若你的孩子喜歡看書、畫畫、唱歌、下棋,你就應該尊重孩子的愛好,引導他(她)遨游知識的迷宮。古人云:“順天木以致其性”,因勢利導,為孩子成才創造有利條件,
https://www.201980.com/lzgushi/zhengjie/2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