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天,筆者和一眾朋友們在閑聊。當談到人類兩性的情感糾葛和變化的問題時,一個學歷史的朋友,突然饒有興致和深意地說了一句,“人類的情感變化,看似是個體行為,其實一細究,還真可以從一些歷史典故中,找到相似的原型和出處。以史為鑒,確實可以明人生的得失。”把歷史和兩性情感連到了一處,還真是新穎。
不過,筆者當時將信將疑,認為他語出隨意,缺乏依據,有故作驚人之舉,有嘩人眼目的噱頭嫌疑。恰好當時又想到平日里,常常會困擾到一些婚中人,引起社會不適反應的婚外情問題。
朋友笑著說,“這里對歷史有興趣的人不多,那就舉個大家都熟悉的典故吧。那就從三國時代,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袁紹,其手下的大謀士許攸,說起吧。說起許攸,大家一定有所熟悉。同時代的,曹操手下知名謀士荀彧曾直言評價過其人,說其貪而不智。從最終的結局來看,這個評價是完全正確的,此十分有預見性和前瞻性。”
朋友頓了一下,繼續道,“再看看當今時代,當今社會上出現的婚外情現象,又有哪一段不是貪而不智的表現形式呢?”眾人點頭。都說鑼鼓聽聲,弦外聽音。短短幾句,
最終,都是在自以為是和得意忘形之中,走向末路。
許攸毀了前功和前程,殞命于鄴城門外;婚外情毀了家庭和斷了歸路,情感崩塌于婚姻的圍城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原因出現呢?歷史還是真的值得學習和借鑒。婚姻向婚外情靠近的那個過程,也像極了謀士許攸的自我毀滅的過程。像在哪里呢?其實都是從情感之中的這一種默認和這兩種默許開始的。
許攸先是因貪受罰,然后心中不滿,從袁氏集團叛逃到敵對陣營曹氏集團那里。他從意識和行動中起了貪念開始,
一個婚中人,哪怕在內心深處還存在一絲絲固守自我的信念,還真沒有婚外情靠近的余地。哲學家尼采曾一針見血地說過,“靈魂也必須有自己特定的陰溝,以便自己的廢棄物能被排走。”婚外情之于人類的所有情感而言,如同那個“陰溝”里的產物。人看得見它,靠近得了它;而它本身是不會動。
所以一個婚中人真栽到那里,第一時間,不要怪別人,而是必須反思自己的所行與所為。你不默認婚外感情于己“有用”,且去享用,它可沒有越過婚姻牢固圍墻的力量,
如果反過來發生了倒流,要不就是自身出了問題,要不就是交接處的設計出了問題。婚外情這種為俗世和世人摒棄的情感,發生了“倒流”,同樣的道理,也一定是有上述的兩種情況發生過。放在婚外情發生時的當事人身上分析,肯定先經過他們的默認存在,再配上兩種默許態度,婚外情才能真正生成,且有了從婚外倒流進婚內的力量。
那么,是那兩種默許的態度呢?一,默許了自己的心,游離于婚姻之外;二,默許了伺機待發的婚外異性,
說白了,就是要行婚外情,或者正在行婚外情的人,通過兩性情感中的一種默認和兩種默許的方式,允許了婚外情的“觸須”延伸!可是這樣做,除了有短暫的兩性情感利益可占有,還有什么?看看行為與此類似的,上文提到的許攸有何結局吧?他在鄴城門外,為猛將許褚一刀斬殺。本是同姓之人,又是同事,無冤無仇,何故如此?
其實也是主公曹操默許之下,才有此結果。再回過頭看看,婚中人,如果不是你們放著默許的態度,婚外情能如此猖獗、或者說敢如此放肆地與名正言順的婚姻分庭對抗?不可能的。先怪自己的當初的默認和默許的錯誤態度吧,然后再好好反思許攸的死因吧。那和婚外情的末路之旅極為相似。
許攸因貪而默認自己的叛逃,因功而默許自己的狂妄,因情(占著和曹操是發小好友的關系)而默許自己任性妄為。結果,生命止步,一切付之東流。婚外情同樣因兩性情感的貪婪,默認自己對婚姻的叛逃開始;占著對在原有的婚姻有功,默許了自己的心,游離于婚姻之外;又占著對婚外異性的不正當感情,默許了伺機待發的婚外異性介入了自己的婚姻之中。
最終,行著婚外情的人哪,你們忘了,你的另一半一樣也能默許更為強大的公義和道義的力量為后盾。畢竟正義和公序良俗,并不在你們的一邊,也許,事到臨頭,也有一個法律上的“許褚”在婚姻墻外等著你。及時悔改,善待家庭和愛人,好自為之吧。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https://www.201980.com/zhupao80/wenti/29456.html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zhupao80/wenti/2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