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教員”指看到別人愚蠢的行為,自己不去重復那種蠢事。一旦事情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往往不由得失去理智,與人發生沖突或做出過激反應。這在每人的一生中都是屢見不鮮的。人為什么會做出喪失理智的行為呢?我想用下面的例子來說明理由。
一個酷暑的夏日,一名公司員工簽下了一份一度陷入談判僵局的大額合同。上司聽到匯報后表揚了他,并允諾:“如果你再加一把勁,取得更好的成績,就給你升級加薪。”這位員工得到表揚自然高興,在公司度過了快樂的一天。他準備在一家人團聚的晚飯桌上,
回到家后,當他洗完澡,神清氣爽地打開冰箱時,卻發現里邊竟然沒有啤酒。他見狀不由得怒火中燒,對妻子大吼道:“喂,怎么沒冰啤酒呀?
妻子放下電話后是要將啤酒放入冰箱的,但因忙于照顧孩子和準備晚飯,便將冰啤酒的事忘掉了。這時,妻子很誠懇地向丈夫講述了原因并表示:“對不起,我馬上就去買冰鎮啤酒。”他卻不聽妻子的解釋和道歉,大吼一聲:“算了吧,我去外邊喝。”摔門而去。
這種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他發脾氣的理由很簡單,熱切期盼著回家能爽爽地喝上一通冰鎮啤酒,
他這時如果不吼出來是無法找到內心平衡的。他想用情緒的爆發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借此讓自己暫時平靜下來恢復到平時的理智狀態。
他內心是希望妻子能夠優先滿足自己要求,格外尊重自己的。但妻子“一忙就忘掉了”的辯解,讓他意識到“希望被重視”的要求并沒有得到滿足。為了找回內心失去的平衡,他選擇了外出飲酒。
妻子此時會想:“稍等片刻就可以將冰鎮啤酒買回家,為什么非要花那么多錢到外面去喝呢?其實,恐怕丈夫本人此時也未必清楚為什么一定要外出。
事后冷靜地想一想就會發現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人為什么會在欲求不滿足和憤怒的時候作出這樣的舉動呢?簡單地講,我們人具有這樣的習性,當碰到這種情況時,本能的反應是沒有是非曲直的。
如果不怕引起人們誤解,我們可以這樣說:“當時這樣做最好。除此之外找不出更好的方法。”
但“最好的”這句話的含義明顯不同于上述的“發脾氣”和“采取不合情理的行為”。遇到與期盼結果不同的情況時,不應以怒吼和憤怒去應對。首先要正視它,冷靜地尋求不得已而求其次的解決辦法。這樣既可避免無益的對立,也有助于建立更加良好和健康的人際關系。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https://www.201980.com/lizhi/shenghuo/3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