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上最慣用的以逸待勞,是“復制成功模式”、“跟風”,跟著第一品牌走、跟著成功的經營模式走。“加盟”是為典型的例子,只要你付一筆加盟金,就可以開張一模一樣的店,從店面形象到產品供應、作業規范都很現成,不必從零開始,從頭做起。
仿冒、抄襲名牌產品之類的投機性“跟風”,本少利多,坐享其成,則是以逸待勞、好逸惡勞。演藝界的明星模仿秀,也有以逸待勞的味道,人家邁克·杰克遜、麥當娜,都是奮斗了一輩子才有今天的品牌知名度,你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勤練幾招,模仿得幾分神似,便行走江湖,儼然是人家的分身,
“待”,是為了造成競爭態勢的逆轉與對調:是讓我方先入為主,對手疲于奔命;是將我方的優勢,瞄準對手的劣勢。這也是勝負的逆轉,機會的對調。
原典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此即致敵之法也。兵書云:“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兵書論敵,此為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而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以樞應環也。如管仲寓軍令于內政,實而備之;孫臏于馬陵道伏擊龐涓;李牧守雁門,久而不戰,而實備之,戰而大破匈奴。
【詮釋】
如欲設局困敵,迫使敵人陷于動彈不得之境,并非只有正面對決一途:應該善待時機,剛強之敵會在時機中削弱;相對的,弱勢的一方能夠逢機轉強。這正是《易經·損卦》“損剛益柔有時”所揭示的原理。
《孫子兵法·虛實篇》說:先就戰斗位置者,擁有主動和充裕的優勢;后就戰斗位置者,被動、倉促、疲于奔命。因此善于用兵者,
兵法上所指的,是對戰形勢的掌控,其要旨并不是僅限于“擇地而戰”這種戰術層次,而在于以簡馭繁、靜觀其變,來應對局勢之變,用小規模的行動應對敵人的大動作;也就是讓自己站在最能主宰全局的戰略制高點上,就像車軸控制輪子一般。
春秋時代,齊國的相國管仲,寓軍事于內政,寓兵于民,這是“實而備之”的施政大戰略,做到有備無患,以逸待勞;孫臏在馬陵道伏擊龐涓,是守株待兔,以逸待勞;戰國時,趙國大將李牧戍守北方的雁門,備戰已久而不輕起戰端,他是在養精蓄銳,一旦奮起,便一戰而大破匈奴。可見以逸待勞的妙用。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https://www.201980.com/lzgushi/lishi/3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