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

原典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敵象已露,而另一勢力更張,將有所為,便應借此力以毀敵人。如:鄭桓公將襲鄶,先向鄶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盡書姓名,擇鄶之良田賂之,為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為設壇場郭門之外而埋之,釁之以雞豬,若盟狀。鄶君以為內難也,而盡殺其良臣。桓公襲鄶,遂取之。諸葛亮之和吳拒魏,及羽圍樊、襄,曹欲徙都,懿及蔣濟說曹曰:“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愿也。可遣人勸躡其后,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從之,羽遂見擒。

【詮釋】

競爭者(敵人)已經明確,與我方相同立場(或不相沖突對立)的友軍尚在徘徊觀望,就要引導友軍去與敵制衡,避免親自出手,消耗自己的實力。這是從《易經·損卦》推演出來的原理。

敵我競爭態勢已經顯露,此時若有另一股勢力正在壯大,并且將有所作為,便應借這股力量去摧毀敵人。

春秋時代,鄭桓公將攻擊鄶國,先開列一份名單,名單上全是鄶國的豪杰、良臣、智謀與忠勇之士,說是打下鄶國后,要將這些人封官賜田。為示承諾,特派人在城外設壇告祭,將這份名單埋入地下,又殺雞殺豬為牲禮,像訂盟般隆重。鄶國國君便以為名單上的這些人與外勾結,將有內亂,便盡殺這批良臣。鄭桓公因而攻滅鄶國。

諸葛亮聯合東吳抗拒曹魏,關羽兵圍襄陽、樊城,曹操欲遷都以避其鋒。司馬懿與蔣濟向曹操獻計說:“劉備、孫權表面親密,實則疏遠,孫權絕不愿見關羽得逞,可派人勸孫權攻擊關羽的后方,樊城之圍必解。”曹操從其計,關羽因此被孫權所擒。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zgushi/lishi/30431.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