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別人發火時,首先應自我反省。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人多擁擠的公交車上,乘客之間由于無意碰撞而引起爭吵,雙方鬧得臉紅脖子粗;學校里同學之間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小心碰掉了別人的鉛筆盒等)而出言不遜,大動肝火,怒氣沖沖。這些都是無原則的沖突,不必要的感情沖動,是無益之怒。生活中有文化、有修養的人,也常常是寬宏大量、風趣幽默的人。拓寬自己的心理容量,不要為區區小事而計較個人得失,要學會理解,學會容忍,多反省自己,少怪罪別人。
中學生正處在熱情高漲、激情澎湃的青少年時代,
怎么樣才能克服自己愛發脾氣的毛病呢?對憤怒情緒的調節應當采用理智調適法,沖動并不能解決問題。當你意識到自己怒火已經開始燃燒,最好的方法就是強迫自己不要講話,采取幽默的方法,有助于冷靜地思考。
如果有話非說不可,你可以“在開口之前,先把舌頭在嘴里轉十個圈。”這是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勸阻情緒容易激動的人采取的最好辦法,并三思:①發怒有無道理?②發怒后有何后果?③我正要發怒,有其他方式可以替代嗎?當你有意識地這樣做時,就可以將怒氣摧毀在萌芽階段,變得冷靜,情緒也會穩定下來,煩惱和憤怒也就隨之減弱了。
有時候你可能確實已經成功地避免了一些直接的沖突,但又總覺得窩火,仍然不能從煩惱困惑中解脫,那你就應該告誡自己:“想開些!”如果造成沖突的原因完全在對方,那你更無需生氣。一位哲人曾經說過:“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想想看,何苦呢?
愛發脾氣的人通常都是氣量狹小的人。俗話說:“大事不糊涂,小事裝馬虎。”不必過多地計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忍一忍又何妨?最多會吃點小虧,真正有博大胸懷的人絕不會為一點小事而犯顏動怒。做人應當有一定雅量,應“待人寬,責己嚴”,不要動輒責怪別人,發脾氣前應想想后果,發怒既傷害別人,也破壞自己的心情,三思而后行,也許你也就平靜了。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https://www.201980.com/gushi/new/3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