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冷卻
太陽的光和熱雖然孕育了地球生命,但也威脅著地球上的生命。來自太陽的高能粒子每時每刻都在轟擊地球,它們是生命的殺手,因為DNA耐不住它們的轟擊。幸好地球被一個稱作“磁氣圈”的“金鐘罩”保護著。磁氣圈使這些高能粒子中的絕大多數發生偏轉,繞道而行;少數沒偏轉的又被地球大氣阻擋。這樣,我們才能在地球上活下來。
地球的這個“金鐘罩”是怎么來的呢?這個問題其實到現在人們都還沒有完全搞清楚。目前人們普遍認為地磁場與地球的液態外核有關。
我們知道,地核分內外兩層。
地球與生俱來就有微弱的磁場——這是產生地磁場的“種子”。地磁場的產生離不開兩個條件:一個是地球的自轉,另一個是液態外核的存在。根據角動量守恒定律,地球的自轉是不會停止的。但液態核存在的時間是有限的,因為地球外核之所以能保持液態,靠的是固態內核中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而放射性元素總是衰變一點少一點的。等到地核冷卻,我們將失去磁氣圈,太陽風中的大量高能粒子會直接射向我們,
太陽會膨脹和死亡
這正是電影《流浪地球》中故事發生的背景。
太陽是一顆恒星,恒星靠著核聚變發光,但聚變的燃料總有用盡的時候,當那一刻到來時,太陽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
太陽已經靠著把氫聚變成氦燃燒了46億年,目前它正處于壯年期,此后它還將繼續這樣燃燒50多億年。不過往后的歲月里,它將越燒越旺。在50多億年后,輻射差不多是現在的兩倍。在如此劇烈的輻射照耀下,地表溫度將超過300℃,海洋和湖泊中的液態水早已汽化。地球生命只能躲到很深的地下才能茍延殘喘。
再往后,太陽將膨脹成一顆紅巨星,相繼吞并水星與金星,并有可能吞沒地球。
地球被推到對生命不利的軌道
“流浪行星”,即那些在形成過程中被踢出“太陽系”的行星。在銀河系中,流浪行星可能比恒星多得多,兩者數量之比可達100000∶1。它們中的一顆也可能會進入我們的太陽系中。一旦有這樣一位不速之客闖進,那整個太陽系的結構就不得不來一次大調整。等到整個系統穩定下來之后,地球還能否保留在原先適宜生命居住的軌道上,就很難說了。如果流浪行星足夠大,離地球足夠近,甚至可能把地球從太陽系中踢出去,或者讓地球與附近的行星(比如金星或水星)碰撞。
闖入太陽系的流浪行星也可能不僅僅打亂了地球的軌道,
一次新的碰撞同樣會使地球整個兒熔化。雖然撞擊后地球最終還是會重新冷卻下來,但那個時候它是否還適合生命生存就難說了。
除了流浪行星,來自太空的小行星也同樣具有相當大的破壞性。地球上曾經的霸主——恐龍,就是在它們轟擊地球后遭受滅頂之災的,雖然我們所屬的哺乳動物恰恰是那次撞擊事件的幸存者和意想不到的受益者。
地球可能被流浪的黑洞吃掉
“黑洞”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我們雖然對黑洞了解不多,
譬如說,一個質子般大小的黑洞撞上地球之后,它會像蟲子一樣在地球上鉆出一條細長的洞,然后揚長而去。因為它的引力還不足以把整個地球一吞而盡。但要是一個質量超過月球的黑洞,就有點麻煩了。既然光都逃不脫,那地球就更不用說了。如果地球太靠近黑洞,就算不被黑洞吞噬,黑洞強大的引力也會引發地球大規模的地震、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
地球生命可能會被伽馬射線暴毀滅
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非常壯觀的自然現象,它們大多是由大質量恒星死亡時坍塌而引發的。一陣短短幾分鐘甚至幾秒鐘的伽馬射線暴釋放出的能量,甚至比太陽一生中釋放的能量還多。這些高能的伽馬射線有可能摧毀地球的臭氧層,而且還可能直接觸發全球氣候變冷。
臭氧層被破壞之后,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就可以直達地面了,這對陸地上的生命是一個極大的威脅。事實上,距今4。4億年前的一次伽馬射線暴可能要為地球生命的首次大規模滅絕負責。不過,所幸伽馬射線暴的源頭離我們非常遙遠,我們不必太擔心地球生命會在一夜間被抹去。
宇宙可能在“大撕裂”中崩潰
這不僅是地球的末日,也是整個宇宙的終結。其原因是:一種被稱作“暗能量”的神秘力量在推動宇宙越來越快地膨脹,如果保持目前這個加速度,大約220億年后,宇宙中所有的物質,甚至連原子都要解體了,只剩下輻射橫行天下。到那個時候,宇宙混沌一片,我們和我們生活過的地球連個影子都找不著了。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qingchun/35371.html
宇宙可能在“大撕裂”中崩潰
這不僅是地球的末日,也是整個宇宙的終結。其原因是:一種被稱作“暗能量”的神秘力量在推動宇宙越來越快地膨脹,如果保持目前這個加速度,大約220億年后,宇宙中所有的物質,甚至連原子都要解體了,只剩下輻射橫行天下。到那個時候,宇宙混沌一片,我們和我們生活過的地球連個影子都找不著了。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qingchun/3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