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付諸行動,不怕碰釘子,而且有毅力堅持下去,天底下沒有做不到的事。
貝蒂·杜絲代女士一生行善,她的事跡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1975年4月,越戰打得正激烈時,她決心拯救400個當地的孤兒,以免他們流落街頭;先前她已收養了5個越南孤女,而她的前夫,派屈克·杜絲代曾有過一次婚姻紀錄,他與死去的妻子早已育有5名子女。
湯姆·杜利1954年曾在越南擔任美軍的海軍醫官,他幫助過不少難民逃離戰火。貝蒂表示:“湯姆·杜利是我心目中的偉人,他改變了我的一生。”由于受到杜利著作的影響,
貝蒂個性積極,有了困難就會想辦法解決。當她知道這400名孤兒即將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后,她立刻打電話給阮太太,表示她會趕去越南,收養全部孩子,把他們帶到美國來。這是項相當艱巨的目標,但貝蒂下定決心要救出這些孩子。她的這段事跡后來還被拍成電影《快樂地的孩子》,貝蒂一角由雪莉·瓊斯飾演。
她開始四處奔波,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籌集必要的經費,
某個星期天,她由喬治亞州的班寧堡出發,前往越南,經過兩天的行程,抵達了西貢。一踏上越南的土地后,她開始馬不停蹄地四處協調,希望能克服種種障礙,在周六早晨前將400名孤兒順利地送上飛機。但就在她抵達時,當時社會福利局的官員臨時通知她,他們只能核準10歲以下的孩童離境,而且這些孩子還必須有出生證明。然而這些戰時孤兒能保住小命就算很幸運了,哪有可能拿到什么出生證明呢?
貝蒂硬著頭皮,到當地醫院的小兒科部門,為夠資格的219名孩童爭取出生證明。
貝蒂接著得為孩子安排住處而傷腦筋。她打電話給班寧堡的軍方,請求支援,但遭到拒絕。她轉而向陸軍上將陳情,也碰了一鼻子灰。最后她只好求助于陸軍最高長官,無論她如何強調這件事有多急迫與重要,長官仍是不肯給予正面答復。然而貝蒂并不灰心,她為此事已付出如此多的心力,絕不能這樣半途放棄。她知道長官也是喬治亞州人,所以她打電話給長官的母親,懇請她助一臂之力。果然隔天晚上,長官親自來電向貝蒂表示,
雖然住宿的問題解決了,但更大的挑戰是如何將這些孩子帶離越南。貝蒂一抵達西貢時,便立刻請求美國駐當地的大使馬丁先生,協助她安排交通工具,好將孩子帶走。因為貝蒂原本打算包下一架泛美班機,但保險公司大幅提高保費,她實在無力負擔。馬丁大使表示,如果貝蒂能將孩子的離境手續辦妥,他將全力支持。最后當地zheng府官員終于簽署了文件,馬了大使決定安排兩架軍機,將這200多名孩子送離越南境內。
這些孤兒因為缺乏照顧,個個營養不良,面有病容,而且他們從未離開過孤兒院,對外界的一切都十分害怕惶恐。在等待離開的幾天內,貝蒂召集了美國士兵和義工來幫忙照顧這些孩子。
由于軍機只將孩童送到菲律賓,于是貝蒂必須承包另一架飛機。雖然她得負擔21000美元的費用,但為了這些孤兒,她這個腰包掏得心甘情愿。情勢若不是如此急迫,貝蒂其實有機會爭取到免費飛行。但她一刻都不愿拖延,決定盡快采取行動。
這些孩子在抵達美國一個月內都紛紛找到收養的人家,而某些殘障孩童也在賓州約克的盧森倫慈善安排下,尋得合適的寄養家庭。
貝蒂的這些善行再次地證明了一件事:只要肯付諸行動,
正如湯姆·杜利醫生說過的一句話:“不平凡之事都是成就于平凡人之手。”
(杰克·坎菲爾、馬克·漢森)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80hou/3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