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頁 搜索 分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養殖經驗:粗飼料加工調制技術

飼料的營養價值不僅決定于飼料本身,而且受喂前加工調制的影響。特別是粗飼料,經過加工調制,能改善原來的理化性質,增強適口性,消除飼料中有害有毒的物質,提高消化率。也是降低飼養成本,提高養畜經濟效益的好辦法。在此,80后勵志網小編就給養殖戶講一講粗飼料加工調制技術,僅供參考。

一、切短

“細草三分料”。切短是極重要而又最簡便的調制方法。各種秸稈和較粗老的干草,在飼喂前都應切短。粗飼料切短后便于家畜采食、咀嚼,減少浪費,而且易和其他飼料混合,以提高適口性,增加采食量。

其切短的程度視家畜種類而定。一般喂牛宜切成3至5厘米;喂馬騾驢切成1.5至2.5厘米;而喂豬以粉碎成1毫米左右為宜。

二、浸泡

即將殼或切短的秸稈經水淘過或灑水濕潤,拌入精料后喂草食家畜,在農村應用相當普遍。用殼或花生蔓、地瓜秧等粉碎喂豬時,

可采用熱水悶泡的辦法。經熱水處理后,使粗料質地變軟。一般用熱水悶泡后可產生香味,提高適口性。摻和時精料易于粘在草上可提高采食量。喂牛的粗飼料可用鹽水浸泡法,即用千分之二的食鹽水將秸稈分批放入,浸泡24小時,喂時拌糠麩或精料,效果很好。

三、堿化、氨化處理

堿化、氨化處理是一種簡便易行,效果良好,值得推廣的方法。堿化、氨化就是用堿溶液(也可用石灰水)和氨液處理秸稈。秸稈經過堿化和氨化后,將不易溶解的木質素改變為易于溶解的羥基木質素,因而使植物細胞間的鑲嵌物質與細胞壁的結合變得松散,容易為纖維素酶及各種消化液所滲透,因此提高了秸稈中有機物質的消化率。試驗證明:麥秸經過石灰液堿化后,

粗纖維消化率提高22.8%,家畜采食量提高20%至45%。但在堿化過程中,飼料中部分蛋白質被溶解,維生素也會遭到破壞。因此,只有粗纖維含量高、蛋白質及胡蘿卜素成分低的秸稈粗飼料,才能采用這種處理方法。其堿化、氨化處理方法有:

①石灰液處理法:100公斤切碎的秸稈粗飼料用3公斤生石灰或4公斤熟石灰,加水200至250升。80后勵志網小編提示,為增進口味,可在石灰液中加入0.5至1公斤食鹽,處理后放置在水泥地面上或木板上,晾24至36小時即可飼喂家畜。(關注80后勵志網www.nw868.com了解更多種植技術和養殖技術)

②氨化處理法:秸稈氮化處理,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氨液處理秸稈。每次100公斤秸稈加12升25%的氨液,密閉5至7天(寒冷季節延長到10至15天),飼喂前通氣一天,然后再飼喂。試驗證明,氨化處理的麥秸等秸稈于物質消化率由59%提高到64%,其總營養價值也有所提高,對犢牛增重和母牛產奶有良好效果。加喂些精飼料用其育肥肉牛效果也很顯著。

四、發酵

發酵法是飼料的一種生物學調制方法。

發酵飼料就是把家畜難以利用的粗飼料,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使其改變理化性狀,提高營養價值和適口性,變成一種家畜比較容易利用的具有酸、甜、軟、熟、香的飼料。粗飼料的生物學調制方法,目前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用真菌中的綠色木霉產生的纖維素酶來酶解粗飼料。二是利用反芻家畜瘤胃內容物中的微生物群,在體外用人工條件培養,用以發酵粗飼料。此外,發酵方法還有粗飼料的自然發酵法,即加適當水分后堆積,讓粗料自身附著的微生物發酵生熱,加入各種糖化霉菌(如黑曲菌、根霉菌等),使伺料中淀粉類物質轉化為糖,提高適口性,增加家畜采食量。

以上內容由80后勵志網收集整理,僅作為《養殖經驗:粗飼料加工調制技術》的參考資料;如果您有更好的農村實用技術,

歡迎給80后勵志網的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等欄目投稿。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chuangye/yangzhi/36972.html
推薦給朋友吧!
搜索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