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梵凈山,沿著棧道往里走,走向了秋天的深處。
風輕一陣重一陣,云霧隨著風變化,這一處重了,另一處就輕了。另一處輕了,這一處就重了。木板鋪成的棧道,被切成東一截西一截,像零亂的思緒,時斷時連。
越往上走風越大,風變成奇奇怪怪的形狀,把云霧嚇跑了,跑得影子也沒有了,山開始現出原形。
棧道左邊是土墈,漫不經心地長些水竹、苔蘚、雜草,右邊豎著齊腰高的木柵欄,云霧剛剛撤退,手摸上去,還能感覺到它們留下的濕潤。木比鐵好,是一種有溫度的物質。土墈和木柵欄外都是樹,高的、矮的,大的、小的,
我在山里長大,對樹木的熟悉就像熟悉我的掌紋,活著的樹、死了的樹、不死不活的樹都見過,常見的樹幾乎都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在這里,我覺得我原有的經驗是那么可憐,有很多的樹居然從未見過。我細細看那些樹上懸掛的牌子,栲樹、青岡、珙桐、黃楊、響葉楊、樺木、楓香、楓楊,面對一個個陌生的名字,就像完成了一次穿越,來到了樹木的大觀園。這個秋天的上午,梵凈山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植物課。
我一路慢慢看過去,這些樹不管大小,也不管彎直,不管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干上都裹滿了青苔。在我的經驗里,
天和地始終在變化。我想起兩個詞語,一個是白云蒼狗,是說天空的變化的,一個是滄海桑田,是說地上的變化的。這種顛覆式的變化一直在上演,但沒有人完整地見證過,相對于這個隱逸于萬象之后的漫長而宏大的過程,
古老的樹,還將繼續古老,仿佛一個個神,神從未年輕過,剛誕生就這樣古老。他們總是那副樣子,樂呵呵的,用淡定的目光,打量著天空、大地、風雨、霜雪,身邊一眾生靈。那樣的話真好,滿山滿嶺都站著慈祥的神。路過的人望一眼,或者對著他們微微一笑,便有了佛性。一座山的佛性,并非完全來自于某一座古剎,早晚的鼓聲和鐘聲,以及誦經的聲音,
即便它們并未成神,也沒有關系,樹本身就是人心中的神。人的心那么大,總有一塊地方是留給神住的,也就是說,每一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神,神是人精神的依賴。人和神的關系就像人和樹的關系一樣,是一種說不清的關系。無論你身在哪里,你都會覺得需要一棵樹,很久沒有看到一棵樹,你會覺得心空了,日子過得茫然了,你會想念它、牽掛它,而你,又說不清為什么需要,也說不清為什么想念。
陽光稀薄如水,落在我身上,仿佛充滿了仁慈。我一路慢慢走著,我覺得我不是走向秋天,是走向靈魂的深處。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qingchun/3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