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非常非常清楚,那一天早上,在印度的新德里,旭日透過了薄薄的窗簾,在旅舍的桌面上鋪陳出一片金黃的溫柔。桌上擱著一張大大圓圓好像鑼鼓一樣的印度煎餅,我一邊慢慢地以手撕食,一邊閑閑地翻閱新德里當天的報紙。正當我雙眸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地瀏覽著大大小小的標題時,一則不算矚目但感覺上驚心動魄的新聞忽然緊緊地攫住了我的目光。
新聞的內容是:有一名印度人,受不了極端貧窮的折磨,躺在火車軌道旁邊,將一條手臂僵直地擱在軌道上,讓呼嘯而來的火車硬生生地將他的手臂碾斷,
讀畢,冷汗涔涔而下。
為了飽腹而進行殘酷至極的自我戕害,世間還有比這更為悲慘的事嗎?這樣一種“茍且圖存”的方式,是多么的無奈、多么的不堪啊!最近,我看到新加坡接二連三地有人跳地鐵軌道自殺,唏噓慨嘆之余,不禁回想起多年前在印度旅行時讀及的那則新聞,兩相比較之下,驀然發現:在軌道上自斷手臂者,不管有多少值得非議的地方,我們還是不得不同意,他那種“好死不如賴活”的心態,的確顯示了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堅強”。
自殺者往往有一千零一個結束生命的“好”理由,而每一個自殺者都堅信自己已經走上了“不得不死”的絕路,就在這種自以為“轉圜無路”的盲點上,
過去,在一所中學教書時,我曾經碰上兩宗學生自殺的慘事。年輕的生命無聲隕滅固然叫人扼腕嘆息,然而,更令人心碎的,是學生父母整顆心被撕裂而鮮血直淌的痛苦。看到一點一點含辛茹苦地拉扯大的孩子在轉瞬間灰飛煙滅,那種錐心蝕骨的痛,是終身難釋的。我曾經幾次到日本去旅行,坐長途火車,常常得經過很長很窄的地底隧道。有些隧道,一丁點兒亮光也沒有,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rsganwu/3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