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味道
不知從何處說起,也迷茫于從何體會,生活的味道,無處可尋,盡管心境還算澄澈,態度不算苛刻,尚能簡單茍且,非憤青不追逐,非成功而不學?!在嘆號和問號之間,平衡的軌跡,是該先嘆號還是問號,越來越難找到答案,也越來越模糊,歇斯底里無界限的準繩,誰又看的明白——隨遇而安,更是南柯一夢。
有時候入世俗越深,對身邊的人和事,就越來越敏感,也越來越感嘆這個社會,感慨說不清道不明的生活,流傳蜚語,也時不我待,無論從網絡還是交際,人的距離彼此感覺越拉越近,心的距離卻像隔岸觀火,
越多的是網絡吵嘴,越多的是功名自身,越多的是爾虞我詐,越多的是無知愚昧、批判乏味,越多是利益熏心、遺忘責任,而那些人性最本真的味道興許早已匿跡無影。可主宰生活味道的秘方,在于是否能捕捉靈魂死角,釋放這個社會賦予的使命,健全最真實自我,轉換道德是非,客觀判斷好壞,主觀不唯心,探索生活的真滋味,再過一些光陰,也許那些味道,本身就是答案。
還記得出生那年,是庚午的味道,嗷嗷待哺;蹣跚學步時,是親情的味道,被呵護成長;小學以后,那是調皮的味道,東奔西竄;漸入中學,更多是成績的味道,苦澀難咽;上了大學,難免是心酸的味道,不知歸途;邁入社會,也許是生活的味道,漸行漸懂。在我身上,
那味道如昨日黎明下的曇花一現,本應刻骨銘心,權當作生命賜給成長特有的滋味,可有時總抱怨生命的寬度不能容忍些許偏差或者不如意,總抱怨這些不如意是上輩對下輩不公平的恩賜,我也似乎忘記了身為子女本該挑起大梁奮斗如初,本該孝悌忠信禮義廉,可有時就是一股腦抽沒神經似的迷失了那些本有的味道,忘卻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應有作風,也許大部分人會有同樣的共鳴,也許小部分人試圖用各種方式改變過,也許只有極少數人才有機會戰勝這些習慣性的思維,因為唯唯諾諾、不思進取的味道早已深入他們骨子里的生活,再難以被機械的改變或去除。
生活在偌大的城市里,每天的日夜交替,
有時根本分不清白晝黑夜,分不清活著的味道是否是自己極力追求的味道,在城里呆久了,也熟悉久了,最初的夢想化作了一座空城;一個人的步履闌珊,也變成了一座心城;一群人的達旦吆喝,卻成就了這座只是鋼筋圍起來的孤城,也許這譜寫的是一筆絕唱,燈火闌珊處,更是無情自有情。而生活的味道,不在于一個人,還是一群人,最純真的是,活出自有的那份自信與榜樣。
有時候,城市的味道,除了偶爾獨享生計謀生的無力感外,就只能孤芳自賞霓虹燈閃過的每一寸孤單。有時候,城市越大,心就越寂寥,越寂寥,虛無縹緲,若有若無的味道,就越被放大,也就越容易滲透在肌膚的深處,直至到達身子骨里的落寞。
回旋處,看不停歇的車輛,略盡熟悉的影像,聽過的街巷帶著復古的韻感,斯情斯景卻挽留不住那過往的十字街口,穿梭在徘徊和你來我往之間,早已忘記了天空的顏色,而空氣中散發的可怕的味道,卻被每個細胞呼吸著,然后無休止的膨脹著。對大部分尚且還有良知的人來說,管不著這個時代的腳步,更無法解脫這個社會的紛擾,有時候自我的不可理喻,也許是世俗的不可避免,更沒選擇去談有味道的存在,言不由衷的宿命,成了必須承受的改變,最后被迫接受的可能就會改變一代人的信仰和追求。
有時候生活,作踐的是自己,體味太淺,感受太粗,來不及細膩,顧不上回眸,總覺得生活如坐針氈,總習慣大神經似的瀟瀟灑灑,
又總抱怨乏味單調的機械工作,忘了左右命運的那根繩索,早在疏忽間勒在了懸崖邊上,不及時悔悟,不反省當初,苦丑冷辣的味道,辛酸百態的不羈,披著無所謂的外衣,從來倔強的懶散,更談不上責任和信仰,走不出牢籠束縛,依然放蕩無畏,漸行漸遠的年輕,一身褶皺的皮囊,不知遠去他鄉……
此刻的年輕,越覺得解救的秘方在遠方,在遙遠的將來,看著淡藍色的天空,云,把城壓的很低,跟心情比起了潮落;此刻的寂靜,多想要一個擁抱,像個溫柔嬌氣的月兒,抱住城市無法安逸的顫抖,擁入云朵倍感洗去纖塵的懷里,去感受那些味道,時而溫暖,時而惆悵。
2014。11。23
本文由80后勵志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鏈接地址:
https://www.201980.com/lizhi/shenghuo/3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