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很多人都會這樣說,但是這個時代確實給予了年輕人超強的壓力。在強壓面前,也衍生了很多讓人捧腹大笑的“梗。”
最近“小丑竟然是我自己”這句話在網絡上迅速爆火。讀時給人一種自黑自娛的感覺,但是細細想來,也是很多無奈年輕人的一種自我嘲諷。
當人們在承受現實的打擊下,無力進行反抗,這時“小丑”就會跳出來,給他們帶上愛笑的面具,像是一層保護膜,保護自己脆弱的心。
如果你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打工人,每個月為了幾千塊錢,而不得不彎挺拔的身軀在老板面前唯命是從,在甲方爸爸面前唯唯諾諾。
那么此刻的你,無疑就是一名跳梁小丑。雖然工作很努力,但是每個月到手的薪水也才僅僅夠養家的生活費,可能時不時還需要父母接濟。
每天有著同樣的思考:為什么我這么努力工作,卻還是沒能實現財富自由?在生活面前,
一、“小丑竟是我自己”反映了當代年輕人怎樣的一種心態?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可以說活得異常清醒,仿佛從很小的時候就能夠接受:這個世界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
你堅持地喜歡一個人,無條件不計回報的付出,到后來也不一定能抱得美人歸,反倒是會被人說成舔狗、備胎。
有時候會感覺,是不是這個世界病了?為什么深情地喜歡一個人最后會以一句“你是好人”結束?為什么自己這么拼死拼活的上班工作應酬,卻還是被生活欺凌的沒有還手之力?
想想這些年,不由地發出一聲諷刺:小丑原來是我自己。
而經歷過這些,也活得越來越清楚了,意識到很多事情本就有它自己的原則,無味的堅持沒有絲毫的意義。朝著一個不可能的結果全力以赴,到最后的結果,也對自己的努力顯得那么諷刺。而自己除了面對以外,別無他法。
而這個小丑文化,看似對年輕人這種“喪文化”沒有任何關系,卻又神似契合。像是對這種“喪文化”一種無奈的解釋。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的意義來源于自己其實對這個世界只是一個毫無價值、十分渺小的角色,而目的是為了削弱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傳播“喪”文化,
二、現代人普遍的焦慮觀和“喪”文化不止是因為這個社會,也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
很多人都會問:為什么這些年輕人會這么“喪”?這明明是最好的時代,這個世界十分便利,有電有車,
每次聽到這些,我都十分懷疑現在的教育,好似沒有告訴孩子應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應該抱有什么態度.....
是否是一開始把孩子養得太高了,沒有告訴她(他),對于這個世界而言你只是一個普通人。會和其他人一樣學習、成長,然后找工作成家立業、養老退休。
如果父母提前就給孩子灌輸這些,恐怕他們現在也不會成為一個急于功利的人,不愿意面對自己的挫折,無法正視自己的失敗。
固執地要與現實爭個高低,與生活爭個輸贏,毫無畏懼的想世界要答案。但經歷了社會一次又一次地“毒打”之后,也喪失了那股不怕輸的勁頭,無奈的只能說一句“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這其實不是一個消極的觀點,恰恰相反,這是在生活中與自己握手言和最重要的一步。努力過了,沒有結果,也沒有答案。這一段旅程其實就可以放下了。和自己說一句“辛苦了”。
接受自己的平庸,沒必要成為一個多么偉大多么努力的人。有點自己的小愛好,有一份熱愛的工作,一個家庭。如此,足以!
會和其他人一樣學習、成長,然后找工作成家立業、養老退休。如果父母提前就給孩子灌輸這些,恐怕他們現在也不會成為一個急于功利的人,不愿意面對自己的挫折,無法正視自己的失敗。
固執地要與現實爭個高低,與生活爭個輸贏,毫無畏懼的想世界要答案。但經歷了社會一次又一次地“毒打”之后,也喪失了那股不怕輸的勁頭,無奈的只能說一句“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這其實不是一個消極的觀點,恰恰相反,這是在生活中與自己握手言和最重要的一步。努力過了,沒有結果,也沒有答案。這一段旅程其實就可以放下了。和自己說一句“辛苦了”。
接受自己的平庸,沒必要成為一個多么偉大多么努力的人。有點自己的小愛好,有一份熱愛的工作,一個家庭。如此,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