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平時對孩子嚴格要求的父母,一旦角色換成爺爺奶奶,畫風立刻就變了——零食隨便吃、規矩不用守、犯了錯還有人護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隔代親,一種神奇又溫暖的家庭關系。
我鄰居家的小朋友每次從奶奶家回來,小書包里總是塞滿各種零食,臉上還帶著得意的笑容。而孩子的媽媽只能無奈地搖頭:"去一趟奶奶家,我立的規矩全白費了。"這種情況是不是很熟悉?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讓父母"頭疼"卻又充滿溫情的隔代親現象。
很多爺爺奶奶年輕時因為工作忙,沒能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現在退休了,就把這份愛加倍補償在孫子孫女身上。
(2)時間更充裕比起還要上班的父母,爺爺奶奶有更多時間陪孩子玩耍、講故事、做手工,自然感情更親密。
(3)育兒壓力小爺爺奶奶不需要承擔主要教育責任,
老一輩常覺得"隔輩親是天經地義",有些地方甚至有"孫子是家中的小皇帝"這樣的說法。
2. "隔代親"帶來的三大好處(1)給孩子雙倍的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能感受到父母的嚴格管教,又能體驗爺爺奶奶的無條件寵愛,情感發展更全面。
(2)傳承家族文化爺爺奶奶會教孫子孫女唱老歌、講家族故事、做傳統美食,這些都是寶貴的文化傳承。
(3)緩解父母壓力有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年輕父母能獲得喘息空間,對改善家庭關系很有幫助。
父母可以和爺爺奶奶商量好:
哪些事情可以寵(比如偶爾多吃塊糖)
哪些底線要守住(比如安全問題)
教育觀念不一致時怎么處理
(2)設立"特別寵愛時間"比如每周六是"爺爺奶奶日",這天可以稍微放松規矩,大家都開心。
(3)善用"白臉黑臉"策略父母負責立規矩,爺爺奶奶負責給溫暖,其實是不錯的分工。
(4)創造共同回憶鼓勵爺爺奶奶和孩子一起:
種植小花小草
做傳統手工藝
整理老照片
這些活動既有意義又不會太放縱。
無節制地投喂零食,可能導致孩子:
肥胖
蛀牙
挑食
可以準備些相對健康的零食替代。
比如父母在教孩子認錯,
如果孩子只在爺爺奶奶面前才聽話,回到父母身邊就任性,就需要調整相處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