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幸福之路》讀後感:如何找回生活熱情?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又譯《幸福的贏得》,是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所寫的一本關於生活哲理的小書。
《幸福之路》讀後感:如何找回生活熱情?要有內在的火,才能不熄滅
1、失去生活熱情的人如此之多,你也許也是一個。其實,這一點幾百年來從未改變。叔本華談過這個話題,羅素也描述過一個失去生活熱情的時代。你會發現,
動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夠的食物,便快樂了。我們覺得人類也該如此,但在近代社會裡並不然,至少以大多數的情形而論。倘使你自己是不快樂的,那你大概會承認你並非一個例外的人。倘使你是快樂的,
雖然不快樂的種類互異,但你總到處和它碰面。假定你在紐約,那是大都市中現代化到最標準的一個?。假定你在辦公時間站在一條熱鬧的街上,或在週末站在大路上,再不然在一個夜舞會中,你將發見每組不同的群眾有著不同的煩惱。
再不然,你去端相一下快樂的夜會裡的群眾。大家來時都打定了主意要尋歡作樂,仿佛咬緊牙齒,決意不要在牙醫生那裡大驚小怪一般。
2、但你真的想過重拾生活熱情嗎?當你向他人表述你的沮喪、焦慮和失望之際,你真的沒有陷入其中不可自拔嗎?仍然是羅素的《幸福之路》,他提出的擔憂同樣是我感受到的擔憂:
不快樂的心理原因,顯然是很多的,而且種類不一。但全都有些共同點。典型的不快樂者,是少年時給剝奪了某些正常的滿足的人,以致後來把這一種滿足看得比一切其餘的滿足更重要,從而使他的人生往著單一的方向走去,並且過於重視這一種滿足的實現,認為和一切與之有關的活動相反。
然而這現象還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在今日極為常見。一個人所受的挫折可能嚴重到極點,以致他不再尋求滿足,而只圖排遣和遺忘。於是他變成了一個享樂狂。換言之,他設法減少自己的活力來使得生活容易挨受。例如,醉酒是暫時的自殺,它給你的快樂是消極的,是不快樂底短時間的休止。自溺狂者和自大狂者相信快樂是可能的,雖然他們所用的尋快樂的方法或許錯誤;但那尋找麻醉的人,不管是何種形式的麻醉,除掉希望遺忘之外,確已放棄了一切的希望。在這情形中,首先該說服他幸福是值得願望的。憂鬱的人象失眠的人一樣,常常以此自豪。也許他們的驕傲好似失掉了尾巴的狐狸底那種,如果如此,那末救治之道是讓他們明白怎樣可以長出一條新的尾巴。
現在,象世界史上許多別的時代一樣,有一種極流行的習尚,認為我們之中的智慧之士都看破了前代的一切熱誠,覺得世界上再沒什麼東西值得為之而生活。抱著這等見解的人真是抑鬱不歡的,但他們還以此自豪,把它歸咎於宇宙的本質,並認為唯有不歡才是一個明達之士的合理的態度。他們對於“不歡”的驕傲,使一般單純的人懷疑他們“不歡”底真誠性,甚至認為以苦惱為樂的人實在並不苦惱。這看法未免太簡單了,無疑的,那些苦惱的人在苦惱當中有些“高人一等”和“明察過人”的快感,可以稍稍補償他們的損失,但我們不能說他們就是為了這快感而放棄較為單純的享受的。我個人也不以為在抑鬱不歡中間真有什麼較高的道理。智慧之士可能在環境容許的範圍內儘量快樂,倘他發覺對宇宙的冥想使他有超過某程度的痛苦時,他會把冥想移轉到別處去。這便是我在本章內所欲證明的一點。我願讀者相信,不論你用何種論據,理性決不會阻遏快樂;不但如此,我且深信凡是真誠地把自己的哀傷歸咎於自己的宇宙觀的人,都犯了倒果為因的毛病:實際是他們為了自己尚未明白的某些緣故而不快樂,而這不快樂誘使他們把世間某些令人不快的特點認作罪魁禍首。
3、與羅素不同,叔本華對人類缺乏生活熱情的解釋是灰色的。他認為痛苦是人類生存的本質,人們在認清自我的前提下才可以安心面對生命的真相。下面零星的引言是從《悲觀論集》中挑選出來的。
“痛苦不是從外面湧進來的,卻是我們每個人心裡兜著痛苦的不竭源泉。”
“在這個世界中,唯有痛苦才是唯一真實的東西,而幸福不過是痛苦暫時的缺乏,不過是欲望與無聊較為快速的交替。”
“除以受苦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沒有什麼目的可言。我們觀察世界,見事事處處,都充滿痛苦,都原於生活本身之需要,且不可分離,真可謂毫無意義可言,不合於道理。個別的不幸,固然似為不期而遇的事物,但作為通常的不幸,則事出一轍,可見是必然的。 ”
“即通常所見,快樂常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快樂,而痛苦則遠遠超過我們所預計的痛苦。 ”
“每當黃昏之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生命又縮短了一日。如果不是我們在生命的最深遠處悄然意識到永恆不朽的青春,從而經常希望在青春之中覓取再生的希望,那麼當我們看到我們短暫的時間如何迅速旋即已去,甚或會使我們到發狂的地步。”
他關於愛情的論調也充滿悲觀: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的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覺得寒冷。人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過活。”
4、說到悲觀,《紅樓夢》裡有兩段詩,在審美上完全吻合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論調。它們都指出人生無常,快樂易逝。一首是著名的《好了歌注解》,一首就是這首《聰明累》。
聰明累
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
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
昏慘慘似燈將盡。呀!
一場歡喜忽悲辛,
歎人世,終難定。
終難定。
5、最後說回羅素的《幸福之路》。他積極而熱忱地希望告訴人們如何撿回生活熱情。因為他相信更多人仍然希望熱情地生活,只是感到無力。他這樣期望:
我相信,倘有一條幸福之路擺在眼前,很少人會胸有成竹地去選擇不快樂。我承認,這等人也有,但他們的數目無足重輕。因此我將假定讀者是甯取快樂而舍不快樂的。能否幫助他們實現這願望,我不知道,但嘗試一下總是無害的。
下面摘取的是他的一些建議。但我覺得通讀這本傅雷翻譯的書是極為有益的。
固然,生命太短促,不能對事事都感興趣,但感到興趣的事情總是多多益善,以便填補我們的日子。我們全都有內省病的傾向,僅管世界上萬千色相羅列眼底,總是掉首不顧而注視著內心的空虛。但切勿以為在內省病者的憂鬱裡面有何偉大之處。
興致的形式,多至不可勝計。我們記得,福爾摩斯在路上拾得一頂帽子。審視了一會之後,他推定這帽子的主人是因酗酒而墮落的,並且失掉了妻子的愛情。對偶然的事故感到如此強烈的興味的人,決不會覺得人生煩悶。試想在鄉村走道上所能見到的各種景色罷。一個人能對禽鳥發生興味,另一個可能對草木發生興味,再有人關心地質,還有人注意農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這些東西裡面隨便那樣都是有味的,只要它使你感到興味,而且因為其餘的東西都顯得不分軒輊了,所以一個對其中之一感到興味的人要比不感到興味的人更適應世界。
再有,各種不同的人對待同族同類的態度又是怎樣的歧異。一個人,在長途的火車旅行中完全不會注意同路的旅客,而另一個卻把他們歸納起來,分析他們的個性,巧妙地猜測他們的境況,甚至會把其中某幾個人的最秘密的故事探聽出來。人們對旁人的感覺各各不同,正如對旁人的猜測各各不同一樣。有的人覺得幾乎個個人可厭,有的人卻對遇到的人很快很容易地養成友好之感,除非有何確切的理由使他們不如是感覺。再拿象旅行這樣的事來說:有些人可能遊歷許多國家,老是住在最好的旅館裡,用著和在家完全相同的飯餐,遇到和本地所能遇到的相同的有閑的富人,談著和在家裡飯桌上相同的題目。當他們回家時,因為化了大錢的旅行終於無聊地挨受完結,而感到如釋重負一般的快慰。另外一些人,卻無論走到那裡都看到特別的事物,結識當地的典型人物,觀察著一切有關歷史或社會的有味的事,吃著當地的飯食,學習當地的習慣和語言,滿載著愉快的思想回家過冬。
……
缺少興致底主要原因之一,是一個人覺得不獲情愛,反之,被愛的感覺比任何旁的東西都更能促進興致。一個人的覺得不被愛,可有許多不同的理由。他或者自認為那麼可憎,以致沒有人能愛他;他或者在幼年時受到的情愛較旁的兒童為少;或者他竟是無人愛好的傢伙。但在這後面的情形中,原因大概在於因早年的不幸而缺少自信。覺得自己不獲情愛的人,結果可能採取各種不同的態度。他可能用拚死的努力去贏取情愛,或許用非常熱愛的舉動做手段。然而在這一點上他難免失敗,因為他的慈愛底動機很易被受惠的人覺察,而人類的天性是對最不要求情愛的人才最樂意給予情愛。所以,一個竭力用仁慈的行為去博取情愛的人,往往因人類的無情義而感到幻滅。他從未想到,他企圖獲得的溫情比他當作代價一般支付出去的物質的恩惠,價值要貴重得多,然而他的行為的出發點就是這以少博多的念頭。另外一種人覺得不被愛之後可能對社會報復,或是用煽動戰爭與革命的方法,或是用一支尖刻的筆,象斯威夫特那樣。這是對於禍害的一種壯烈的反動,需要剛強的性格方能使一個人和社會處於敵對地位。很少人能達到這樣的高峰;最大多數的男女感到不被愛時,都沉溺在膽怯的絕望之中,難得遇有嫉妒和捉弄的機會便算快慰了。普通這樣的人的生活,總是極端以自己為中心,而不獲情愛又使他們覺得不安全,為逃避這不安全感起計,他們本能地聽任習慣來完全控制他們的生活。那般自願作刻板生活底奴隸的人,大抵是由於害怕冷酷的外界,以為永遠走著老路便可不致墮入冷酷的外界中去。
凡是存著安全感對付人生的人,總比存著不安全感的人幸福得多,至少在安全感不曾使他遭遇大禍的限度之內。且在大多數的情形中,安全意識本身就能助人避免旁人必不可免的危險。倘你走在下臨深淵的狹板之上,你害怕時比你不害怕時更容易失足。同樣的道理可應用于人生。當然,心無畏懼的人可能遇著橫禍,但他很可能渡過重重的難關而不受傷害,至於一個膽怯的人卻早已滿懷愴恫了。這一種有益的自信方式的確多至不可勝數。有的人不畏登山,有的人不畏渡海,有的人不畏航空。但對於人生一般的自信,比任何旁的東西都更有賴於獲得一個人必不可少的那種適當的情愛。我在本章內所欲討論的,便是把這種心理習慣當作促成興致的原動力看待。
產生安全感覺的,是“受到的”而非“給與的”情愛,雖在大多數的情形中是源於相互的情愛。嚴格說來,能有這作用的,情愛之外還有欽佩。凡在職業上需要公眾欽佩的人,例如演員,宣道師,演說家,政治家等等,往往越來越依靠群眾的彩聲。當他們受到應得的群眾擁護的酬報時,生活是充滿著興致的,否則他們便滿肚皮的不如意而變得落落寡合。多數人的廣大的善意之於他們,正如少數人的更集中的情愛之於另一般人。受父母疼愛的兒童,是把父母的情愛當做自然律一般接受的。他不大想到這情愛,雖然它於他的幸福是那末重要。他想著世界,想著所能遭逢的奇遇,想著成人之後所能遭逢的更美妙的奇遇。但在所有這些對外的關切後面,依舊存著一種感覺,覺得在禍害之前有父母的溫情保護著他。為了什麼理由而不得父母歡心的兒童,很易變成膽怯而缺乏冒險性,充滿著畏懼和自憐的心理,再也不能用快樂的探險的心情去對付世界。這樣的兒童可能在極低的年齡上便對著生、死、和人類命運等等的問題沉思遐想。他變成一個內省的人,先是不勝悲抑,終於在哲學或神學的什麼學說裡面去尋求非現實的安慰。世界是一個混亂無秩序的場合,愉快事和不愉快事顛顛倒倒的堆在一塊。要想在這中間理出一個分明的系統或範型來,骨子裡是由恐懼所致,事實上是由於害怕稠人廣眾的場合,或畏懼一無所有的空間。一個學生在書齋的四壁之間是覺得安全的。假如他能相信宇宙是同樣的狹小,那末他偶然上街時也能感到幾乎同樣的安全。這樣的人倘曾獲得較多的情愛,對現實世界的畏懼就可能減少,且也毋鬚髮明一個理想世界放在信念裡了。
顯然是很多的,而且種類不一。但全都有些共同點。典型的不快樂者,是少年時給剝奪了某些正常的滿足的人,以致後來把這一種滿足看得比一切其餘的滿足更重要,從而使他的人生往著單一的方向走去,並且過於重視這一種滿足的實現,認為和一切與之有關的活動相反。
然而這現象還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在今日極為常見。一個人所受的挫折可能嚴重到極點,以致他不再尋求滿足,而只圖排遣和遺忘。於是他變成了一個享樂狂。換言之,他設法減少自己的活力來使得生活容易挨受。例如,醉酒是暫時的自殺,它給你的快樂是消極的,是不快樂底短時間的休止。自溺狂者和自大狂者相信快樂是可能的,雖然他們所用的尋快樂的方法或許錯誤;但那尋找麻醉的人,不管是何種形式的麻醉,除掉希望遺忘之外,確已放棄了一切的希望。在這情形中,首先該說服他幸福是值得願望的。憂鬱的人象失眠的人一樣,常常以此自豪。也許他們的驕傲好似失掉了尾巴的狐狸底那種,如果如此,那末救治之道是讓他們明白怎樣可以長出一條新的尾巴。
現在,象世界史上許多別的時代一樣,有一種極流行的習尚,認為我們之中的智慧之士都看破了前代的一切熱誠,覺得世界上再沒什麼東西值得為之而生活。抱著這等見解的人真是抑鬱不歡的,但他們還以此自豪,把它歸咎於宇宙的本質,並認為唯有不歡才是一個明達之士的合理的態度。他們對於“不歡”的驕傲,使一般單純的人懷疑他們“不歡”底真誠性,甚至認為以苦惱為樂的人實在並不苦惱。這看法未免太簡單了,無疑的,那些苦惱的人在苦惱當中有些“高人一等”和“明察過人”的快感,可以稍稍補償他們的損失,但我們不能說他們就是為了這快感而放棄較為單純的享受的。我個人也不以為在抑鬱不歡中間真有什麼較高的道理。智慧之士可能在環境容許的範圍內儘量快樂,倘他發覺對宇宙的冥想使他有超過某程度的痛苦時,他會把冥想移轉到別處去。這便是我在本章內所欲證明的一點。我願讀者相信,不論你用何種論據,理性決不會阻遏快樂;不但如此,我且深信凡是真誠地把自己的哀傷歸咎於自己的宇宙觀的人,都犯了倒果為因的毛病:實際是他們為了自己尚未明白的某些緣故而不快樂,而這不快樂誘使他們把世間某些令人不快的特點認作罪魁禍首。
3、與羅素不同,叔本華對人類缺乏生活熱情的解釋是灰色的。他認為痛苦是人類生存的本質,人們在認清自我的前提下才可以安心面對生命的真相。下面零星的引言是從《悲觀論集》中挑選出來的。
“痛苦不是從外面湧進來的,卻是我們每個人心裡兜著痛苦的不竭源泉。”
“在這個世界中,唯有痛苦才是唯一真實的東西,而幸福不過是痛苦暫時的缺乏,不過是欲望與無聊較為快速的交替。”
“除以受苦為生活的直接目的之外,人生就沒有什麼目的可言。我們觀察世界,見事事處處,都充滿痛苦,都原於生活本身之需要,且不可分離,真可謂毫無意義可言,不合於道理。個別的不幸,固然似為不期而遇的事物,但作為通常的不幸,則事出一轍,可見是必然的。 ”
“即通常所見,快樂常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快樂,而痛苦則遠遠超過我們所預計的痛苦。 ”
“每當黃昏之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生命又縮短了一日。如果不是我們在生命的最深遠處悄然意識到永恆不朽的青春,從而經常希望在青春之中覓取再生的希望,那麼當我們看到我們短暫的時間如何迅速旋即已去,甚或會使我們到發狂的地步。”
他關於愛情的論調也充滿悲觀:
“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的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覺得寒冷。人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過活。”
4、說到悲觀,《紅樓夢》裡有兩段詩,在審美上完全吻合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論調。它們都指出人生無常,快樂易逝。一首是著名的《好了歌注解》,一首就是這首《聰明累》。
聰明累
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
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似大廈傾,
昏慘慘似燈將盡。呀!
一場歡喜忽悲辛,
歎人世,終難定。
終難定。
5、最後說回羅素的《幸福之路》。他積極而熱忱地希望告訴人們如何撿回生活熱情。因為他相信更多人仍然希望熱情地生活,只是感到無力。他這樣期望:
我相信,倘有一條幸福之路擺在眼前,很少人會胸有成竹地去選擇不快樂。我承認,這等人也有,但他們的數目無足重輕。因此我將假定讀者是甯取快樂而舍不快樂的。能否幫助他們實現這願望,我不知道,但嘗試一下總是無害的。
下面摘取的是他的一些建議。但我覺得通讀這本傅雷翻譯的書是極為有益的。
固然,生命太短促,不能對事事都感興趣,但感到興趣的事情總是多多益善,以便填補我們的日子。我們全都有內省病的傾向,僅管世界上萬千色相羅列眼底,總是掉首不顧而注視著內心的空虛。但切勿以為在內省病者的憂鬱裡面有何偉大之處。
興致的形式,多至不可勝計。我們記得,福爾摩斯在路上拾得一頂帽子。審視了一會之後,他推定這帽子的主人是因酗酒而墮落的,並且失掉了妻子的愛情。對偶然的事故感到如此強烈的興味的人,決不會覺得人生煩悶。試想在鄉村走道上所能見到的各種景色罷。一個人能對禽鳥發生興味,另一個可能對草木發生興味,再有人關心地質,還有人注意農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這些東西裡面隨便那樣都是有味的,只要它使你感到興味,而且因為其餘的東西都顯得不分軒輊了,所以一個對其中之一感到興味的人要比不感到興味的人更適應世界。
再有,各種不同的人對待同族同類的態度又是怎樣的歧異。一個人,在長途的火車旅行中完全不會注意同路的旅客,而另一個卻把他們歸納起來,分析他們的個性,巧妙地猜測他們的境況,甚至會把其中某幾個人的最秘密的故事探聽出來。人們對旁人的感覺各各不同,正如對旁人的猜測各各不同一樣。有的人覺得幾乎個個人可厭,有的人卻對遇到的人很快很容易地養成友好之感,除非有何確切的理由使他們不如是感覺。再拿象旅行這樣的事來說:有些人可能遊歷許多國家,老是住在最好的旅館裡,用著和在家完全相同的飯餐,遇到和本地所能遇到的相同的有閑的富人,談著和在家裡飯桌上相同的題目。當他們回家時,因為化了大錢的旅行終於無聊地挨受完結,而感到如釋重負一般的快慰。另外一些人,卻無論走到那裡都看到特別的事物,結識當地的典型人物,觀察著一切有關歷史或社會的有味的事,吃著當地的飯食,學習當地的習慣和語言,滿載著愉快的思想回家過冬。
……
缺少興致底主要原因之一,是一個人覺得不獲情愛,反之,被愛的感覺比任何旁的東西都更能促進興致。一個人的覺得不被愛,可有許多不同的理由。他或者自認為那麼可憎,以致沒有人能愛他;他或者在幼年時受到的情愛較旁的兒童為少;或者他竟是無人愛好的傢伙。但在這後面的情形中,原因大概在於因早年的不幸而缺少自信。覺得自己不獲情愛的人,結果可能採取各種不同的態度。他可能用拚死的努力去贏取情愛,或許用非常熱愛的舉動做手段。然而在這一點上他難免失敗,因為他的慈愛底動機很易被受惠的人覺察,而人類的天性是對最不要求情愛的人才最樂意給予情愛。所以,一個竭力用仁慈的行為去博取情愛的人,往往因人類的無情義而感到幻滅。他從未想到,他企圖獲得的溫情比他當作代價一般支付出去的物質的恩惠,價值要貴重得多,然而他的行為的出發點就是這以少博多的念頭。另外一種人覺得不被愛之後可能對社會報復,或是用煽動戰爭與革命的方法,或是用一支尖刻的筆,象斯威夫特那樣。這是對於禍害的一種壯烈的反動,需要剛強的性格方能使一個人和社會處於敵對地位。很少人能達到這樣的高峰;最大多數的男女感到不被愛時,都沉溺在膽怯的絕望之中,難得遇有嫉妒和捉弄的機會便算快慰了。普通這樣的人的生活,總是極端以自己為中心,而不獲情愛又使他們覺得不安全,為逃避這不安全感起計,他們本能地聽任習慣來完全控制他們的生活。那般自願作刻板生活底奴隸的人,大抵是由於害怕冷酷的外界,以為永遠走著老路便可不致墮入冷酷的外界中去。
凡是存著安全感對付人生的人,總比存著不安全感的人幸福得多,至少在安全感不曾使他遭遇大禍的限度之內。且在大多數的情形中,安全意識本身就能助人避免旁人必不可免的危險。倘你走在下臨深淵的狹板之上,你害怕時比你不害怕時更容易失足。同樣的道理可應用于人生。當然,心無畏懼的人可能遇著橫禍,但他很可能渡過重重的難關而不受傷害,至於一個膽怯的人卻早已滿懷愴恫了。這一種有益的自信方式的確多至不可勝數。有的人不畏登山,有的人不畏渡海,有的人不畏航空。但對於人生一般的自信,比任何旁的東西都更有賴於獲得一個人必不可少的那種適當的情愛。我在本章內所欲討論的,便是把這種心理習慣當作促成興致的原動力看待。
產生安全感覺的,是“受到的”而非“給與的”情愛,雖在大多數的情形中是源於相互的情愛。嚴格說來,能有這作用的,情愛之外還有欽佩。凡在職業上需要公眾欽佩的人,例如演員,宣道師,演說家,政治家等等,往往越來越依靠群眾的彩聲。當他們受到應得的群眾擁護的酬報時,生活是充滿著興致的,否則他們便滿肚皮的不如意而變得落落寡合。多數人的廣大的善意之於他們,正如少數人的更集中的情愛之於另一般人。受父母疼愛的兒童,是把父母的情愛當做自然律一般接受的。他不大想到這情愛,雖然它於他的幸福是那末重要。他想著世界,想著所能遭逢的奇遇,想著成人之後所能遭逢的更美妙的奇遇。但在所有這些對外的關切後面,依舊存著一種感覺,覺得在禍害之前有父母的溫情保護著他。為了什麼理由而不得父母歡心的兒童,很易變成膽怯而缺乏冒險性,充滿著畏懼和自憐的心理,再也不能用快樂的探險的心情去對付世界。這樣的兒童可能在極低的年齡上便對著生、死、和人類命運等等的問題沉思遐想。他變成一個內省的人,先是不勝悲抑,終於在哲學或神學的什麼學說裡面去尋求非現實的安慰。世界是一個混亂無秩序的場合,愉快事和不愉快事顛顛倒倒的堆在一塊。要想在這中間理出一個分明的系統或範型來,骨子裡是由恐懼所致,事實上是由於害怕稠人廣眾的場合,或畏懼一無所有的空間。一個學生在書齋的四壁之間是覺得安全的。假如他能相信宇宙是同樣的狹小,那末他偶然上街時也能感到幾乎同樣的安全。這樣的人倘曾獲得較多的情愛,對現實世界的畏懼就可能減少,且也毋鬚髮明一個理想世界放在信念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