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斯評鮑勃.狄倫:他一生都在不斷演化,精進!
約伯斯生命盡頭深情總結鮑勃•狄倫:他一生都在不斷演化,
作者:華商韜略
75歲的鮑勃•狄倫(Bob Dylan)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幾乎整個朋友圈都在替他高興。還有一個人可能也會高興,當然,也可能無所謂。這個人就是已經離開我們5年的史蒂夫•約伯斯(Steve Jobs)。
高興,因為諾貝爾文學獎顯然是一種莫大的榮譽和肯定。無所謂,因為約伯斯也好,狄倫也好,他們都並不care被人如何定義或肯定。他們不為這個而活,雖然他們一生都在追求最好地表達自己。
約伯斯一生致力人文藝術與科學技術的完美結合。他說偉大的工程師和偉大的藝術家很類似,他們都有表達自己的深切欲望,對創造打動人心的偉大作品永遠充滿熱情。他對微軟的最大批評,就是微軟的DNA裡少了人文和藝術。
約伯斯,這個幾乎被全世界仰望的男人,一生朋友不多,知音難覓,直到去世也還是個孤獨的孩子。但他卻可能是頂尖企業家中與頂尖藝術家交集最多,
狄倫是約伯斯最推崇,也對約伯斯影響最深的藝術家。但他倆的交情卻不太公平,從始至終,都是約伯斯對狄倫的愛多一些,多得多。他曾毫不掩飾地說:“鮑勃•狄倫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值得尊敬的詩人和音樂家之一,
年輕時,比狄倫小了整整14歲的約伯斯就已深愛狄倫,深受影響,期待自己可以像狄倫那樣打破常規,引領人心,改變世界。他說,狄倫的話可以觸動他心中的創造性思維。在摟著妹子,吸著大麻,聽著歌,靈魂出竅的混蛋歲月,約伯斯有狄倫超過100個小時的磁帶,“包括他1965年和1966年巡迴演出的每一場演唱會。”他說,他還買了一副很棒的耳機,
在科技界獨樹一幟,蘋果推出iPod後,約伯斯邀請狄倫拍了iPod的電視廣告,他自己的iPod裡也裝滿了狄倫的歌,涵蓋狄倫所有的系列合輯。他還費盡周折,罵著娘衝破傳統音樂格局,在iTunes商店推出了一套狄倫的打包專輯,收錄了狄倫的每一首歌曲,總共超過700首,並且幫狄倫推廣了新專輯《摩登時代》,也由此開創了跨界合作的新時代。
在蘋果最著名的廣告片《Think Different》裡,約伯斯也把鮑勃•狄倫和馬丁•路德金、愛因斯坦、約翰•列儂、愛迪生、聖雄甘地、希區柯克、畢卡索等時代巨人相提並論,由此可以看見狄倫在約伯斯心中已不只是偶像,而是神一樣的存在。
約伯斯推崇狄倫,狄倫對約伯斯影響很深,但兩人的交往卻相當有限。在《約伯斯傳》中,作者沃爾特·以撒森(Walter Isaacson)特別分享了幾個故事,估計他也沒有更多的故事。
約伯斯直到2004年才得以見到狄倫本尊,那也是他印象中自己唯一一次緊張到舌頭打結的經歷。當時,已靠iPod改寫音樂產業的約伯斯剛從第一次癌症中脫險,在帕羅奧圖的家中療養,要到這裡開演唱會的狄倫禮節或程式化地給他發了邀請,希望在演唱會前,請約伯斯到自己下榻的飯店見個面。
約伯斯回憶說,他們坐在房間的陽臺上聊了兩個小時。“我非常緊張,因為他一直是我的偶像,不過我也很擔心他已大不如前、不像從前那麼聰明,變得像個冒牌貨一樣。很多人年紀大了之後都如此。但我非常高興,因為他還是一樣犀利。他正如我一切所期望的。他非常坦率、誠實。他跟我談了他的一生、他的創作。他說:‘那些歌是直接從我腦子裡跑出來的,我根本不必絞盡腦汁去作詞作曲。但這種情況已不再發生,我已不再能夠那樣寫歌了’。他停頓了一下,然後用他那沙啞的聲音,笑著對我說:‘還好,我還是可以唱這些歌’。”
這次見面給雙方都留下了愉快而深刻的印象,因而也很快有了第二次。當狄倫又一次到帕羅奧圖演唱時,他在開演前再次邀請了約伯斯,接待的規格也高了一些:他將約伯斯請到自己那輛改裝的巡迴巴士上參觀了一下,小坐了一會兒,並且問約伯斯最喜歡自己的哪首歌?約伯斯表達了自己對《多餘的清晨》(One Too Many Mornings)更愛一點。結果,狄倫真的就在當晚唱了。
演出結束,約伯斯漫步在回家路上,後面一陣刺耳的刹車聲之後,並沒有停穩的車裡面傳出了狄倫的問候:“喂,你聽到我為你唱的歌了嗎?”再然後,狄倫沙啞的聲音和他的車一起消失在了夜色裡。
約伯斯回憶說,到那時,他對狄倫已經是“全心全意愛著他了”,並且越發驚歎於狄倫能在那麼年輕的時候,就有那麼成熟的思想。
這也促使約伯斯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要將狄倫的每一首歌都收錄進iTunes線上音樂商店,繼而在此後與狄倫及其唱片公司有了一系列的合作,不但幫助狄倫打開年輕人的市場,還讓他的唱片銷量“達到了福特總統時代以來,未曾見過的高點”。
值得一提的是,狄倫對約伯斯的iPod卻並沒有給予什麼好的評價,即使他曾親自為其代言且受益於此。2009年接受滾石採訪時,狄倫曾表示:iPod和其他電子產品消滅了年輕人的個性,認為年輕人癡迷于這些工業化產品是一種悲哀。
狄倫的這個言論,可能令約伯斯相當吃驚,但卻並沒有影響約伯斯對狄倫的繼續崇拜,甚至到生命的盡頭,在與以撒森關於自己希望給後世留下什麼的嚴肅交代中,他依然在強調對狄倫的推崇:
“你必須不斷創新,鮑勃狄倫或許可以唱一輩子的抗議歌曲,這樣或許能賺更多的錢。但他從來不在原地踏步。1965年,他改走電子樂風,喜歡民謠的死忠心粉紛紛離他而去。但他1966年在歐洲的巡迴演唱,就是他登峰造極的時刻。他可以繼續用民謠吉他演出,聽眾也喜愛。但他帶著樂隊樂團(The Band)上場,用電力刷著吉他。觀眾席上傳來噓聲和喝倒彩的聲音,就在他要唱《Like a Rolling stone》之前,有人甚至從觀眾席上大罵:‘猶大,叛徒!’接著,鮑勃狄倫告訴樂隊的夥伴:‘給我他媽的大聲彈!’夥伴們都照做了。”
約伯斯說,狄倫一生都在不斷演化,前進,精益求精。這也是他自己一直在做的:繼續前進——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發揮自己的才華,表達深刻的感覺,追求極致,貢獻一點東西出來,感謝前人的付出,讓人類社會變得更好。“不然,就像鮑勃•狄倫說的,你要不是忙著生存,就是在為死亡瞎忙。”
這兩天,很多人都在傳頌鮑勃•狄倫的故事,在我有限的觀察裡,他的“反叛”似乎已被作為最大的特徵在持續放大。然而,在這些被放大的“反叛”裡,對他的精神,他的追求,他的修為,卻解讀有限。
為了與眾不同而與眾不同,為了“反叛”而“反叛”顯然不是鮑勃•狄倫,也不是約伯斯。
就像為了證明自己是藝術家把自己折騰得人不人鬼不鬼,藝術沒學會卻裝瘋賣傻最先進的,往往不是藝術家,而是。。。有興趣,您給留言定個義吧。
那也是他印象中自己唯一一次緊張到舌頭打結的經歷。當時,已靠iPod改寫音樂產業的約伯斯剛從第一次癌症中脫險,在帕羅奧圖的家中療養,要到這裡開演唱會的狄倫禮節或程式化地給他發了邀請,希望在演唱會前,請約伯斯到自己下榻的飯店見個面。
約伯斯回憶說,他們坐在房間的陽臺上聊了兩個小時。“我非常緊張,因為他一直是我的偶像,不過我也很擔心他已大不如前、不像從前那麼聰明,變得像個冒牌貨一樣。很多人年紀大了之後都如此。但我非常高興,因為他還是一樣犀利。他正如我一切所期望的。他非常坦率、誠實。他跟我談了他的一生、他的創作。他說:‘那些歌是直接從我腦子裡跑出來的,我根本不必絞盡腦汁去作詞作曲。但這種情況已不再發生,我已不再能夠那樣寫歌了’。他停頓了一下,然後用他那沙啞的聲音,笑著對我說:‘還好,我還是可以唱這些歌’。”
這次見面給雙方都留下了愉快而深刻的印象,因而也很快有了第二次。當狄倫又一次到帕羅奧圖演唱時,他在開演前再次邀請了約伯斯,接待的規格也高了一些:他將約伯斯請到自己那輛改裝的巡迴巴士上參觀了一下,小坐了一會兒,並且問約伯斯最喜歡自己的哪首歌?約伯斯表達了自己對《多餘的清晨》(One Too Many Mornings)更愛一點。結果,狄倫真的就在當晚唱了。
演出結束,約伯斯漫步在回家路上,後面一陣刺耳的刹車聲之後,並沒有停穩的車裡面傳出了狄倫的問候:“喂,你聽到我為你唱的歌了嗎?”再然後,狄倫沙啞的聲音和他的車一起消失在了夜色裡。
約伯斯回憶說,到那時,他對狄倫已經是“全心全意愛著他了”,並且越發驚歎於狄倫能在那麼年輕的時候,就有那麼成熟的思想。
這也促使約伯斯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要將狄倫的每一首歌都收錄進iTunes線上音樂商店,繼而在此後與狄倫及其唱片公司有了一系列的合作,不但幫助狄倫打開年輕人的市場,還讓他的唱片銷量“達到了福特總統時代以來,未曾見過的高點”。
值得一提的是,狄倫對約伯斯的iPod卻並沒有給予什麼好的評價,即使他曾親自為其代言且受益於此。2009年接受滾石採訪時,狄倫曾表示:iPod和其他電子產品消滅了年輕人的個性,認為年輕人癡迷于這些工業化產品是一種悲哀。
狄倫的這個言論,可能令約伯斯相當吃驚,但卻並沒有影響約伯斯對狄倫的繼續崇拜,甚至到生命的盡頭,在與以撒森關於自己希望給後世留下什麼的嚴肅交代中,他依然在強調對狄倫的推崇:
“你必須不斷創新,鮑勃狄倫或許可以唱一輩子的抗議歌曲,這樣或許能賺更多的錢。但他從來不在原地踏步。1965年,他改走電子樂風,喜歡民謠的死忠心粉紛紛離他而去。但他1966年在歐洲的巡迴演唱,就是他登峰造極的時刻。他可以繼續用民謠吉他演出,聽眾也喜愛。但他帶著樂隊樂團(The Band)上場,用電力刷著吉他。觀眾席上傳來噓聲和喝倒彩的聲音,就在他要唱《Like a Rolling stone》之前,有人甚至從觀眾席上大罵:‘猶大,叛徒!’接著,鮑勃狄倫告訴樂隊的夥伴:‘給我他媽的大聲彈!’夥伴們都照做了。”
約伯斯說,狄倫一生都在不斷演化,前進,精益求精。這也是他自己一直在做的:繼續前進——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發揮自己的才華,表達深刻的感覺,追求極致,貢獻一點東西出來,感謝前人的付出,讓人類社會變得更好。“不然,就像鮑勃•狄倫說的,你要不是忙著生存,就是在為死亡瞎忙。”
這兩天,很多人都在傳頌鮑勃•狄倫的故事,在我有限的觀察裡,他的“反叛”似乎已被作為最大的特徵在持續放大。然而,在這些被放大的“反叛”裡,對他的精神,他的追求,他的修為,卻解讀有限。
為了與眾不同而與眾不同,為了“反叛”而“反叛”顯然不是鮑勃•狄倫,也不是約伯斯。
就像為了證明自己是藝術家把自己折騰得人不人鬼不鬼,藝術沒學會卻裝瘋賣傻最先進的,往往不是藝術家,而是。。。有興趣,您給留言定個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