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港灣

想分手又捨不得怎麼辦? 難道放不下的真的是愛情嗎?

首先,人們放不下的其實可能是自己的“付出”,也就是在經濟學裡說到的沉沒成本。

當然,在這裡沉沒成本的意義又不止是指物質,也有可能包括情感、時間等等諸多因素。說到這裡我又想到了小王子,想起了故事裡說的“馴養”。狐狸說,對我而言,你只不過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著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萬隻狐狸一樣。然而,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將會彼此需要。
對我而言,你將是宇宙唯一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就會每天期待你的到來,就會感覺幸福,而你也是一樣。所以說,馴養其實就是付出努力去建立關係的過程。而事實上,任何關係的建立也都離不開彼此的馴養。

然而,當一段已經開始馴養的關係,

卻逐漸越發明顯地顯露出並不合適的本質的時候,馴養過程的投入就會變成可能的沉沒成本。而在這種情況下,投入越大,付出越多的人,往往越是難以放手的一個。無他,捨棄這段關係,對他來說不止意味著一段關係的終結,還意味著自己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投入,包括那再不會重來的光陰,那再不能重新回去的選擇,那每一個夜半的哭泣與黎明的光亮和溫暖,
都將付之東流。而自己必須獨自承受這一切的苦果。這顯然是很痛苦的。因而,很多人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都會“選擇性失明”、“選擇性失聰”,只為忽視那些不適合,繼續“癡情”地堅持下去,用都會好起來的期待來安慰自己,以暫時免於承受那份沉沒的痛苦。然而,也很顯然的是,越堅持,這種沉沒成本就會越高,放手之後要承擔的後果也越嚴重。然後,自然也就越難以放手,
結果,這就變成了一個閉環。

其次,更深層的來說,人們放不下的還有“被需要”的需要。就像很多言情劇的狗血劇情一樣,那些男生明知道自己是備胎,還是義無反顧孜孜不倦地在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一篇“論一個備胎的自我修養”。

其實對方真的有那麼需要我們嗎?你離開了,

他就活不了?恐怕大多數人也不至於真的自戀到相信對方會活不下去的地步。然而,人們卻還是樂於相信,“我不能離開他,他需要我”的荒謬邏輯,並且任由這個邏輯帶給自己滿足,安撫自己繼續在這個不適合的關係裡繼續堅挺著。

所以,說到這裡,你瞭解你離不開的究竟是什麼了嗎?而真正好的關係,倒恰恰應該是彼此能夠離得開的。離開你,我還是完整的我自己,遇見你,我們是更好的一個整體。進入你的生命,我願我帶著一份一份的贊禮,進入我的生命,你讓我遇見了越來越美好的自己。

我還是完整的我自己,遇見你,我們是更好的一個整體。進入你的生命,我願我帶著一份一份的贊禮,進入我的生命,你讓我遇見了越來越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