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時最能看清一個人
張文海任職於一家大型企業三年,
期間他一直認為領導的管理過於嚴格,與自己的個性格格不入,難以適應。多方尋找機會以後,他決定跳槽。離職前,領導苦口婆心,希望小張將手頭的專案做完後,也等找到適合的接任者後再離開,可小張不但斷然拒絕,還說了難聽的話:“合同就到期了,走是我的自由,項目、交接什麼的是你們的事,不歸我管。”最終,張文海也沒有完成手頭的項目、等來接手的人,留下一個爛攤子就走了。
像張文海這樣,雖共事多年,但要走時不顧雇主情誼,隨性離開的人大有人在。他們或對離開急不可待,對善後之事不予理睬,說走就走,或人雖在辦公室,心思早已不在工作上,更甚者離開前還撂下狠話,與曾經的“隊友”關係破裂……
興亡本無常,聚散總有時。職場上,入職、離職再正常不過。求職時每個人都甜言蜜語、百般討好、急於承諾,到離職時,卻變了一副面孔。
其實,離職時的表現,最能體現一個職業人的品質和修養。因為此時的雙方在工作上已無利益關係,所有的行為都來源於本身的品性和內在的修養。那些雖然要離開了,但還惦記手頭工作,甚至在離職前加班把負責的工作完成的人;主動幫公司尋找適合的接替者,還手把手交接工作的人;共事時雖有矛盾,但離職時也能“一笑泯恩仇”的人……才處處體現了可敬的職業精神和道德素養。
能做到“優雅”離職的人,他們首先肯定擁有強烈的責任感。與單位簽了合同,結下契約,就有責任做好分內事。不給別人添麻煩,讓人信賴、安心,這就是所謂的“靠譜”,是對人對己的負責態度,是職場中的“品牌”,在職、離職都應一個樣。其次,他們有一顆寬容感恩的心。
儘管工作中常有不同意見甚至矛盾,但公司裡,不論是領導還是同事,都一定對自己的成長有過幫助,可能是職業心態的成長,可能是面對挫折的應對……這些都是未來的寶貴財富。懂得感恩寬容的人,會放下以往不愉快的經歷,感謝在原單位的收穫,離職時更願意表達謝意,而不是宣洩恨意。另外,他們也是善於真誠、理性溝通的人。工作當中人人都經歷過不如意,
但是在離職時,能將情緒控制住,而選擇一個更為理性、溫和的方式說出自己的建議並道別是高情商的表現。
要想做到這些,需要我們平時在生活、工作中不斷積累。常懷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離開時,做到好聚好散,保持彼此得來不易的情誼,相信這是大家最願意看到的結果。